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唐則天皇后后期,宰相狄仁杰很受重用。 武則天非常尊敬他,經常稱呼“國老”而不叫名字,見面也不讓行跪拜禮,說:“看到你拜,我身上也疼?!?/p> 有一回,君臣閑聊,講起大臣婁師德,狄仁杰不大看得起他,武則天察覺到了。 阿武婆笑瞇瞇地問:“你覺得婁師德這個人怎么樣?” 答:“作為一名將軍,守衛(wèi)邊關很稱職。” 問:“算不算是個賢良能臣呢?” 答:“這個我不知道?!?/p> 話鋒一轉又問:“婁師德知人善任嗎?” 答:“我們一起工作過,不覺得他知人?!?/p> 武阿婆挑明話題:“我之所以能知道你,可是人家婁師德推薦的喲。” 走出宮殿大門,狄仁杰長嘆一口氣:“婁公盛德,我被他寬容相待卻不知道,我不及他太遠了!” 近年來,隨著《神探狄仁杰》、《神都龍王》、《通天帝國》這些以狄仁杰為原型的影視作品熱播,狄仁杰成為新一代古風的代表人物,深得萬眾之心。 事實上也是,在武周風云詭譎的政治斗魚中,狄仁杰的確是國家棟梁般的存在。 到他去世,整個朝堂上,一大批手握實權的大臣,都是狄國老推薦提拔的。 這撥人,最后保證了武周再次回歸李唐,所以后人都以為,狄仁杰是大唐不變色的第一重要人物。 他卻對婁師德佩服有加,這個婁大人是何等神仙人物? 02 婁師德是個學霸,聰明敏悟,聞一知十。 二十歲中進士第一名,當時還沒有狀元這個說法,叫狀頭。 唐朝科舉分“明經”、“進士”,詩曰:“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p> 說的明白,明經好考,進士難考。 五十歲考取進士還算年輕,小婁二十歲第一名進士! 什么叫牛逼,這就是榜樣。 那個寫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的孟郊,中進士時四十六。 當然會讀書未必就是人才,多少人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了得。 但人才大多數從讀書中來,倒是真的。 婁師德扎扎實實從基層工作干起,磨資歷,經世面,到唐高宗上元年間,升到監(jiān)察御史。 監(jiān)察御史,官很小,八品,權力卻好大,是檢查督察百官行為的紀委干部,一般人都忌憚他們。 儀鳳三年(678),唐與吐蕃交戰(zhàn),在河南、河北征兵。 這一年婁師德已經四十八歲,進官場都快三十年了,還是個八品京官,看來進士第一名,也是個書呆子,進步非常慢。 婁師德做出了個改變命運的決定:投筆從戎。 《大唐新語》記載:上元初,吐蕃強盛,詔募勐士以討之,(婁)師德以監(jiān)察御史應募。 他戴上紅抹額,武士打扮,前去應募。 (紅抹額是大唐武士的標配,叫“軍容抹額”。) 現(xiàn)代人騎行跑步,在額頭上扎一條紅布,就是這個遺風。 這個舉動,讓唐高宗非常高興,提拔他為朝散大夫,五品文官,隨軍出征。 婁學士開始了向婁將軍的蛻變。 李敬玄 03 當時,唐軍主帥李敬玄是個軍事門外漢,硬是被(政治對手劉仁軌)趕鴨子上架率軍出征,碰上的對手是吐蕃最了不起的將領論欽陵。 專業(yè)打業(yè)余。 李敬玄大敗,前軍劉審禮被捕。 幸好將軍黑齒常之偷襲得手,扳回一局,唐軍才得以從容退回鄯州。 婁師德相當有能力,召集散兵游勇,集中據守要塞,穩(wěn)定住了陣線,唐軍士氣恢復過來。 詔書來了,派婁師德為代表,去和吐蕃人談判。 雙方在分界線赤嶺見面,和婁師德交談,吐蕃代表大為他的談吐見識傾倒,這個代表不簡單。 唐軍雖敗,實力還是如此強大,婁師德講話有理有據,不卑不亢,吐蕃人服了,雙方退兵停戰(zhàn)。 婁師德就留在隴西一帶,任河源司馬,負責軍隊的后勤糧草問題。 婁師德親自下田,帶領士兵們開荒種地。 按杜牧的贊嘆是:積谷八百萬石,二十四年西征,兵不乏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此后與吐蕃人的交戰(zhàn),再也不用內陸千里運糧到前線,省去無數人力物力,功勞巨大。 