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六大茶山'是指茶山命名時間的先后,而不是指茶樹種植年代的先后,事實上新六大茶山種茶歷史總體來說,反而遠早于古六大茶山,且其古茶樹面積更大、樹齡更長。 ②因為歷史更迭、天災人禍、地名更改等因素,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劃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這也是為何會有不同版本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原因, 為方便讀者區(qū)分,將最初版本的六大茶山稱為初代六大茶山。 初代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 如今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易武。 圖為 | 如今的古六大茶山 曼撒最初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而后期因為瘟疫、地名更變、戰(zhàn)亂等因素,曼撒逐漸沒落而名存實亡,距離曼撒20公里外發(fā)展為茶葉重鎮(zhèn)的易武,迅速取代曼撒成為古六大茶山之一,現(xiàn)在曼撒和易武所產(chǎn)的茶葉統(tǒng)稱易武茶,或易武曼撒茶。 圖為 | 初代新六大茶山 初代新六大茶山:佛海、勐宋、南糯、南嶠、巴達、(瀾滄)景邁。 是因為上述版本中的佛海是現(xiàn)今的勐海的舊稱,而勐海是解放戰(zhàn)爭之后,政府于1953年1月對西雙版納傣進行地域調(diào)整和改制后才出現(xiàn),并沿用至今。
因為地名變更、地域劃分調(diào)整等因素,現(xiàn)在新六大茶山又和最初的新六大茶山不太一致,如今認可度較高的版本為:南糯、南嶠、勐宋、巴達、布朗、景邁。 初代的古六大茶山最早出現(xiàn)于清朝乾隆年間,進士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原文記載:'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里。' 清朝時期對普洱茶進行管理的政府機構(gòu)為普洱府,而當時只有瀾滄江以東的六個版納劃歸普洱府管轄(版納為當時的小行政區(qū)域,類似現(xiàn)在的鎮(zhèn)或鄉(xiāng)之類)。 但在瀾滄江以西還有六個版納的區(qū)域也有古茶山,卻沒有劃歸普洱府管轄,所以在清代的文獻中,就只記載了位于普洱府管轄內(nèi)的六個版納中的古六大茶山。 現(xiàn)在的古六大茶山與之前初代古六大茶山,差別在于曼撒沒落,易武興起。而初代新六大茶山是到民國及建國以后才被命名。 那時,隨著大批茶莊和大型茶企進入佛海(現(xiàn)今勐海),人們才驚異地發(fā)現(xiàn),在瀾滄江西岸,清朝普洱府管轄的六個版納之外,原本屬于明朝車里宣慰司管轄的另外六個版納竟然有大面積、連片、樹齡成百上千年的古樹茶,人們隨即以'江外六大茶山'為之命名,曰:佛海、勐宋、南糯、南嶠、巴達、(瀾滄)景邁。 '江外六大茶山'也就是'初代新六大茶山'。而現(xiàn)在認可度較高的新六大茶山與初代新六大茶山,差別在于佛海因為西雙版納進行地域調(diào)整和地名改制變化較大,布朗取而代之。 在地理位置上,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劃分是以瀾滄江為界限:古六大茶山位于在瀾滄江西北方向,又稱之為'江北六大茶山'和'江內(nèi)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位于在瀾滄江西南方向,又稱之為'江南六大茶山'和'江外六大茶山'。 圖為 | 西雙版納古茶山示意圖 【2020年普洱茶吧春暢珍藏選株蠻磚瓦竜古樹秋茶】 云南西雙版納勐臘縣象明鄉(xiāng)古六大茶山之蠻磚國有林古樹秋茶。 蠻磚普洱茶茶菁色澤較深;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口感厚質(zhì)香滑、舌面微苦??诟邢銡廨^沉,不若曼撒、易武香揚,近年茶質(zhì)表現(xiàn)仍在水平之上。 革登茶山品質(zhì)特點: 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在香甜茶系當中屬于最具有特色的茶品。被稱之為環(huán)保生態(tài)茶或有機茶。 革登普洱茶特點: 條索黑亮但不夠緊結(jié),屬泡條系列,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強,杯底香好,苦澀不顯,苦顯于澀,苦中帶甜,澀短,回甘較好,湯飽滿順滑。 倚邦古樹干茶芽頭較小,條索較短細,干茶散發(fā)著雅致的清香; 沖泡后香氣很特別,是一種復雜的香型,有蜜香、帶有獨特的山野花香和果香;茶香入湯,如怒放之夏花,在嘴巴肆意亂竄。 聞掛杯香,一不小心就醉在里面… 倚邦古樹茶回甘生津如溪流潺潺,幽靜綿軟,甘甜一點點鋪滿口腔,讓人回味無窮! 品倚邦,如賞一場春花,花未開時的欲語還休,花開時的粲然怒放,花落時的幽然清寂,徐徐鋪展,層疊錯落,美不勝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