從第九椎開始,這是脊椎骨,這兩個肩胛骨,這兩個肩胛骨尖端連成一線與脊椎的交接點是第七椎下,往下是第八椎下,這是第九椎下。這是一寸半的距離叫肝俞。肝俞顧名思義,就是肝臟的部位,就是肝臟的后方。 肝有痛,肝病治此,同樣可用俞募治療,下肝經(jīng)的募穴,再下肝經(jīng)的俞穴,任何的臟腑都有募穴與俞穴。俞穴可以用灸的,也可以用針,在左、右兩側(cè)外開一寸半。下針的時候或灸的時候,都是兩邊一起灸,一起下,不管是肺、心、肝,都是兩邊一起做,不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在四肢上取穴的時候,才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療中風(fēng),我們下針的時候,一定是先扎好的地方,再扎患側(cè)。所以醫(yī)書上寫先針健側(cè),再扎患側(cè)。 同樣的有肝病的時候,第九椎肝俞有壓痛點,一壓就會很痛。到后面,我會教諸位耳針。一個病在中間,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治。但西醫(yī)很可怕,儀器雖很好,但打不到重點。我們正統(tǒng)的中醫(yī),不用儀器,用不同的方法,可得到很多信息,下手治療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所以,肝俞可以用來診斷,也可以用來治療,也可以確定肝病好了沒有。 第九椎以下依序是肝膽脾胃三焦腎。這一椎一椎的,全部是外開一寸半。這是第十椎、第十一椎、十二椎、十三椎、十四椎,依次為肝膽脾胃三焦腎。全身只有一條經(jīng)絡(luò),會經(jīng)過男人的陰器睪丸,或經(jīng)過女人的陰部,就是肝經(jīng)。所以陰部有病,可以在肝病下針。睪丸疝氣,可以在肝俞下針,而不單單只治內(nèi)科病。我們小腸墜下去時,很痛??!你下脾經(jīng)的隱白,及肝的井穴,因井穴很痛,你一下針,馬上會痛得縮回去了。在針井穴時,病人會抽一下因為是初病,疝氣、墜腸的地方,脫腸都會縮回去,效果很好,肝俞上面第五行,“積聚痞痛”,就是講肝里面有腫瘤,有硬塊。治癥都可以在肝俞上面治療。 在第十椎外開一寸半是膽俞。按時間的時癥,晚上十一點到半夜一點,它有問題,我們可以在膽俞穴上下針。診斷時,我們怎么知道膽有問題,在第十椎會有壓痛點,尤其是膽結(jié)石時,壓的會很痛。你幫他治療好了以后,沒壓痛點就是病已經(jīng)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