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5:56:02
來源:
江南游報
陳沖
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0項)。其中,浙江上榜24項,居全國第一。這是繼2006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以來,浙江連續(xù)5次入選項目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目前,浙江以24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和10項人類非遺項目的總數居全國前列。第五批浙江共計24項入選“國家級”;其中寧波有象山竹根雕、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奉化紅幫裁縫技藝共3項上榜。截至目前,寧波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項目28項,傳承人15人;省級96項,傳承人72人;市級296項,傳承人330人;市級非遺傳承基地302個。 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成員、產業(yè)發(fā)展處(非遺處)處長屠雪松說,寧波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非遺保護發(fā)展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增國家級非遺化表性項目3項。寧波全市非遺隊伍不斷增強,由寧波首創(chuàng)的“三位一體”保護體系更加規(guī)范有序;下一步將推動《非遺保護條例》的地方立法。同時也將“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新理念,通過非遺小鎮(zhèn)評選、非遺研學基地、旅游線路打造等措施拓展影響力,實現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 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保護珍貴典籍 我國藏書歷史悠久,古籍修復技藝源遠流長。這項技藝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最大限度地保護珍貴典籍。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自明代傳承至今,其經驗以古籍實物、修復檔案等形式流傳,通過師帶徒、結合專業(yè)培訓、體驗活動、學術研討等形式傳承發(fā)展并廣為應用。如今已經成為了地域特色鮮明的獨特技藝。 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從明代開始一直口手相傳,一代跟著一代,一代不負一代,一代超越一代,發(fā)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傳承體系。如今,天一閣博物院成立專業(yè)的文物修復中心,建成500余平方米的修復室和實驗室,2009年取得國家文物局頒發(fā)的“紙質類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證書。傳承人群隊伍也得到發(fā)展壯大,目前已形成了以省級傳承人王金玉為核心、13名技術骨干的專業(yè)團隊,通過以師帶徒的模式薪火相傳。目前,天一閣修復團隊結構合理、技能全面,既修復館藏珍貴古籍,亦對外承接搶救性修復項目。據統(tǒng)計,近八年已完成古籍修復7.5萬頁,承接項目23項。 從明代開始一直口手相傳,一代跟著一代,一代不負一代,一代超越一代,發(fā)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傳承體系。如今,天一閣博物院成立專業(yè)的文物修復中心,建成500余平方米的修復室和實驗室,2009年取得國家文物局頒發(fā)的“紙質類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證書。傳承人群隊伍也得到發(fā)展壯大,目前已形成了以省級傳承人王金玉為核心、13名技術骨干的專業(yè)團隊,通過以師帶徒的模式薪火相傳。目前,天一閣修復團隊結構合理、技能全面,既修復館藏珍貴古籍,亦對外承接搶救性修復項目。據統(tǒng)計,近八年已完成古籍修復7.5萬頁,承接項目23項。 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是基于江南獨特的地理、氣候、材料、人文,經修復匠師不斷實踐、積累而形成的地域性經驗知識體系。其傳承群體主要集中在天一閣,技藝體系以傳統(tǒng)手工方式為主。整冊古籍修復需經歷28道工序。如今,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具有修復選紙嚴格、拆揭技法多樣、補破技法獨特、裝幀典雅大氣等鮮明特色,修復成品富有江南書卷氣息。 2009年,天一閣成為首批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2015年完成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古籍與文書修復導則》的編寫,成為該組織向全世界推薦的古籍修復規(guī)范流程和教學范本;2016年,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入列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至2020年,天一閣獲批設立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躋身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的教學與傳授機構。 