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非?;靵y的時期,連年戰(zhàn)亂,政治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鮮卑族趁著亂世逐漸強盛起來,并建立了強盛一時的王朝北魏。北魏共立國一百七十二年,歷二十一帝。這些曾經叱咤風云的統(tǒng)治者都是誰呢?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細細梳理北魏二十一帝(上),從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到北魏孝明帝元詡。 第一位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拓跋珪,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嫡孫,獻明帝拓跋寔的遺腹子,母為獻明皇后賀蘭氏。代國建國三十九年,前秦滅代國,六歲的拓跋珪將要被強遷至秦都長安,但代國舊臣燕鳳以拓跋珪年幼,力勸前秦天王苻堅讓拓跋珪留在部中,稱待拓跋珪長大后為首領,會念及苻堅施恩給代國。苻堅同意,拓跋珪得以留下。當時,原代國領地由劉庫仁及劉衛(wèi)辰分掌,拓跋珪母賀氏帶拓跋珪、拓跋儀及拓跋觚從賀蘭部遷至獨孤部,與南部大人長孫嵩等人同屬劉庫仁統(tǒng)領。劉庫仁原本也是南部大人,拓跋珪等人到后仍盡忠侍奉他們,并沒有因代國滅亡、自己改受前秦官位而變節(jié),又招撫接納離散的部人,甚有恩信。拓跋珪重興代國,定國號“大魏”,將國都遷到大同,他積極擴張疆土,將鮮卑政權推進封建社會,于公元四零九年在宮廷政變中遇刺身亡,在位二十四年。死后謚宣武皇帝、廟號烈祖,后改謚為道武皇帝、廟號太祖。葬于云中金陵,具體地點不詳。 第二位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拓跋嗣,道武帝拓跋珪長子,太武帝拓跋燾之父,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二任皇帝。拓跋嗣聰明睿智,寬厚弘毅,非禮不動,道武帝很是驚奇。天興六年十月二十五日,被封為齊王,拜相國,授車騎大將軍。天賜六年十月十三日,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紹叛亂,將其父殺害,拓跋嗣入宮誅殺拓跋紹,平息了叛亂。同年十月十七日,拓跋嗣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興,追尊母親劉貴人為宣穆皇后。拓跋嗣即位后,拔賢任能,內遷民眾,整頓流民,撫恤百姓,使北魏國政再度步入正軌。拓跋嗣即位后,健全官制,撫恤民眾隱情,命令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共同審理民間訴訟案件,法制政治再次好轉過來。拓跋嗣文武雙全,在位期間,勤政愛民,拓展疆土,勵精圖治,在北魏歷史中處于承上啟下的樞紐地位。泰常八年,他在親征劉宋的過程中積勞成疾,舊病復發(fā),十一月初六,在西宮駕崩,時年三十二歲。遺詔命司空奚斤把所繳獲的軍資賞賜給大臣們,從司徒長孫嵩以下至士兵都數(shù)量不等地享受到。同年十二月初八,眾臣為其上謚號為明元皇帝,廟號太宗,葬于云中金陵。 第三位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拓跋燾,字佛貍伐,太宗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為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統(tǒng)帥。道武帝天賜五年,拓跋燾出生于平城東宮,生父為道武帝拓跋珪的長子拓跋嗣。拓跋燾出生時,體態(tài)容貌與常人大不相同,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十分驚奇,高興地說:“將來能達成我的事業(yè)的,必定是這個孩子?!碧熨n六年,道武帝拓跋珪去世,拓跋燾的父親,即皇太子拓跋嗣繼位,是為明元帝。泰常七年四月初二日,明元帝封拓跋燾為泰平王,并任命拓跋燾為相國,加授大將軍。同年五月,拓跋燾監(jiān)管國事。十一月,拓跋燾親自統(tǒng)領六軍出鎮(zhèn)塞上。明元帝生病時,命拓跋燾總管朝中事務,拓跋燾聰明大度,應付裕如。泰常八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燾繼位,成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繼位后重用崔浩、高允等人,整頓吏治,勵精圖治。