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網(wǎng)絡 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關鍵在于真誠,但若想讓關系更進一步,僅僅依靠真誠的態(tài)度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相處中,懂得一些技巧和方法。 用對了方法,可以讓兩人之間的關系迅速升溫,同時還可以讓對方對你更加信任,更加死心塌地,何樂而不為呢。 在兩性交往中更是如此,很多男人明明真心喜歡一個女人,也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她好,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兩人之間的關系總是停留在原地,遲遲沒有任何進展。 如果說,女人的態(tài)度始終冷漠,對于你的示好和付出無動于衷,在這種情況下,約不出來也在情理之中??闪钊速M解的是,有些女人明明很喜歡跟你聊天,也表示了對于你的好感,但是卻很少跟你出來。 每次你主動開口,問她是否有空出來吃飯,她總會想方設法拒絕。這時候你的積極性就會被嚴重打擊,久而久之,甚至會懷疑她故意吊著自己。 可實際上,未必是她不喜歡你,也未必是她故意不跟你出去,而是你在約她時的話術(shù)用錯了。 也就是說,你沒有注意約她的方式,你說的話給了她拒絕的理由,她才會誤以為你不真誠,亦不堅定。 有時候,懂得說話的方法和技巧,遠比我們想象中更重要。雖然是同樣的意思,但是不同的表達方式,則會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試想一下,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你想約某個人出來見面,你通常會怎么問?通常情況下,我們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你什么時候有空?” 這句話表面看起來,是對于對方的尊重,是在給對方行方便,讓他根據(jù)自己的時間來,但實際上,你是將決定權(quán)和話語權(quán),全部交給了別人。 說更直接一點,其實是你把決策和其中連帶的責任,全部甩給了對方,需要對方來考慮你們合適見面的時間,間接增加了他與你見面的成本。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你是很難約到對方的。至少在約見這件事情上,你已經(jīng)讓對方不舒服了。 如果你換一種表達,情況則會完全不一樣,比如你可以試著這樣問:“你十月的十六號晚上七點有空嗎?那天剛好是周六,我想著你應該是休息的?!?/span> 這樣的問法,直接將他選擇的范圍縮小了,同時也給了他足夠的、選擇的空間,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幫他降低決策的成本,也能給他相對舒服的交往體驗。 有些女人很反感,也很不擅長做決策。如果你問她什么時候有空,或者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她很難給你具體的答案,不妨直接列出幾個選擇,將范圍縮小,這樣可以節(jié)省她思考的時間,減輕她的壓力。 比如約她吃飯的時候,不要問她吃什么,直接問她吃火鍋還是牛排,她略加思索或者不用思索,就可以給你答案。因為選擇的范圍很小,不用費盡心思地去思考。 在心理學上,這種由于不一樣表達導致不一樣結(jié)果的現(xiàn)象,叫作“框架效應”,這則效應源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以前,有一個很摳門的人掉進了河里,好心人想救他,便在岸邊喊道:“把你的手給我,我把你拉上來。” 這樣的表達無疑會讓這位摳門的不舒服,畢竟他吝嗇習慣了,不喜歡把東西給別人,結(jié)果好心人換了一種表達:“我把手給你,你抓住我?!?/span> 他一聽立即抓住了,因為自己不用給予,不用承擔風險,只需要接受即可。 框架效應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的溝通和交流中,最關鍵的不在于你說了什么,而在于你具體如何去說。面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懂得隨機應變,恰如其分地轉(zhuǎn)換表達方式,有時候可以達到超出期待的效果。 與此同時,以一種讓對方感到舒適的方式去溝通,更容易引起對方的信任和好感,在彰顯高情商的同時,達到交往中事半功倍的效果,豈不兩全其美。 只是,框架效應并未廣泛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在人際交往時,很難意識到這個問題,自始至終不明白,為什么明明關系不錯,卻總是約不出來。 如果你明顯地感覺到女人對你有好感,很喜歡跟你聊天,而且很有信心讓兩人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那么不妨在約她時,轉(zhuǎn)換一下表達方式。 不要直接問她是不是有空,直接跟她說:我在某天的某一時間的某個地點,等著你。 這樣她就不用思考自己是否要答應你,因為你都安排好了,她如果拒絕了,則是辜負了你的美意,由此會產(chǎn)生心理負擔。 這不是道德綁架,也不是故意給她施壓,而是迎合她的心理,幫助她提前做決定。你節(jié)省了她做決策的成本,又秉承著無比真誠的態(tài)度,只會對于兩人之間的關系更有益處。 女人喜歡你,卻不肯跟你出去,除了她真的有事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不懂得約她的技巧和方法。 明白框架效應,并熟練應用于人際交往中,久而久之,你也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