這種一勞永逸的戰(zhàn)略優(yōu)勢,奠定了大唐對吐蕃作戰(zhàn)占據上風。 682年,白水澗之戰(zhàn)。 婁將軍經過在邊關幾年的鍛煉,已經書生變大將,實打實地與吐蕃人交戰(zhàn),八戰(zhàn)八捷,名震江湖。 唐高宗下令提為兵部員外郎、左曉衛(wèi)將軍、河源路經略副使。 詔書說:“你有文武之才,不要推辭。” 690年,已是女皇的武則天親自下達詔書,嘉獎婁師德。 守衛(wèi)邊疆的婁大將軍。 04 婁師德給人的印象是特別地沒脾氣,好好先生。 在邊疆十幾年,大家都說他好。 武則天的眼光獨到,692年把他調回中央,任夏官侍郎(負責國防部),第二年,成為宰相之一。 搭檔是急性子宰相李昭德。 兩人一起上班,六十三歲的胖子婁師德氣喘吁吁,跟不上李昭德,李昭德不耐煩罵道:“這個鄉(xiāng)巴佬!” 婁師德呵呵一笑:“我老婁不是鄉(xiāng)巴佬,誰是鄉(xiāng)巴佬?!?/p> 一點不生氣。 他弟弟到代州當刺史,婁老憂形于色:“咱們兄弟身居高位,只怕引起別人忌恨,怎么辦?” 弟弟說:“老哥,我明白您的意思,往后即使有人口水啐到我臉上,我只是擦掉它,一定不讓哥哥您擔心。” 婁師德拉下臉:“這正是我擔憂的!別人用口水吐你,你擦掉,他不是更生氣了?口水啐到臉上,不要去擦,應該笑著讓它自己干掉?!?/p> 這就是成語“唾面自干”的由來。 宰相肚里能撐船,婁大人肚里能開航空母艦。 武則天當政前期,酷吏橫行,如果寫成電視劇,很多人活不到第三集。 狄仁杰、魏元忠這些智者都進過死牢,差點成為刀下之鬼; 那個火爆脾氣的李昭德,吃了一刀; 那個屢立軍功的大將黑齒常之,被酷吏周興誣蔑謀反,勒死在監(jiān)獄。 婁師德卻獨善始終,超然于政治斗爭之外,依舊替國家建功立業(yè),高人中的高人喲! 05 武則天還是看重他在邊疆多年的政績,多數時候分管的工作是青海、隴右一線,重點對付吐蕃。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吐蕃再次發(fā)動進攻,雙方在素羅漢山交戰(zhàn)。 吐蕃元帥還是他們的戰(zhàn)神論欽陵。 唐軍這邊,由將軍王孝杰和婁師德掛帥。 王孝杰是當時唐軍數得著的名將,婁師德也以穩(wěn)重知兵著稱。 但論欽陵的確了得,唐軍大敗。 朝野震動,王孝杰免職為民,婁師德貶為原州員外司馬,一個不入流的小武官。 婁師德見到朝廷的文書,先是吃了一驚:“哎呀,這下子官爵全部丟光了!” 想了想,自言自語:“還好,還好。不過只是個小懲罰...” 第二年,武則天就把他召回朝廷,再次拜相。 婁老更加低調,盡量不出風頭。 一次去巡視,腳痛,就讓隨行人員先走,自己穿著隨便,坐在城門口的一條橫木上等人去牽馬。 一個縣令晃晃蕩蕩地走來,打個招呼,就坐在他身邊,聊天吹牛。 倒是縣令的一個隨從認出他來,跑過來告訴縣令:“這位是婁宰相喲!” 縣令嚇得跳起來,連稱:“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死罪!” 婁師德還是呵呵笑:“這有什么嘛!你又不認識我。” 還有,武則天年間,有一段時間禁止屠宰。 婁師德到外地出差,吃飯時當地長官上了一道羊肉,婁大人就問了:“皇帝禁止屠宰,哪來的羊肉?” 廚子說:“是讓豺咬死的?!?/p> 婁師德笑了:“這只豺真湊趣?!?/p> 一伙兒,又上了一道魚,婁師德又問這魚怎么來的? 廚子呆頭呆腦,還是回答:“豺咬死的?!?/p> 婁師德呵呵笑:“哎呀,怎么這么苯嘛!這明明是水獺咬死的嘛!” 大家呵呵笑,都說真的是水獺咬死的魚。 06 699年,婁師德病世,享年70歲。 看上去婁師德只是靠著處處讓人,寬厚不爭做到出將入相。 其實大智若愚的表面下,是非常懂得人情世故,還有著特別高明的一顆智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