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岳(1563-1640),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為通一子,明朝末期浙江紹興人。是溫補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因其臨證善于運用熟地,又有“張熟地”之美名。在晚年,景岳完成了記述他一生學術(shù)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經(jīng)驗的《景岳全書》,該書共六十四卷,載有臨床各科理法方藥。書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重點論述景岳的補益思想以及內(nèi)科雜證的癥因脈治。書中論述中肯全面,其中景岳的很多學術(shù)思想和他對臨床疾病的獨到見解以及自創(chuàng)方劑,都備受后世所推崇。 本課題以《景岳全書》書中卷九至卷三十七“雜證謨”中所涉及的補益方劑142首為研究對象,借助數(shù)據(jù)挖掘軟件Clementine,對所研究方劑中的藥物頻次、性味、歸經(jīng),藥對、藥組、藥物類型及主治病證等進行挖掘性研究。利用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shù),結(jié)合中醫(yī)藥學理論分析,探討《景岳全書·內(nèi)科雜病》補益方劑的用藥特點及配伍規(guī)律。142首方劑分屬補氣劑、補血劑、補陰劑等7大類。123種藥物分屬補氣藥、理氣藥、安神藥、補血藥等19大類,共使用998次,平均每方使用藥物8.1味。 從藥物使用種類及頻次來看,《景岳全書·內(nèi)科雜病》補益方劑以補氣藥使用最多,為278次,占藥物使用總次數(shù)的27.86%;其次為補血藥。 補氣之品以人參、黃芪、茯苓、白術(shù)為主; 補血之品以熟地黃、當歸、白芍為主。 從氣血陰陽分類來看,景岳治療內(nèi)科雜病時,首重補氣。他推崇“行醫(y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jù)”的說法,認為“旨哉斯言,是實治身治病第一大綱”。 從藥物性味上講,《景岳全書·內(nèi)科雜病》補益方劑的用藥以甘溫、甘平為主,而少用、慎用苦、寒、涼之品。性溫者使用了456次,平性藥物使用了345次,分居藥物四氣使用頻次的前兩位。在藥味方面,味甘者使用了775次,居第一位。景岳強調(diào)陽氣對人身的重要性,提倡“陽非有余”之說,在治療疾病時注重對于陽氣的顧護,認為苦寒的藥物容易使人體陽氣受到損傷,故在臨證時應(yīng)當謹慎使用。而“甘能滋陰”,“補必兼溫”,甘溫、甘平之品既能夠滋養(yǎng)陰液精血,而又無傷陽伐正之弊。所以用藥主甘溫、甘平,而遠寒涼。 從藥物歸經(jīng)上講,景岳重視先天后天,而二者之中又以后天為重。對全部藥物進行統(tǒng)計,入脾經(jīng)者最多,共49味,使用569次,占總使用頻次的57.01%。而將脾胃二經(jīng)用藥頻次相加更是如此。 他在“論東垣《脾胃論》”篇中,贊成李氏的觀點:“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后能滋養(yǎng)元氣。若胃氣之本弱……而元氣亦不能充,此諸病之所由生也?!?對熟地與當歸、人參與熟地、附子與肉桂、白術(shù)與黃芪等有代表性藥對配伍藥組配伍進行理論分析,以探求《景岳全書·內(nèi)科雜病》補益方劑的組方配伍規(guī)律。 1.補氣劑中常配伍:①健脾利濕藥。脾虛失運,最易生濕。健脾則生化有權(quán),利濕則脾氣得以健運。②行氣藥,使之補而不滯。③升舉清陽藥。主要是針對氣虛下陷的病證,依“下者舉之”的治則,于補氣劑中配伍升舉清陽之品,從而提高補氣升陽的力量。 2.補血劑常配伍:①活血化瘀藥。一方面,血虛之證,血液運行往往不能暢達,易于凝聚成瘀。另一方面,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所以,加入活血祛瘀的藥物,既有生新血的作用,又有防瘀祛瘀的效用。②補氣藥,以補氣生血。 3.補陰劑中常配伍:①補陽藥。對于陰虛者,若僅僅單純養(yǎng)陰,則無以化生陽氣,已經(jīng)虧損的陰液也難以得益,而且過用陰凝的藥物還容易使陽氣受損。故張氏根據(jù)“陰陽互根”的理論,在補陰劑中配伍補陽的藥物,以助陰之化生,即所謂“陰中求陽”之法。②清熱藥。陰虛則陽亢,而疾病易從熱化,因此補陰方劑宜加入適量的清熱藥共同使用。 4.補陽劑中常配伍:①補陰藥,即景岳:“陰中求陽”之法,腎為水火之臟,其內(nèi)存真陰真陽,由于陰陽互根互用,因此補陽的方劑若配伍補陰藥,則可使陽有所依,從而收到補陽之功。 ②收澀藥,主要是針對腎虛封藏失固的不同兼證,以期達到標本兼顧的目的。 另外,景岳重視補益脾胃;用藥慎用攻伐,喜用平和之品,藥物過偏、過猛易傷正氣;提倡溫補,提出“陽非有余”的觀點;“治貴精一”論,立法處方,力求做到方證相對應(yīng),精一而不亂;用補之法,貴在先輕后重,務(wù)必使之成功。... |
|
來自: 昆山同德堂鄒醫(yī)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