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 杜牧 在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老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就設(shè)計謀害重耳,重耳為了避禍,就出走流亡,這個期間重耳受盡了委曲,沒有吃沒有喝,原來的家人臣子慢慢的也離他而去,只有幾子臣子忠心耿耿的追隨著他,其中一個就是介子推。 一天,重耳因為多日沒有進食,就餓暈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就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給重耳吃。 十多年后,重耳當上晉國的國君,就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晉文公。 晉文公當上國君后,對追隨自己的臣子進行了封賞。但在大殿上看不到介子推。 后來一問,才知道介子推為了避學員在家閉門不出。晉文公就讓人去請介子推,介子推不從,實在沒有辦法,介子推背著母親去了綿山。 晉文公沒有放棄對介子推的封賞,就讓軍隊去綿山請介子推,先后幾次也沒有請出來。無奈之下晉文公只好自己前去請,晉文公來了以后,介子推又離開居所進了深山。 此時,有人出主意說,大王不如用火燒山。 于是晉文公三面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還是看到介子推與他的母親燒死在柳樹之下。 晉文公看到之后,十分的痛苦,對介子推進行了哭祭。并把介子推葬在綿山,之后綿山又有了介山一名。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在這一天吃冷食,不用火,而且通令晉國禁煙火吃冷食。 晉文公還用介子推身邊燒焦的柳樹,做了木履,穿在腳上,一邊走一邊說:悲哉足下,悲哉足下。此后“足下”一詞就成為上級或同級之間的尊稱。 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正值清明,以后每到這一天,晉文公就到綿山去追悼介子推,并形成子節(jié)日。 這就是寒食節(jié)與足下的來歷。 寒食節(jié)也稱鬼節(jié),此時正值柳條發(fā)芽時節(jié),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漢族有“折柳贈別”的風俗,《詩經(jīng)》小雅采薇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語。 在二千年的文化流傳過程中,寒食節(jié)的文化不斷被豐富。有了禁煙冷食,祭祖掃墓,寒食插柳,寒食踏青,清明秋千,寒食詠詩等等。 清明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傳統(tǒng)的“八節(jié)”(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jié)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2006年5月,清明節(jié)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