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安化風雨橋 安化風雨橋是安化先民在縣域境內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設的便民交通設施,供過往行人歇腳、避風躲雨,故名風雨橋。安化風雨橋均由青石橋墩、木質橋身和小青瓦橋頂三部分組成。橋身為長廊式通道,鵲木抬梁,全部采用卯榫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橋面用木板鋪成,兩旁有固定的雙邊木凳供行人休息,橋身兩側都是豎式木欄桿,通風采光極好,視線通透。大多歇山重檐,小青瓦橋頂檐角飛翹,頂上有塔或寶葫蘆等裝飾。有的風雨橋旁還建有免費為過往行人提供茶水的茶亭。所有風雨橋都是由當?shù)匾恍飞坪檬?、熱心公益的人士捐資修建,通常在橋頭立碑或在橋梁上銘有記載捐資、建橋情況的文字。安化風雨橋單體數(shù)量達29座,規(guī)模宏大,建筑藝術獨特,又承載著古梅山地區(qū)獨特的文化氣息和純樸的民俗民風,是多種文明元素濃縮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chǎn)。國務院公布29座安化風雨橋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子橋位于安化縣梅城鎮(zhèn)啟安村六組,東西向橫跨伊溪,始建于宋熙寧年間,現(xiàn)存建筑為清道光二年(1822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臺兩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38.5米,通高11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1空;西橋頭有過道和守橋亭,東橋頭南北兩側有石臺階級;東、西橋頭和橋中間各有一個四邊翹角閣樓式硬山頂;中間的脊上壓三星寶頂,兩側的為花形裝飾,脊角聳立龍形泥塑。
十義橋位于安化縣梅城鎮(zhèn)十里村十里小學后門伊溪河上,南北向橫跨伊溪,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臺三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65米,通高10.2米,寬3.9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24空,每空長2.5米;北橋頭有過道,南橋頭西側有石臺階級。
蕭家橋位于安化縣樂安鎮(zhèn)橫市村(原建中村)橫橋組柳林溪上,南北向橫跨柳林溪,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渠架,兩臺一墩,棱形分水,五層鵲木;全長31米,通高9米,寬3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4空,每空1.9米;南、北端橋亭頂上加建樓閣式頂,南端樓閣式頂下有“蕭家橋”橋名匾額;北端橋頭西側有石級階梯。
晏家橋位于安化縣樂安鎮(zhèn)橫石村肖家組柳林溪上,南北向橫跨柳林溪,建于乾隆年間,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維修一次。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渠架,兩臺一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南、北兩端東側鵲木懸空。全長34.8米,通高9米,寬4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1空,每空2米;北端橋頭有住房、店鋪、廳、廚房、過道等;南、北兩端西側有臺級階梯;南端橋亭頂加建樓閣式頂。
伊溪橋位于安化縣東坪鎮(zhèn)木子管區(qū)王井后龍組柳溪河上,跨東南——西北,建于清光緒丙申年(1896)。大橋為懸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兩臺三墩、棱形分水;鵲木四層;全長約77米,通高12米,過道寬3.7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30空,每空長2.3米;東南方有橋亭三間,西北方有石階級。整橋全長:76.8米,廊橋內柱:33根,橋面寬:3.48米,橋高:2.52米,橋內空寬:2.28米。此橋有點特殊,33舍為各姓氏族上及個人單獨捐助集合而成,每舍為一捐助單位,梁上標明捐助者。其中有張姓,廖姓,賀姓,林姓,吉姓,周姓,劉姓,李姓,諶姓共八姓族氏,張姓最多11舍,李姓次之4舍,還有賀姓庠生2舍,張姓庠生2舍,姓學政1舍。今天離橋最近的村落王井后龍,全部由張姓后裔居住,其族譜記載最近的居民輩分為修、第、政派。四百年來張姓后裔世代守衛(wèi)著該橋,每過一段時間會選出守橋人(一般為無子嗣的人,希望守橋積福),守橋人居住在東面三間廂房,西面豆腐房所攢下的碎錢交由守橋人免費給路人泡制茶水,打掃橋面衛(wèi)生。謙虛、善良、質樸的制茶人,延續(xù)著洢溪橋的精神,傳承著這條悠久的茶之路。