他善用騎兵,曾親率大軍先后攻滅胡夏、北燕、北涼等地,最終統(tǒng)一中國北方。拓跋燾晚年脾氣暴躁,誅戮過多,常常在殺完人之后后悔莫及。由于刑罰嚴酷,國內曾經幾度政治混亂。拓跋燾后又在中常侍宗愛的煽動下,逼死了景穆太子拓跋晃。正平二年二月初五日,宗愛怕被太武帝誅殺,先下手為強弒殺太武帝,拓跋燾享年四十五歲,在位二十九年,葬于云中金陵,廟號世祖,謚曰太武皇帝。 第四位 拓跋余 拓跋余,北魏王朝第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燾之子,景穆帝拓跋晃異母弟,母為閭左昭儀。正平二年,中常侍宗愛弒殺太武帝,擁立拓跋余為帝,改元永平。繼位后授任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兼任中秘書,封為馮翊王。拓跋余自認為自己沒有按照長幼順序當上皇帝,就用極為優(yōu)厚的東西賞賜給下屬,打算以此收買人心,一個月的時間,國庫被動用一空。加之拓跋余自己喜歡喝得酩酊大醉,縱情聲色、犬馬,喜歡去野外狩獵,出入沒有限度。拓跋余也不過問國家大事,邊境告急,他不出兵救助,致使百姓憤恨。而宗愛自從擁立拓跋余之后,身居宰相高位,總管三省政務,負責皇家的安全事務,隨意召喚公卿大臣,專權跋扈,一日比一日厲害,朝廷內外都畏懼他。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都認為宗愛必定會像趙高、閻樂篡權的危險。拓跋余為此深為不安,懷疑宗愛將要作亂,就想謀劃削奪他的大權,宗愛知道后非常憤怒,永平二年十月初一日,宗愛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廟的機會,派小黃門賈周等人在夜晚殺死拓跋余。拓跋余死后,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擁立拓跋濬為帝,是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后,誅殺宗愛、賈周等人,都動用五刑,滅其三族。拓跋濬以諸侯王的禮儀安葬拓跋余,謚號為隱王。 第五位 北宋景穆帝拓跋晃 拓跋晃,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長子,延和元年,拓跋晃被立為皇太子。太武帝率軍攻打北燕時,命拓跋晃留守處理尚書省事務。太延五年,太武帝攻打北涼,拓跋晃留京總理朝政,由宜都王穆壽輔佐,不久隨太武帝攻打柔然。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下詔滅佛,平素喜好佛法的拓跋晃在這一問題上與父親產生極大矛盾。屢次勸諫卻未得聽從,只得設法保全很多和尚不被殺害。太平真君十一年,因被太武帝寵臣宗愛陷害使得東宮大批官員被殺,憂慮而死,時年僅二十四歲。追謚為景穆太子,葬于金陵。太武帝后來慢慢知道拓跋晃并沒有犯法,因此感到非常后悔。正平二年,其子文成帝拓跋浚即位,追尊為景穆皇帝,廟號恭宗。 第六位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 拓跋濬,字烏雷直,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燾長孫,景穆帝拓跋晃長子,母為恭皇后閭氏。拓跋濬少時聰明敏達,深受祖父太武帝拓跋燾的喜愛,常跟隨在太武帝左右,被稱為“世嫡皇孫”。太平真君五年,時年五歲的拓跋濬跟隨太武帝北巡,恰逢酋帥押解一名奴隸要施以刑罰。拓跋濬對他說:“這奴隸今天碰到了我,你應該把他放掉?!鼻鯉浄蠲獬`的綁縛。拓跋燾聽說此事,說:“這孩子年齡雖小,卻儼然把自己當作天子?!睂λ煮@奇。拓跋濬成年之后,風儀異常,每當朝廷遇到大的政事,他都參議決定。正平二年三月,中常侍宗愛弒殺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為帝。同年十月,宗愛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廟的機會,派小黃門賈周等人在夜晚殺死拓跋余。于是,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等人擁立拓跋濬為帝。十月初三,拓跋濬在永安前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興安,是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后,便誅殺了宗愛、賈周等人,都動用五刑,滅其三族。