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龍 “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這是蘇軾《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詩中的句子。樂天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字,素指樊素,蠻指小蠻,都是白居易的侍女。據(jù)唐代文人孟棨《本事詩·事感》載:“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边@是說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鮮艷,如同櫻桃;小蠻的腰柔弱纖,細如同楊柳。蘇軾認為自己與白居易極為相似,只是沒有樊素和小蠻這兩個侍女。 白居易曾任翰林學(xué)士、江州司馬、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刑部侍郎等職,以刑部尚書致仕,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晚年以“閑適”的生活反應(yīng)自己“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xué)。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具有重大影響,代表作有《觀刈麥》、《長恨歌》、《琵琶行》等。古人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之說。 蘇軾常以白居易自比,其《贈寫真李道士》詩云:“他時要指集賢人,知是香山老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號?!顿浬葡喑探堋吩妼懙溃骸拔宜茦诽炀浫?,華顛賞遍洛陽春。”《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詩亦云:“微生偶脫風(fēng)波地,晚歲猶存鐵石心。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辈⑶易宰ⅲ骸皹诽熳越菟抉R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拜中書舍人。軾雖不敢自比,然謫居黃州,起知文登,召為儀曹,遂忝侍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庶幾復(fù)享此翁晚節(jié)閑適之樂焉。”他還在《入侍邇英》詩跋中自言“予去杭十六年而復(fù)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笨梢?,蘇軾自以為與白居易經(jīng)歷有著相似之處,雖然才氣和聲名差距較大,但如果不去苛求也應(yīng)該差不多近似。 蘇軾貶謫黃州以后自號東坡居士,也是因為欽慕白居易,在貶地耕植自得其樂。其《東坡八首》序云:“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shù)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睋?jù)宋代文人周必大《二老堂詩話》載:白樂天為忠州刺史,有〈東坡種花〉二詩。又有〈步東坡〉詩云:“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于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鼻宕虝沂┰蹲⑻K東坡先生詩》亦云:“白樂天謫忠州,州有東坡,屢作詩以言之。故公在黃州亦作東坡,用樂天之遺意也?!?/p> 實際上,蘇軾對白居易的欽慕不止是始于黃州。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蘇軾有《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其中有句:“樂天不是蓬萊客,憑仗西方作主人?!贝司渚売诎拙右椎摹杜c果上人訣別》,詩云:“本結(jié)菩提香火社,為嫌煩惱電泡身。不須惆悵從師去,先請西方作主人。”據(jù)唐李德?!侗R子逸史》載:會昌元年,有南客飄至大山,有人引至一處,見道士坐大殿,曰:“此蓬萊山也?!睂m內(nèi)院宇數(shù)十,而一院扃鎖,曰:“此白樂天宮?!睒诽煸谥袊磥矶?。樂天聞之,遂作《答客說》詩:“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則應(yīng)歸兜率天?!庇帧杜c果上人》詩:“不須惆悵從師去,先請西方作主人?!?/p> 也正是因為都曾經(jīng)仕宦于杭州,使蘇軾覺得與白居易有相通之處。他在《去杭州》詩中寫道:“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較前賢”。白居易于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間,他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在西湖修堤蓄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zāi)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錢塘湖石記》,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于湖邊,供后人知曉,對后來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響。守護和疏浚西湖,使市民能夠近湖而棲,安居樂業(yè),也奠定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白居易一生作詩3600多首,其中寫西湖山水的詩就有200余首。留下了“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等優(yōu)美的詩句,為后世文人誦唱西湖、描繪杭州開了好頭。