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碑刻《長明燈記》,系元延佑七年(1320)二月雕制,由元代國史編修官揭奚斯撰文,大書法家趙孟頫書丹。高260厘米、寬63厘米、厚25厘米,楷書。半圓形碑首,方形碑座。碑陽上部豎刻三行12個篆體大字:“泰安王子開府公長明燈記文”,下部為《長明燈記》的前半部分。碑文豎寫15行,每行42字。碑陰上部刻佛像一尊,下部為《長明燈記》的后半部分。屬一文兩面。其字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楷中略摻行書筆法,瀟灑秀逸,流美動人,堪稱精品。但碑面漫漶嚴重,許多筆畫已不清晰,甚為可惜。 民國年間,河南省通志局將散見于河南全省的摩崖題刻、碑碣墓志,盡皆搜羅墨拓,編次成《河南石刻拓片存目》8卷。上起東漢建武二十一年(45年),下訖民國十二年(1923)。這批碑拓于上個世紀50年代初轉交河南省文史研究館收藏。館藏的《河南石刻拓片存目》手抄本的卷六、卷七編入趙孟碑刻墨拓本11件,《長明燈記》位列第七。 此碑主要介紹泰安王子野仙帖穆而“割田千五百畝,入汴梁延津上乘寺,為長明燈資”之事。按文中所載,此人曾為應州覺興寺、居庸關承天報恩寺、延津上乘寺捐“長明燈資”。野仙帖穆而為元朝名臣,政績顯赫,此文從另一側面展示了他的思想境界。 作者揭傒斯深諳野仙帖穆而的想法,把捐“長明燈資”與忠君報國及“欲世世子孫竭忠本朝,達天子之明于天下,如膏火之繼日月而無窮”聯(lián)系起來,升華了野仙帖穆而的思想境界,剖析了他禮佛中的治家之風及政治意圖。但根據(jù)碑之內容,此碑應立于“汴梁延津大乘寺”,現(xiàn)在的大覺寺即古之大乘寺。古時,延津曾歸汴梁管,古稱“汴梁延津大乘寺”。 元長明燈記 揭徯斯撰; 趙孟頫書并篆額 額失拓 原刻 民國拓本 拓片尺寸: 碑陽 65.1*154.84厘米 碑陰 69.83*155.59厘米 局部 元長明燈記 民國拓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