北魏在太武帝在位時期四處出兵,擴大疆土,國力空虛,再加上朝廷內部不斷發(fā)生變亂,使朝廷官屬與老百姓都十分痛苦。文成帝繼位后,按照節(jié)令使老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安心種植,盡量減少高壓手段,實行懷柔統(tǒng)治,安撫遠近內外民眾,民心又得以安定下來。拓跋濬在位期間,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息兵養(yǎng)民,誅殺宗愛,恢復佛教,始建云岡石窟。和平六年,拓跋濬病逝,時年二十六歲,謚號文成皇帝,廟號高宗,葬于金陵。 第七位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拓跋弘,鮮卑名第豆胤,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長子。太安二年正月,被立為太子,生母李貴人按“子貴母死制度”被賜死。和平六年五月,拓跋濬逝世,隨后拓跋弘登基為帝。拓跋弘崇文重教,興學輕賦,喜玄好佛。皇興三年,將襁褓之中的長子拓跋宏立為太子?;逝d五年,因不滿馮太后長期攝政,原本要禪讓給其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被眾臣勸阻后作罷,而禪讓予太子拓跋宏,且因群臣奏稱“三皇澹泊無為,所以稱皇。西漢高祖之父被尊為太上皇,是不統(tǒng)治天下的,而皇帝年幼,陛下仍然執(zhí)政”,不稱太上皇,而稱尊號太上皇帝。專心信佛。延興二年二月,柔然來犯,獻文帝以太上皇帝之姿,御駕親征,大敗柔然,并追至大漠。獻文帝還頒布詔令,讓工商雜伎一律務農,禁止濫殺牲畜,保護農業(yè)生產,對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對那些貪婪殘暴的官員嚴懲不貸。延興四年六月,獻文帝再次下令:處理一切案件都要按法律辦事,以事實為依據(jù),用刑要慎重。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拓跋弘離奇駕崩于永安殿(一說為由于殺了馮太后寵愛的大臣,被馮太后毒死),年僅二十三歲,謚曰獻文皇帝,廟號顯祖,葬于金陵。 第八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漢名元宏,獻文帝拓跋弘長子,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皇興元年八月戊申日,拓跋宏生于當時北魏的首都平城紫宮,獻文帝拓跋弘長子,母為李夫人。拓跋宏未生之時,獻文帝的嫡母馮太后臨朝,獻文帝皆聽命于母后,拓跋宏降生之后,馮太后才歸政,并親自撫養(yǎng)皇長子宏。皇興三年六月辛未日,年僅三歲的皇長子拓跋宏被立為皇太子。皇興五年八月丙午日,受父禪即帝位,改年號為延興。由于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為太子時,生母即被賜死,由祖母馮太后一手撫養(yǎng)成人。太和十四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滿二十三歲,在馮太后的長期嚴格教育和直接影響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經義、史傳百家而才藻富贍,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增長了實際才干,這些都為后來的改革大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年九月,馮太后病逝,孝文帝哀傷至極,大哭三日。他痛哭失聲地對臣下說:“朕自幼承蒙太后撫育,慈嚴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無不諄諄教誨?!睆拇艘院?,孝文帝獨自挑起了改革的重擔。太和十四年,二十四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孝文帝繼承馮太后遺志,重用漢族士人,在各方面進一步實施改革,全盤推行漢化。他模仿漢族王朝的禮儀,作明堂、建太廟、正祀典、迎春東郊、親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養(yǎng)國老、庶老,允許群臣守三年之喪。公元四九四年,北魏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并嚴厲鎮(zhèn)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發(fā)展,史稱“太和改革”。