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時間的管理,有很多的書籍和app。人們總想留住時間,但不管做什么,時間都在流逝。所以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自己。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領導讓寫一篇總結(jié),必須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所以寫起來并不容易,需要深度的的思考和回憶。 今天是最后的期限,不能再拖了,終于決定開始,過了一會兒,覺得非???,來到飲水機旁倒水,泡上茶葉。又來到辦公桌前,又覺得太燙,把水杯放下,接著寫。 不巧,手機鈴聲響起,忍不住查看,朋友說今天因為同事的一句話,大發(fā)雷霆,找我談談心,剛聊完,又想到有東西沒買,給商家趕緊留言。 留言完畢,手機跳出熱搜新聞,好奇心驅(qū)使,點了進去??赐暌粋€,覺得視頻也挺好。過了一會,突然意識到一個字還沒寫,一個小時過去了。 離著截止的時間越來越近,感到了壓力,壓力導致忙碌,忙碌導致急躁,急躁產(chǎn)生戾氣。忙碌,急躁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的常態(tài)。 當把一天分解,就能理解,為什么會忙,很多的時候忙在于在有限的時間里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行為。 大腦有節(jié)能的習慣,也是惰性,它不喜歡思考,所以喜歡手機和電視,里面的信息和畫面都是設置好的,不需思考。但有些事情必須做,在本該完成的時間里,做了其他的事情,就會驚呼“沒時間了” 在《人生算法》里介紹了現(xiàn)實世界中時間的底層機制。 1、時間時線性的,它沿著一個方向流動,被分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2、時間時勻速的,再富有的人,他的時間的速度也和你一樣,那怕他有私人飛機。 3、時間是“自動駕駛”的,即使你什么也不做,時間也會自動向前走,把你帶向未來。 當對時間的深度理解不同,對時間的使用方法不同,最終決定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從孩子開學起,我需要在4點30起床,在4點30到5點準備題材;5點到5點40寫出文章;5點40到6點準備孩子的早飯,6點到6到20洗漱,并叫醒孩子吃早飯;6點30 送孩子到車站;6點40 開始跑步,7點10回家吃飯;7點30送小寶上學。 這個時間段里,如果看看留言,點個贊,發(fā)個朋友圈。那么計劃中的事情會完成不了。 對所有人來說,時間都是稀缺的。要事第一,應該用80%的時間做20%最重要的事情。對我來說,每天跑步,讀書,寫作最重要。那么在完成這三件事的基礎上,再做其他事情。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思考,可以控制想什么,不想什么,從而控制自己的行為。 大腦也會在自動駕駛的模式下不斷浮出念頭。比如,跑步時,大腦跳出不想跑的念頭,你可以順應它,也可以忽視它。我們都在同樣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通過重新配置和計算。別人在跑步,你在睡覺;別人在讀書,你在玩手機;別人在思考,你在追星。時間的積累,人生的差異化顯現(xiàn)出來。 所以想要管理好時間,就從管理自己的行為開始。 我是大侃,已堅持1012篇,閱讀過去的文章可關注公眾號“大侃說”。喜歡禪跑,讀書,寫作的朋友,歡迎掃描二維碼。贈送禪跑電子書一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