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對鐵凝說:“你不要找,你要等?!?/section>看到一部覺得很有深意的紀錄片,想把它分享給其他人。我興致勃勃地寫了一長串文案,發(fā)到朋友圈里,期待著有人能夠和我一起感受這份震撼。可是事實是,紀錄片的影子馬上就被鋪天蓋地的“快文化”淹沒。人們轉(zhuǎn)發(fā)著毫無價值的虛假新聞,談?wù)撃趁餍堑碾[私生活,或是發(fā)布微商廣告,拜托列表好友點贊……無計其數(shù)的信息泛流,讓價值重新定位。我在著快節(jié)奏生活的河岸踱步,期盼在泥沙沉淀中有人與我一起為時代拾荒,堅守心靈凈土。曾幾何時,身邊的朋友不再靜下心來品讀一本兩本書籍,不再花幾十分鐘感受墨水在筆尖流淌的氤氳。他們沉迷于強烈刺激感的視覺沖擊,迷失在“快餐文化”式的海洋。我與他們已漸行漸遠,慢慢地,我不再關(guān)注朋友圈,也很少發(fā)朋友圈。當快樂在心里滾燙,通過手傳遞給他人,難過的是,他人不接過自己的傳遞,把自己的快樂冷落。這時快樂冷了,心也冷了。何必為不理解自己的人浪費太多時間呢?既然興趣迥異,那就沒必要迎合,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注定是匆匆過客。但是啊,在人生寂寞而又漫長的路上,難免會尋找與我們相伴的知音。我不停地尋找,以至于在路上匆匆一瞥間,就會停下來問,“是你嗎?”然而了解得越深就越想逃離,在悲喜交加之際遺憾地告訴自己,“不,不是他。”花了太多時間在無謂的交際中,最后痛苦的發(fā)現(xiàn)時間把自己給消磨了。又害怕又期待,害怕再被自欺欺人的感情傷害,形成了一層保護屏障,不讓輕易讓外人隨便靠近,但是又還抱著對知音的隱隱期待。于是我不再主動尋找,選擇在原地看風景,在內(nèi)心耕耘屬于自己的一片山水田園,等到那人輕輕叩門,山水田園一片寧靜,只聽見深處的鳥叫和蟬鳴。我在云中煮茶煎花,被那人腳步吸引,微微抬頭,“等你很久了,你終于來了?!?/se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