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院長莊立臻表示,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不但為天一閣的藏書、護書、傳書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更是中國藏書文化綿延不絕的重要見證和有力支撐。接下來,我們除了繼續(xù)加大古籍修復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力度,進一步提升古籍修復的質和量、完善古籍修復專業(yè)設備實施等,還將大力發(fā)揮引領示范作用,為提升和推動全國古籍保護向更高層次、更高規(guī)模發(fā)展做出貢獻。 奉化紅幫裁縫技藝讓傳統(tǒng)向現代轉型 紅幫裁縫技藝又稱“奉幫裁縫技藝”,清末民初,本幫裁縫隨寧波商幫外出謀生。1896年,奉化人江良通在上海巨鹿路405號創(chuàng)辦了國內最早的紅幫服裝店——“和昌號”。20世紀40年代以來,紅幫裁縫影響力和知名度逐漸擴大,成為中國服飾改革的主力軍;50年代紅幫老藝人和紅幫傳人進京,成立“紅都服裝公司”,為國家主要領導人量身制衣。為提升我國服裝業(yè)水平、樹立中國人的新服裝形象,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奉化紅幫裁縫技藝立足寧波本幫裁縫技藝傳統(tǒng),又吸收西方立體裁剪技術,從而實現“中西合璧”“中體西用”的制衣工藝。隨著紅幫裁縫藝人的流動,紅幫裁縫技藝的流布范圍,拓展到國內外30余個城市。 紅幫裁縫在百年的實踐中,探索出以“四個功”“九個勢”和“十六字訣”為核心的工藝思想,尤其形成了“目測心算、特形矯正、翻新補洞”等絕技,并建構起適合本土的成熟理論體系。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個性化定制。創(chuàng)造了中國服裝史上的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套中山裝、第一件西服、第一所西服學校等,奠定了奉化紅幫裁縫技藝在中國服裝產業(yè)中的歷史地位。 寧波市奉化區(qū)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1月,奉化啟動了國家級第五批非遺項目申報工作,歷時三年多的時間,“奉化紅幫裁縫技藝”成功列入為國家第五批非遺名錄。近年來,奉化立足現實,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非遺保護、傳承的新思路,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百年紅幫的歷史和傳統(tǒng)在奉化已經傳為佳話,這不僅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的一個項目,并且代表了奉化人的不屈不撓,敢闖敢拼與命運抗爭,敢于搏擊風浪的紅幫精神。 象山竹根雕賦能文旅融合促進鄉(xiāng)村振興 象山竹根雕,是象山竹藝工匠利用毛竹根及其天然形態(tài)和肌理,通過藝術構思,隨形施雕,實現自然美和人工美、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tǒng)一,刀工寥寥而妙趣盎然,創(chuàng)作出各種生動造型的傳統(tǒng)工藝品。秉持變廢為寶的理念,體現出積極的生態(tài)保護意義。 象山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天臺山余脈在此延伸入海,境內山嶺起伏盛產毛竹,竹海綿延達十萬余畝。千百年來,象山人棲居竹鄉(xiāng),食竹之筍,用竹之器,并發(fā)展成供賞玩的竹雕工藝。因竹根不易保存,古人所制作品存世較少,目前所知最早作品的落款為蔣光猷的清嘉慶16年(1812年)“秋葉貢盤”二件。 民國時期西周鎮(zhèn)竹藝人張小泉是行業(yè)公認的名匠。至上世紀70年代末,西周人士張蒼竹組織鄭裕泉、張德和等九位青年,創(chuàng)辦了“西周工藝美術廠”。至八十年代末,象山竹根雕產品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象山成為國內最大的竹根雕生產區(qū)域。 象山竹根雕在繼承民間竹根雕刻工藝及其風格的基礎上,吸收現代藝術精髓,在造型藝術上突破傳統(tǒng)的用料規(guī)范,主要技法有圓雕、鏤空雕、寫意雕、組合雕等。象山竹根雕題材廣泛,對本地具有海洋特色的漁文化表現尤為突出;作品生動逼真,功能有純賞玩和實用兼賞玩;品種多樣,有擺件、筆筒、壁掛等;尺寸小至若指,大到齊人。 象山竹根雕獲省級以上獎項200余項,作品有了質的飛躍,影響力持續(xù)提升,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竹根雕)之鄉(xiāng)”。于2018年入選首批浙江省傳統(tǒng)工藝振興目錄;2020年,象山竹根雕成功注冊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fā)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同年,象山竹根雕“海洋漁文化茶道系列文創(chuàng)品”列入省級優(yōu)秀非遺旅游商品名單。同時象山西周鎮(zhèn)開展以竹根雕為核心的寧波市級非遺小鎮(zhèn)創(chuàng)建工作,推進鄉(xiāng)鎮(zhèn)非遺整體保護。 寧波市象山縣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象山2006年出臺《關于加大扶持竹根雕藝術創(chuàng)作和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意見》,制訂象山竹根雕中長期發(fā)展綱要和總體目標。現有竹根雕企業(yè)20余家,年產值1300余萬元。從業(yè)人員100余人,其中市工藝美術大師26人,省工藝美術大師6人,形成了以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德和為核心的老中青創(chuàng)作隊伍;并加強校企合作,在寧波建設工程學校開設竹根雕專業(yè)課程,為竹根雕產業(yè)培育有生力量。 標簽:編輯:龔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