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 不是每一種觀點,都可以叫洞見 1444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公眾號 不要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命。 目前,我國有9200萬“空巢青年”,“空巢老年”數(shù)量也將近1億。 孤獨、空虛也成為這些人的心靈境遇。 對于獨居青年來說,盡管更為自由??墒?,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生活,一個人生病無人照顧,內(nèi)心免不了空虛。 而對于老年人來說,子女曾經(jīng)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重心,如今子女都已成家,沒有兒女的陪伴,生活平添幾分寂寥。 那如何面對“空巢”帶來的孤獨感呢? 美國頗有聲譽的日記體作家、小說家、詩人梅·薩滕在《海邊小屋》中告訴我們關(guān)于孤獨、老年、生活和生命的答案。 梅·薩滕是一個終身獨居的享有者。 別人都想辦法躲避孤獨,可正直寫作巔峰期的她,主動選擇離開喧囂的城市生活,來到海邊開啟獨居生活。 梅·薩滕把時間用于讀書、寫作、思考上,不亦樂乎。 今天,讓我們跟隨梅·薩滕移居海邊的理想居所,體味人生的美好時光,探尋關(guān)于生活、孤獨、老年、死亡的思考。
書中寫道:“實際上,遠離自己的內(nèi)心生活,才使我覺得像得了病一樣?!?/p> 以前,身處城市,快節(jié)奏的生活,常常讓她因為急于想要完成某項工作而煩躁不堪,導致內(nèi)心痛苦。 而如今,梅·薩滕從城市來到海邊,從鋼筋混凝土到郁郁蔥蔥的花草。 生活節(jié)奏放慢,讓梅·薩滕第一次安靜下來和自己對話,坦然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讓自己的心跟著大自然的緩慢節(jié)奏變化,看日出日落,看潮漲潮落,看大雪紛飛,看丁香花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她的整個身心都放松下來,并且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悅幸福和平靜安寧。 此時,梅·薩滕的所有時間都被她自己掌控,她以從容心態(tài)對待每件事,內(nèi)心的沖突和對立也因此消失,生活更加愜意和舒適。 蘇東坡曾說:人間有味是清歡。 我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溫馨和治愈。 不講究物質(zhì)條件,只講究心靈品味,生活也能夠悠然自得。 生活是自己的,你認真對待它,它便會溫柔回饋你。 2012年,因為奶奶生病,需要人照顧,李子柒從大城市回到鄉(xiāng)村生活。 離開大城市的李子柒,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以前是車水馬龍,現(xiàn)在是兩人三餐。 后來,她也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工藝,做美食,陪伴奶奶,還把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因此成為網(wǎng)紅視頻博主,她田園般的生活方式也備受年輕人追捧。 我覺得,返璞歸真,才能讓生命回歸最舒適的狀態(tài)。 聰明人懂得在獨處中,給心靈安頓的空間和時間。 獨處,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沉靜下來,和自己交流,和自己產(chǎn)生和諧的內(nèi)在關(guān)系。 放慢生活節(jié)奏,感受生活的美好,跟隨自己的心走,才能活得愜意從容。
梅·薩滕在書中寫到:
梅·薩滕一生選擇未婚未育,她覺得她的生活不需要婚姻,她一個人的日子就足夠豐富多彩。 她每天閱讀、寫作,參加社團活動,偶爾有朋友相伴,這就是她內(nèi)心想要的生活,讓她感到充實快樂。 雖然她有母親的陪伴,也有愛人。 可是,愛人患病,母親也終將離她而去,她終要一個人面對孤獨,但她卻從不畏懼。 其實,是否結(jié)婚,是否有人陪伴,我們都會感到孤獨。 面對婚姻中的孤獨,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充實自己、尋找生活的樂趣。 想到知乎上有個提問:婚姻里的孤獨感要怎么排解? 有個高贊回答說:當你把孤獨感指向?qū)Ψ?,無論與誰結(jié)伴,你都會孤獨終老。 內(nèi)心強大,有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能力,就不會孤獨。 事實上,活得精彩漂亮的女人,往往都很懂得享受孤獨。 人生不僅有愛情這回事,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約朋友瑜伽、打球、到圖書館看書、學做美食。 當你一個人的生活可以過得精彩,男人的陪伴對你來說就是額外的開心。 當你能夠享受孤獨,反而還能夠給男人帶去精神的滋養(yǎng)和愉悅,男人更加離不開你。 做自己喜歡的事,生活過得充實,有趣,快樂度過每一天,才對得起自己。 無論婚否,做個強大的女人,愛自己,學會和自己相處,才是對待孤獨的正確方式。