馬渡橋位于安化縣東坪鎮(zhèn)楊林管區(qū)馬渡村槎溪河,又名馬仔橋,東南——西北橫跨槎溪,建于民國六年(1917年)。大橋為懸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兩臺兩墩、棱形分水,鵲木五層;全長約46.5米,通高10米,寬3.7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22空,每空長2.1米;西北方為石級臺階。
紅巖塘橋位于安化縣東坪鎮(zhèn)楊林管區(qū)新局村一組株溪上,南北橫跨株溪,建于民國二十年(1931年)。大橋為懸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兩臺一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27米,通高7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3空,每空長2.2米。橋南頭左右門柱掛木刻對聯(lián),橫幅是:茶馬古道;左聯(lián)是:夢伴伊人上鵲橋;右聯(lián)是:情隨古道循茶馬。
鎮(zhèn)東橋又名東坪大木橋、紅軍橋、東風橋,位于安化縣東坪鎮(zhèn)中心柳溪河匯入資江的入口處,南北向橫跨柳溪,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年)。大橋為懸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兩臺三墩、棱形分水;全長約75米,通高10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32空,每空長2.6米;橋面以厚木板鋪就。1987年重修橋頭亭,磚石結構,重檐歇山頂,檐角高翹,古樸曲雅。早在上世紀40年代,群眾還曾把木橋稱之為紅軍橋,因為肖克將軍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1935年長征路過安化,對百姓秋毫無犯,部隊夜晚就睡躺在木橋上,第二早就清除殘匪,繼續(xù)長征。長橋不用一釘一鐵,而是用1000立方米木材筑而,可見當年木橋設計之精巧,工匠技藝的高超。大木橋頂蓋著青瓦,兩頭檐角高翹,古樸曲雅,雄偉壯觀,歷來不僅是東坪鎮(zhèn)上的一處勝景,也是安化山城連通東西的黃金通道,熱鬧紅火的小商品集貿市場。
臥龍橋位于安化縣煙溪鎮(zhèn)臥龍村江溪坑上,東西向橫跨江溪坑,建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大橋為單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梁架,兩臺,鵲木一層;全長約16.4米,通高9米,寬3.9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長2.2米;東端歇亭內立石碑三塊;兩端橋頭有石級臺階。其東端連接通往探溪的青石古道,現(xiàn)存青石古道約2公里,西端是通往溆浦古道。
萬善橋位于安化縣田莊鄉(xiāng)溫溪村,東西向橫跨耕作土溝,建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兩臺一墩、棱形分水;鵲木四層;全長約36米,通高8米,寬3.5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6空,每空長2.1米;東端橋頭有青磚風火墻和石級臺階,西端橋頭過亭內嵌刻“萬善橋”橋名,之下嵌有七塊捐款石碑;過亭南側通新化,北側通桃源。
大林口橋[連里茶馬古亭]位于安化縣渠江鎮(zhèn)連口村大林口,東西向橫跨石橋塘溪,建于1945年。其前身為石橋,因大水沖垮改建為木橋;大橋為單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渠架,兩臺,鵲木三層;全長約15米,通高8米,寬4.1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長2.5米;橋兩端各有青石階級。
高橋位于安化縣渠江鎮(zhèn)敷溪村高橋組,西南向橫跨敷溪,建于1961年。大橋為三層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渠架,兩臺,鵲木四層;全長約16米,通高9米,寬4.2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長2.5米;橋兩端各有青石階級。
南關橋于安化縣渠江鎮(zhèn)燈塔村,東北——西南橫跨水尾底溪,建于清光緒壬午年(1882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渠架,兩臺;全長約18.3米,通高10米,寬4.2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長2.5米;1994年整修時改橋梁、梁面為水泥板;西南端兩側有石臺階級。
