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啟蒙三字經: 醫(yī)之始,本岐黃,五千年,育棟梁; 少學醫(yī),志昂揚,長懸壺,濟四方。 醫(yī)理篇: 氣為元,功能強,天地道,化陰陽; 水與火,溫與涼,靜與動,升與降?! ?/p> 列五行,萬物綱,木火土,金水詳; 配五色,應五方,觀五氣,察五臟?! ?/p> 臟封官,保家邦,肝拜將,心稱王; 肺為相,脾管倉,腎作強,最需藏。 津與液,供營養(yǎng),精化血,氣導航。 神調攝,臟安康,怒氣升,肝失暢; 喜氣緩,心欠養(yǎng);悲氣消,肺被殃; 憂氣結,脾不壯;恐氣下,腎難防?! ?/p> 手足經,分陰陽,沖任調,督帶忙?! ?/p> 診治篇: 求病因,首內傷,動氣血,亂陰陽; 外六淫,疫難擋;不內外,蟲獸傷?! ?/p> 四診法,細思量,望為神,資料詳; 聞聲氣,問癥狀,按周身,切脈象?! ?/p> 學辨證,明八綱,表里定,寒熱講; 分虛實,論陰陽,知綱領,治反掌。 藥百味,神農嘗,通性味,明升降?!?/p> 用兵法,組成方,辨治清,配伍當; 君臣主,佐使良,司攻守,療效彰?! ?/p> 病已成,醫(yī)坐堂,未病時,最需防?! ?/p> 順自然,遵法章,得智慧,保健康。 中醫(yī)新三字經 學中醫(yī),繼遺產,登堂易,入室難。 三字文,文薄淺,撮精要,引玉磚。 治學道,貴恒鉆,紅與專,不可偏, 初淺精,繼博覽,多臨證,積經驗, 拜良師,勤而謙,承古訓,續(xù)新篇。 二中醫(yī)源流 中醫(yī)史,越千年,流與派,出一源。 有內經,及傷寒,本草經,金匱篇, 難經書,號經典,為后學,立規(guī)范。 漢華佗,外科專,曾創(chuàng)用,麻沸散。 王叔和,著脈經,廿四脈,始貫終。 皇甫謐,針灸通,專書始,甲乙經。 巢元方,病理尋,撰名著,源候論。 唐王冰,攻內經,注素問,釋文行。 孫思邈,醫(yī)理精,倡醫(yī)德,千金名。 宋錢乙,兒科長,著直訣,多新創(chuàng)。 陳自明,婦科詳,編精要,著良方。 金元時,四大家,張子和,主攻下; 主火派,劉河間;重脾胃,李東垣; 陰不足,陽有余,主相火,朱丹溪。 李時珍,本草專,著綱目,海外傳。 楊繼洲,鉆針灸,集大成,詳且周。 陳實功,外科精,詳其學,閱正宗。 張介賓,重命門,著類經,擅溫腎。 葉桂書,溫熱論,闡病機,研究深。 程鐘齡,內科精,著心悟,切實用。 江筆花,醫(yī)鏡撰,臟腑綱,藥類編。 釋傷寒,有柯琴,獨見解,猶創(chuàng)新。 活血家,王清任,逐瘀血,驗于今。 以外治,療內疾,獨一家,吳師機。 唐宗海,血證論,匯通派,志革新。 張錫純,出晚清,參西學,而衷中。 明清代,著作繁,醫(yī)之宗,數(shù)金鑒。 解放后,倡繼承,棄糟粕,存其精; 中西學,長并存。相結合,為立新。 中醫(yī)基礎大綱: 哲精氣血津液神,藏象五六奇恒伸。 經絡經奇別筋皮,因淫癘情食勞理。 發(fā)即徐伏繼合復,病機邪陰精五津。 防治則正反標本,陰陽調理制三因。 中醫(yī)理論體系 中醫(yī)理論初形成,內難神農傷寒經。 晉王叔和脈經許,甫謐針灸甲乙經。 諸病源候隋元方,千金百科思邈成。 南宋陳言三因極,金元劉張李朱聲。 完素寒涼六化火,從正三法攻邪正。 東垣脾胃來補土,震亨滋陰相火寧。 景岳獻可重命門,溫病成熟于明清。 又可溫疫緣口鼻,天溫熱衛(wèi)氣營血。 薛雪濕熱因傳變,鞠通條辨三焦明。 醫(yī)學全書百家出,清任瘀血改錯靈。 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中醫(yī)特點須記清,整體觀念與辨證。 自然社會人一體,季節(jié)晝夜與地域。 辨證辨因位性勢,論治證法方藥出。 同病異治異病同,辨證辨病結合用。 中醫(yī)認為: 一、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二、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三、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四、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會脹。 五、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六、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愈合的時候都會發(fā)癢。但這與全身發(fā)癢不同。 