任滿離杭時依依難舍,感嘆:“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碧K軾也與杭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曾先后擔(dān)任杭州通判和杭州知州,帶領(lǐng)百姓疏浚湖水,創(chuàng)造性地將葑草淤泥善加利用,筑成一道橫貫?zāi)媳钡拈L堤,堤上建六橋九亭,遍種桃柳芙蓉。后人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這條全長近三公里的林蔭大堤命名為“蘇堤”。他主持疏浚西湖時,曾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作為標志,這就是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三潭映月”。蘇東坡在杭州的歲月里,公事之余游遍各處名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碧K軾任杭州通判期間所作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堪稱杭州西湖一張靚麗的名片。 蘇軾之所以自言“甚似樂天”,是因為他們都有較長時間的貶謫生活經(jīng)歷,顛沛流離使他們飽經(jīng)人生憂患。白居易考中進士之后曾任翰林學(xué)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后因不畏權(quán)貴,直言上書論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三年后改任忠州刺史,回朝后累遷中書舍人。因朝中朋黨傾軋不得已請求外放,先后任杭州、蘇州刺史。蘇軾也是仕途坎坷幾遭貶謫,先是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求外放,從朝廷調(diào)任杭州通判; 接著因被李定等人誣陷經(jīng)歷"烏臺詩案"后被貶黃州團練副使;被召還朝后因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而再度自求外調(diào);新黨再度執(zhí)政后又被一貶再貶。白居易在貶官期間的許多詩作都表現(xiàn)出一種委順從命、曠然適性的遷謫心態(tài)。蘇軾仰慕白居易,也自覺從白居易的詩歌中汲取這種精神解脫的力量。自從學(xué)習(xí)白居易后,他的心情平靜多了,能夠洞穿世事,別無所求,越來越寄情山水,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篇和游記。 自言“甚似樂天”,還因為蘇軾與白居易的思想有著相通之處。他們都欣賞隱逸文化,而且贊賞中隱的生活態(tài)度。白居易《中隱》詩云:“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fù)似處,非忙亦非閑。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毙‰[丘樊過于冷落,使人難以忍受這份清苦,大隱朝堂又過于喧囂,同樣使人難以承受。古代文人在隱與仕之間尋求平衡,于是就選擇了“中隱”。蘇軾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五中亦云:“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xiāng)無此好湖山?!彼€在《靈壁張氏園亭記》中這樣闡述自己的觀點:古代的君子,不是非要做官,也不必一定不做官。非要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一定不做官就容易忘掉國君。就像飲食一樣,自己感到適意就行了。正像張氏的先人把建筑居室種植園林的地址選擇在汴水、泗水之間,此地是舟船車馬官員來往的要沖。讓他們的子孫邁出家門去做官,朝堂不過幾步之遙;閉上院門回家隱居,就可以坐臥于山林之內(nèi)。對于貽養(yǎng)性情,推行仁義保持志節(jié),無一不非常適合??梢?,蘇軾與白居易一樣,認為看破紅塵隱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隱”而已,而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雜的干擾,自得其樂。因此,隱居于市朝才是他們心靈上真正的升華所在。 自以為“甚似樂天”,也由于蘇軾欣賞白居易閑適的生活方式,能從白居易身上找到心靈的歸依。白居易晚年所撰《醉吟先生傳》自我表白說:“性嗜酒、耽琴、淫詩。凡酒徒、琴侶、詩友多與之游,游之外,棲心釋氏”。蘇軾也是“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彼€在《醉白堂記》中寫出了對白居易的認同:在自己身體強健時乞求告老還鄉(xiāng),退隱田園十五年,每天和朋友們飲酒賦詩,盡享山水田園樂趣。家里有穿不完的布帛,吃不完的糧食,歌舞作樂享受不盡。這些就是白樂天所擁有的。 對于蘇軾之欽慕白居易,宋代以來即有此說。蘇軾的朋友王直方《詩話》稱:“東坡平日最愛樂天之為人”。宋代文人洪邁也說:“蘇公謫黃州,始稱東坡居士,其意蓋專慕白樂天?!蹦纤挝娜肆_大經(jīng)也說:“本朝士大夫多慕樂天,東坡尤甚?!泵鞔娜颂锶瓿稍u價:“蓋子瞻景慕,惟在樂天,故摹儗之詞,比比歌詠?!鼻宕娙粟w翼亦云:蘇軾“景仰香山者,不止一再言之”。 正因為“甚似樂天”,蘇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受白居易影響很深,常在詩中表現(xiàn)出對白居易思想觀念、人生態(tài)度的深切認同。他寫過很多詩類似白居易的閑適詩,如“居官不任事,蕭散羨長卿”、“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清人馬位評價“東坡詩熔化樂天語及用樂天事甚多”,蘇軾自己也曾表白:“不做太白夢日邊,還同樂天賦池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