木家橋位于安化縣清塘鎮(zhèn)木橋村三組,東西向橫跨小溪,建于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兩橋頭頂各有一個四邊翹角樓閣式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臺,兩層鵲木;全長約15.3米,通高5米,寬3.6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4空,每空長3.4米,兩端各有青石臺階級。
福星橋位于安化縣梅城鎮(zhèn)道觀村九組,南北向橫跨攔路河,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原名落馬橋。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臺兩墩,棱形分水,五層鵲木;全長約42米,通高7米,寬3.6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5空;南橋頭有石階級和守橋亭,北橋頭西側有石臺階級;南、北橋頭和橋中間各有一個四邊翹角閣樓式頂;中間的已經(jīng)倒塌。
樂善橋位于安化縣馬路鎮(zhèn)嚴家莊村三組,東北——西南向橫跨小溪,建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臺兩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16.7米,通高9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1.9米;東北橋端山墻上浮雕“樂善橋”橋名,門柱上雕刻對聯(lián)“樂已亦樂功全施濟,善身兼善世利溥往來”,西南橋端東南側有石階級。兩橋頭有風火墻。
曉溪橋位于安化縣馬路鎮(zhèn)曉溪村,東南——西北向橫跨曉溪,建于民國五年(1916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渠架,兩臺一墩,棱形分水,兩層鵲木;全長約23米,通高9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2米;東南橋端過道口上匾額“曉溪橋”橋名,柱上豎匾對聯(lián)“曉日翡紅射出霞光萬道,溪水碧綠映襯蓬萊瓊樓”;橋兩頭有石級階梯。
思賢橋位于安化縣江南鎮(zhèn)七一村,南北向橫跨麻溪,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渠架,兩臺兩墩,棱形分水,五層鵲木;全長57.5米,通高9米,寬4.1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21空,每空2.7米;南、北端橋亭頂上加建樓閣式頂;北端橋頭有青石階梯樓、閣式頂下有青花瓷片并成的“思賢橋”橋名匾額,南端橋頭有守橋亭。
復古橋位于安化縣柘溪鎮(zhèn)雙橋村,東南——西北向橫跨雙橋溪,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梁架,兩臺兩墩,棱形分水,五層鵲木;全長30.8米,通高6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3空,每空2.3米,兩端橋頭均有有麻石風火墻和麻石階梯,門楣上嵌有“復古橋”橋名。
適中橋位于仙溪鎮(zhèn)圳中村楊家組,南北向跨楊家溪,建于清宣統(tǒng)辛亥年。大橋為懸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梁架,二臺,橋梁中間從河底用兩圓木支撐,其上托橋亭;全長14.5m,寬5.6m,高7.5m。中間為過道,兩邊為歇亭,共5空。南、北橋頭頂上各加建四角翹起的樓閣式頂,檐下楷書“適中橋”。
仙牛石橋位于安化縣大福鎮(zhèn)新橋村桅桿組沂溪上,東南——西北向橫跨沂溪,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梁架,兩臺兩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34.7米,通高8米,寬4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2空,每空2.6米;東橋頭有石級階梯,西橋頭過亭內嵌石碑一塊,石碑刻于光緒元年(1875年)。
永盛橋位于安化縣大福鎮(zhèn)鳳泉村,東西向橫跨柘木溪,始建于1929年,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大橋為懸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兩臺一墩、棱形分水;鵲木六層;全長21米,寬5.7米,通高7.5米,過道寬2.5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長2.5米、寬0.6米;墩高3.5米,寬2.1米;分水長2米。東端橋頂為亭閣式,空高0.6米,西端橋頭有青石橋碑一塊,高1.5米,寬0.8米。
