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語文必考內(nèi)容,但龐雜的內(nèi)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文?!痹诟呖贾校y度層級在“識記”級別,所以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tǒng)化,多動腦,每天積累一點,“文?!备俺烧Z”一樣好掌握。 在這個系列里,你將會學習到30個講次的“古代歷史文化”常識,這些都是小編老師所在研發(fā)團隊多年鉆研高考題、模擬題的碩果,我們將全心全意為你備考賦能助力。 第一課,我們從“年歲”開始講起,聊聊古人是如何“紀年”的?先賣個關(guān)子,“年”和“歲”在古代其實是兩個概念喔。這個我們將在“彩蛋”環(huán)節(jié)分享。 一、天干地支與天干地支紀年法講到古代紀年方式,不得不提用處十分之廣的“天干地支”。 好,那么我們就從這里講起吧。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一開始的“干支”很復雜,后來簡化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jǐ)、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丑、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和地支有“陰陽”之分(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按照“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的規(guī)則,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用于紀年、紀月、紀日乃至紀時。 干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第二年為“乙丑”……一個周期完了又從“甲子”開始,所以有“六十一甲子”的說法。于是乎六十歲也叫“花甲老人”。 提到“花甲”,這里講個小故事: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宮”舉辦千叟宴,應(yīng)邀赴宴的人達三千九百多人。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歲,乾隆皇帝便以此為題,與紀曉嵐對句——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鼻〕隽松下?lián)。按我國古代紀年法,六十為花甲?!盎字胤辍保磧蓚€“花甲”,為一百二十歲,三七歲月,即三七為二十一歲。這樣一百二十歲,加上二十一歲,共為一百四十一歲。上聯(lián)實在妙不可言。 紀曉嵐思索片刻,當即對出下聯(lián):“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彼自捰校骸叭松呤艁硐??!惫畔‰p慶,就是兩個七十為一百四十歲,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百四十歲加一歲,也是一百四十一歲。對句絕妙。 二、皇帝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年。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到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之事,常改元。“改元”意味著清零,漢武帝也是個“狠人”,前前后后一共改元11次(而且很多年號是底下人拍馬屁拍出來的),僅次于唐高宗的14次,位列中國古代歷史“改元”榜第二位。 年號一般是兩個字的,比如“洪武”“康熙”。也有多個字的。如:三字的有王莽的“始建國”、梁武帝的“中大通”;四字的有唐武則天的“天冊萬歲”、宋太宗的“太平興國”等;還有西夏李元吳的六字年號“天授禮法延祚”。 在大家學過的文言中,年號紀年俯拾即是:
童鞋們注意喔,皇帝年號紀年法時常和干支兼用,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 比如:《核舟記》中“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法。再如:《揚州慢·淮左名都》中“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淳煕”是宋孝宗趙眘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 年號作為中國古代的創(chuàng)制,自漢武帝以來影響了中國封建王朝以及周邊國家將近兩千多年?!靶y(tǒng)”是中國古代歷史最后一個被承認的年號。 那么,有沒有哪個國家年號制度被保留下來呢?還真有。 日本,因其保留天皇制度,故年號沿用至今,2019年,日本“改朝換代”,年號由用了30多年的“平成”,改為“令和”。小編依稀記得那天不少學日語的童鞋發(fā)了朋友圈。 三、王公年次紀年法剛才講的兩種紀年方式,在中國古代封建時代很常用,加之可以兼用,故在文言文中“出鏡率”都比較高。 下面講的一種紀年方式,我們讀記載先秦時期的作品時,可能見得多一些,那就是王公年次紀年法。 乍看跟皇帝年號有點像,但請注意先秦時期還沒有“皇帝”制度。所謂“王公年次紀年法”,即以王公在位年數(shù)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zhàn)》:“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除此之外,古代紀年還有歲星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歲星”就是木星,古人發(fā)現(xiàn)大約12年木星會出現(xiàn)在星空同一位置,于是把一周期分成12等分,每一等分叫一星次,代表一年。并給他們起上名字。廣東民間常說的“犯太歲”就跟歲星紀年有關(guān),這里小編就不贅述了。 今天我們講了古代紀年的三種常見方式。開頭我們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年歲”在古代為什么是兩個概念。在這里解釋一下: 歲,更多是自然的節(jié)律,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是為“一歲”。而年呢,指的更多是民俗,從正月初一到下一個正月初一,謂之“一年”。所以,春節(jié)叫過年,不叫“過歲”。 是不是很有意思? 【本節(jié)課知識重點梳理】
【小題檢查】 說出下面文段中涉及的古代紀年方式: (1)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記承天寺夜游》) (2)趙朔,晉景公之三年,朔為晉將下軍救鄭,與楚莊王戰(zhàn)河上。(《史記·趙世家》) (3)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蘭亭集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