二 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足三里 【功能】 ? 一是扶正培元,強脾健胃; ? 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肌體; ? 三是提高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增強免疫能力。 ? 叩拔足三里,對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的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尤其對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功效更為明顯。 【主治】 ? 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痙攣、消化不良、肝炎;神經衰弱、癲癇、失眠、頭痛、貧血、偏癱、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糖尿病、遺尿癥;陽痿、早泄、遺精、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傷風感冒;膝關節(jié)炎、下肢關節(jié)炎等疾病。 2.關元穴 【功能】 ? 一是培根固元。 ? 二是培腎壯陽,補腎壯陽,調經固沖,清熱利濕,此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主生殖,主元氣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 ? 三是補虛固本。此穴能增強生殖系統(tǒng)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諸虛百損,壯一身之氣。 【主治】 ? 陽痿、早泄、遺精、月經不調、宮頸糜爛、子宮脫垂、盆腔炎、不孕癥、遺尿、尿閉、尿失禁、膀胱炎、腎炎、尿道炎、陰濕疹;痢疾、疝氣、脫肛、高血壓、糖尿?。唤⊥?、神經衰弱;虛脫、身體虛弱。 3.中脘穴 【功能】 ? 一是能調脾胃; ? 二是能降逆化滯。此穴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納谷化濕,降逆止嘔之功效。 【主治】 ? 胃痙攣、胃潰瘍、胃下垂、胃脹滿、消化不良、嘔吐、口臭、腸炎、十二指腸潰瘍、痢疾、闌尾炎、便秘、肝炎、膽囊炎、黃疸、高血壓、心絞痛、中暑、癲癇、癔病、神經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宮脫垂、月經不調。最主要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更是治療各種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內關穴 【功能】 ? 一是能理氣活血; ?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 心絞痛、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心動過緩、心律不齊;休克、昏迷、暈厥、暈車、失眠、癔病、癲癇、精神??;胃病、胃痙攣、嘔吐、呃逆;膈肌痙攣、妊娠惡阻、低血壓、無脈癥等。對各種心臟病、各種精神病和神經系統(tǒng)疾病療效較好。 5.合谷穴 【功能】 ? 一是能清熱解表; ? 二是能疏筋散風,通降腸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熱鎮(zhèn)痛。 【主治】 ? 感冒、咳嗽、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癲癇、精神分裂癥;腸炎、痢疾、痔瘡、小兒脫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結膜炎、耳聾、急性肩風濕、五指痙攣、難產、麻疹、多汗、失語癥等。尤其對感冒后引起的頭痛治療效果更佳。 6.涌泉穴 【功能】 ? 一是清腦醒神, ? 二是安神定志, ? 三是清熱散風。 ? 對此穴位經常拔罐,可以導引腎經虛火及上焦?jié)釟庀滦?,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腫的作用。 【主治】 ? 