梅·薩滕主動舍棄過很多社交活動,有朋友邀請她參加聚會,她只會偶爾參加; 有人邀請她出席演講活動,她也只會選擇性地參與很少一部分; 甚至有她的讀者慕名而來,她的內(nèi)心也會非常抵觸,禮貌寒暄后,就會把讀者打發(fā)走。 在梅·薩滕看來,這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都會占據(jù)她真正的生活空間。 與從外界獲取關(guān)注和認可相比,梅·薩滕更喜歡沉迷于自己真正的生活,把時間用于寫作和閱讀。 不過度關(guān)注別人,不隨意把人請進自己的生命里,這才是極簡生活。 黃永玉先生在《比我老的老頭》中,寫過這樣一段關(guān)于錢鐘書的往事。 出于人之常情,有權(quán)威人士年初二去給錢鐘書拜年。正趕上錢鐘書一家人都在讀書,錢鐘書放下手里的書籍走去開門。 來人給錢鐘書問好后,正要進門,錢鐘書只露出一些門縫說:“謝謝!謝謝!我很忙!我很忙!謝謝!謝謝!” 那人當然不高興,說錢鐘書不近人情。 事實上,錢鐘書其實沒有很忙,只是在他看來,讀書遠比去應酬更重要。 美國埃默里大學教授馬可說過: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99%的事情,對于我們和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p> 一個成熟的人,無需從外界獲取認可和關(guān)注,精神世界自給自足,專注自己的生活,才能活得充實快樂。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放棄無效社交,把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隨著年紀增長,每個人都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擔心生病無人照顧。 對于年老的恐懼,也注定伴隨每個人的一生,而這種恐懼感,隨著年齡的增加,會越來越重。 梅·薩滕寫道: “人到了六十歲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總會有一種深深的顧慮,那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唯一解決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去接受生命的變化,才是生而為人,最為勇敢的事。 梅·薩滕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人。 雖然年過七十,腿腳不方便,梅·薩滕的母親還是一個人做飯,也絲毫不會因為腿腳不便而減少正常的活動,她甚至可以步行好幾里地,只為了購買一樣簡單的食材。 梅·薩滕本人也一樣,即使生病了還是會堅持帶狗出去遛彎,給鳥食槽添食,到門口把信件取回來。 她們都能坦然面對老去這件事,沒有因為年老就放棄精彩生活的權(quán)利,始終用不服老的勁頭過好每一天。 如果老去成為注定的事,那么活得精彩,才是對生命的敬畏。 就像韓劇《我親愛的朋友們》里的那些獨居老人,雖然她們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晚景,但是她們的共同點,就是讓生命綻放最美麗的顏色。 有的人一生沒有成家,也沒有孩子,晚年還是忙著投資賺錢,感受生命的價值; 有的人,雖然有孩子在身邊,但為了不給孩子添麻煩,報喜不報憂,和好友旅行,專注于過好自己的生活; 有的人被冷漠的丈夫束縛一輩子,晚年終于想要反抗,和朋友一起去照相,隨心所欲地喝自己喜歡的黑啤,上演我行我素的暢快生活。 書中寫道:步入老年并不可怕,老年時光可以是輝煌壯麗的。 生活不可怕、老去不可怕、疾病不可怕,黃昏的人生一樣可以很美麗。 人生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旅程,每個人都要學會坦然地面對老去和死亡。 接納死亡意味著走向成熟,如何對待老去和死亡,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高度。 “從很大程度上來講,生活的實質(zhì)就是面對它的歡樂與憂愁。沒有憂愁,生活也就沒有什么滋味?!?/p> 愛、熱鬧、喧囂是生活中的快樂存在,而孤獨、生病、冷清,也是每個人注定要面對的問題。 坦然接納生命的每個過程、生活的每種遭遇,只能勇敢面對、坦然接受,把生活裝點成自己的色彩。 在喧囂中尋覓一處寧靜,與自己對話,坦然接納所有,才能學會從容生活; 在孤獨中學會提升自我,充實自我,擁抱孤獨,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始終留給自己時間和空間,專注自己的生活,遠比關(guān)注別人的評價來的更為實際; 坦然面對生病和老去,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愿你我在煩躁的生活中,都可以從容不迫、擁抱孤獨,勇敢前行。 |
|
來自: 亮哥eoim8x8y62 > 《新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