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宮,時年三十三歲,謚號孝文皇帝,廟號高祖,葬于長陵。 第九位 北魏宣武帝元恪 元恪,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八位皇帝,孝文帝元宏次子,母為文昭皇后高照容。太和二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孝文帝病重,三月二十八日,孝文帝命司徒元勰派人前往洛陽,請皇太子元恪到魯陽登基即位。任命侍中、護軍將軍、北海王元詳為司空公,鎮(zhèn)南將軍王肅為尚書令,鎮(zhèn)南大將軍、廣陽王元嘉為尚書左仆射,尚書宋弁為吏部尚書,與侍中、太尉公元禧,尚書右仆射、任城王元澄等六人共同輔佐朝政。四月一日,孝文帝駕崩。四月十二日,元恪在魯陽即皇帝位,是為宣武帝,改年號為景明。宣武帝即位后,首先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建新都洛陽,拒絕鮮卑族遺老們雨返故里的建議,鞏固了孝文帝的改革。隨后,宣武帝趁南朝正處于齊末帝蕭寶卷的昏暴統(tǒng)治下,于景明元年開始南伐。北魏對南朝發(fā)動了一系列戰(zhàn)爭,攻取南朝梁的四川之地,并北擊柔然,戰(zhàn)事直到永平元年才告結束。此時,北魏已經占領了揚州、荊州、益州等地,北魏疆域大大向南拓展,國勢盛極一時。元恪篤信佛教,取消“子貴母死制度”,在位后半期,外戚高肇專權,朝政一片黑暗,北魏逐漸衰弱。延昌四年,宣武帝崩于式乾殿,終年三十三歲,廟號世宗,謚號宣武皇帝,葬于景陵。 第十位 北魏文景帝元愉 元愉,字宣德,孝文帝元宏第三子,母為袁貴人,宣武帝元恪異母弟。元愉自以為年長,但權勢位置都比不上兩個弟弟,因此心中暗懷愧恨。同時,由于自己和愛妾李氏屢次遭到侮辱,高肇又數(shù)次讒言陷害自己兄弟三人,所以元愉內心不勝忿恨。永平元年八月十五日,元愉在冀州起兵謀反,殺死長史羊靈引和司馬李遵,假稱獲得清河王元懌的秘密報告,說高肇謀劃殺害宣武帝。之后元愉在信都的南郊筑壇祭天,即皇帝位,發(fā)出大赦令,改年號為建平,并立楊奧妃為皇后。法曹參軍崔伯驥因不順從元愉,元愉就將他殺死。同年八月十七日,宣武帝下詔命 尚書李平為鎮(zhèn)北將軍、行冀州事,讓他前去討伐元愉。九月初一日, 元愉在信都城南的草橋迎戰(zhàn)李平,李平奮力攻擊,大敗元愉軍隊,元愉脫身而逃入城中,李平進軍圍城。九月十二日,定州刺史、安樂王 元詮在信都城北打敗元愉的軍隊。元愉因接連失敗,于是便環(huán)城固守。九月二十三日,李平攻克信都,元愉知道大勢已去,攜帶李氏以及四個兒子,在數(shù)十名騎兵的護送下突圍而逃。元愉所任命的冀州牧韋超等人都被李平斬殺。李平派遣統(tǒng)軍叔孫頭將元愉擒獲送往信都。朝中大臣們都請求誅殺元愉,宣武帝不同意,命令把他送來洛陽,要以家法來訓責他。到達野王時,元愉對別人說:“雖然主上仁慈深情,不忍心殺我,我還有什么面目見到皇帝!”于是嘆息流淚,斷氣而死,時年二十一歲。元愉死后,用小棺材收殮尸體安葬。元愉的子女等被宣武帝都赦免。后來,胡太后下令將元愉的四個附注宗室屬籍,追封元愉為臨洮王,兒子元寶月繼承爵位。大統(tǒng)元年,元愉第三子南陽王元寶炬稱帝,建立西魏政權,追謚父親元愉為文景皇帝,追謚母親楊奧妃為文景皇后。 第十一位 北魏孝明帝元詡 元詡,宣武帝元恪第二子,母為宣武靈皇后胡氏,北魏第十位皇帝,公元五一五年至五二八年在位,延昌元年十月十八日,年僅三歲的元詡,被父親宣武帝立為皇太子。延昌四年正月十三日,宣武帝去世,當日晚上,時年六歲的皇太子元詡即皇帝位,是為孝明帝,改年號為熙平。下詔讓太保、高陽王元雍入居西柏堂,決斷處理政務。又下詔任命任城王元澄為尚書令,百官調度聽從二王。但元詡的生母在元詡即位后,開始擅權亂政,直接導致了北魏王朝的土崩瓦解,公元五二八年,已經十九歲的元詡對胡太后的專權非常不滿,于是發(fā)密詔命爾朱榮率兵前來幫忙。不料密詔被查出,胡太后看后大怒,于是毒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元詡。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因胡太后及其男寵鄭儼、徐紇投毒,元詡暴死于顯陽殿,時年十九歲。三月二十七日,眾臣給元詡上謚號為孝明皇帝,廟號肅宗,葬于定陵。 |
|
來自: 昵稱55301288 > 《兩晉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