烈溪橋位于安化縣古樓鄉(xiāng)烈溪村烈溪上,西北——東南向橫跨烈溪,建于民國年間。大橋為單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梁架,兩臺;1996年改建時將橋面改成水泥板;全長10.5米,通高5米,寬3.4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5空,每空1.7米。
包臺橋位于安化縣南金鄉(xiāng)包臺村黑沖,南北向橫跨小溪,建于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渠架,兩臺;全長約15.1米,通高6米,寬3.65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長2.1米。
大塘橋位于安化縣渠江鎮(zhèn)大塘村橋下組,南北向橫跨敷溪,建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臺一墩,雙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20米,通高10米,寬4.1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長2.8米;北端為水泥臺階,立石端一塊于北端橋頭。
漾佳橋位于平口鎮(zhèn)漾佳村饒一組,始建于清代,南北向跨漾佳溪,占地面積約52平方米,原建于漾佳溪下游的漾佳村青葉組,1963年因柘溪大壩蓄水,青葉組成為水淹區(qū),當?shù)卮迕裣矏鄞藰颍瑢蛟瓨右浦琉堃唤M。橋為鵲木結構,通高約7米,歇山頂鋪小青瓦,木結構梁架,高3.6米、長15.4米、寬3.4米,7空;2臺1墩。 詠仙橋位于安化縣東坪鎮(zhèn)中砥管區(qū)的辰山(又名神山)。 栗林思賢橋位于安化縣梅城鎮(zhèn)栗林村五組,南北向橫跨小溪,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梁架,兩臺一墩,棱形分水,兩層鵲木;全長14米,通高8米,寬5.1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2空,每空5米;南橋頭頂加建有樓閣式頂。 蛇山溪亭子位于安化縣奎溪鎮(zhèn)木榴村蛇山溪,南北向橫跨蛇山溪,建于民國年間。大橋為單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梁架,兩臺;全長11米,通高5米,寬4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1.8米。 苦竹溪橋位于安化縣頑沙村苦竹溪上,南北向橫跨苦竹溪,建于1795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木結構渠架,兩臺三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70米,通高9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25空,每空3米;北端橋頭至墩之間倒塌。 永錫橋位于安化縣江南鎮(zhèn)錫潭村麻溪河上,南北向橫跨麻溪,建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渠架,兩臺三墩,棱形分水,六層鵲木;全長83米,通高12.8米,寬3.7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34空,每空2.1米;南、北端橋亭頂上加建樓閣式頂;北端橋頭建有碑亭,現(xiàn)存石碑五十八塊,南端橋亭樓閣式頂下有“永錫橋”橋名匾額,橋頭有石級階梯。永錫橋為安化縣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風雨廊橋,橋西有個與主橋相連的四合院,為守橋人專住,并行清掃和茶水之職。守橋人的選擇非常嚴格,須橋會頭人與巫師卜卦搖簽方可確定當時,由于整個縣內不通公路,而永錫橋所在地洞市鄉(xiāng)錫潭村為"前鄉(xiāng)"與"后鄉(xiāng)",新化通安化的必經(jīng)之路。往來過客經(jīng)此,必須乘船過河。一遇春夏漲水,只能繞道而過,多有費時。而那敢于冒險的急性人,漲水也要船家硬撐過去。于是便有三次翻船死人的悲慘事故發(fā)生(橋誌有載),鄉(xiāng)紳遠客聞知此事,便遠近倡議,義捐修橋。自發(fā)起捐資到動工修建,到大橋竣工建成,越六載寒暑,耗數(shù)十萬捐資,牽動二縣九鄉(xiāng)百姓,可謂當時的大工程。此橋橋墩為純一色巨石累砌而成。石墩之上為巨大鵲木橫臥其上,鵲木上便是由三十九扇木屋互連而成的主體廊橋。屋面蓋瓦,以蔽風雨。橋的兩頭則飛檐翹角,畫棟雕梁。正面兩只木雕獅子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獅子中間是神態(tài)安詳、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又稱笑和尚,彌勒佛正上方則是金光燦燦的"永錫橋"橋名三字。從橋的上游或下游遠望廊橋,但見廊橋如龍似虹,橫臥麻溪河上,心中快意騰騰而生。
2013年3月5日,由國務院公布安化風雨橋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