休克、昏迷、眩暈、中暑、健忘、頭痛、三叉神經痛;癲癇、癔病、精神病、小兒驚風;腦出血、功能性癱瘓、功能性失語、面部痙攣、高血壓、心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黃疸、胃痛、水腫、陽痿、腰痛、膝關節(jié)痛、胸痛、視力減退、麻疹、疝氣等。 7.陽陵泉 【功能】 ? 一是通筋活絡; ? 二是疏經利節(jié); ? 三是清熱利膽。 【主治】 ?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關節(jié)炎、踝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痛、腓神經麻痹、脈管炎、類風濕、腰痛等病。也是治療肝膽疾病的要穴,對肝炎、膽囊炎、黃膽的治理作用也較好。同時還對高血壓、癲癇、遺尿、腳氣等病有治療作用。 8.風池穴 【功能】 ? 一是清心明目; ? 二是清熱散風; ? 三是通竅活絡。 【主治】 ? 腦血栓、腦震蕩、腦膜炎、健忘、癲癇、精神病、偏正頭痛,失眠、眩暈、甲狀腺機能亢進,落枕、青光眼、夜盲癥、視神經炎、視網(wǎng)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壓、耳鳴、瘧疾、耳聾等。 9.殷門穴 【功能】 ? 一是通經活絡; ? 二是疏通筋脈。 【主治】 ? 腰痛、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下肢肌肉風濕癥,癱瘓。 10.命門穴 【功能】 ? 一是補腎調經; ? 二是理腸固脫。 【主治】 ? 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遺尿、腰痛、頭痛、耳鳴、痔瘡、便秘。 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曲直為木升發(fā)暢。 火曰炎上熱光明,土曰稼穡載化成。 金曰從革沉殺收,水曰潤下寒閉藏。 五行相生與相克,相乘相侮母子病。 相生母子生我生,相克所勝所不勝。 相乘又作倍相克,相侮亦稱反克名。 母病及子子及母。實則瀉子虛補母, 克過抑強弱扶弱,各法細則亦要詳。 相生 水木緣養(yǎng)腎肝陰,火土腎脾陽得生。 土金實補脾肺氣,金水滋養(yǎng)肺腎陰。 相克 木土疏肝理脾胃,土水健脾利水齊。 金木清肝滋肺陰,南北瀉心補腎為。 五行歸類詩 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 膽小胃大膀,目舌口鼻耳。 筋脈肉皮骨,怒喜思悲恐。 呼笑歌哭呻,握憂噦咳栗。 藏象 藏象分為臟腑奇,臟實化生藏精氣。 腑滿受盛傳水谷,奇則異腑似臟歸。 五臟功能詩 五臟心肺脾肝腎,心主血脈神志跟。 肺氣宣降調治節(jié),脾運統(tǒng)血升清能。 肝主疏泄與藏血,腎精主水納氣勻。 六腑功能詩 腑膽胃三小大膀,膽藏排汁決斷安。 胃主受納腐水谷,喜潤惡燥性下降。 小腸盛化泌主液,大腸主津傳糟粕。 膀胱聚水貯排尿,三焦諸氣津液行。 奇恒之腑詩 奇腦髓骨脈膽胞,腦命精神感運求。 髓則骨脊腦由腎,骨為腎主形體留。 脈為血府膽同上,子胞月經胎兒求。 臟臟關系詩 心肺氣血行呼吸,心脾生血與行血。 心肝血行精神志,心腎水火互君相。 肺脾生氣代津液,肺肝氣機來升降。 肺腎津代呼吸資,肝脾消食血運行。 肝腎精血藏陰陽,脾腎先后代津液。 氣 氣源先元后天宗,腎根脾源肺主供。 推溫防固化作用,氣機升降出入從。 不暢滯逆陷脫閉,諸氣功用我來封。 元氣命原三焦通,生育生理來推動。 宗氣聚胸出喉嚨,貫心下走氣街中。 語言聲音與呼吸,氣血肢體心搏動。 營氣生血與養(yǎng)身,臟腑肢節(jié)循脈中。 衛(wèi)氣溫養(yǎng)防腠理,悍氣肓膜胸腹同。 血 血主濡養(yǎng)與化神,血行氣脈血邪因。 病因學歌訣 病因七類六淫癘,七情飲食及勞逸。 病理外傷與諸蟲,藥邪醫(yī)過及先天。 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熱外地季相兼。 癘氣急危傳流行,一氣一病癥相似。 七情傷臟誘病多,喜怒憂思悲恐驚。 飲食不節(jié)及不潔,偏嗜寒熱五味類。 過勞力神及房勞,過逸體力腦力知。 病理痰飲瘀結石,外傷力燒凍蟲獸。 諸蟲蛔蟯絳鉤吸,藥邪量配炮用法。 醫(yī)過言方診諸失,先天胎毒與胎弱。 六淫 六淫風寒暑燥濕,火熱外地季相兼。 風輕開泄襲陽位,善行數(shù)變百病長。 寒陰傷陽凝收引,燥干傷津與傷肺。 濕陰傷陽性重濁,黏滯阻氣趨下陰。 暑陽炎熱多挾濕,升散擾神傷津氣。 火陽性上擾心神,津氣風血陽性瘡。 癘氣 癘氣急危傳流行,一氣一病癥相似。 七情 七情傷臟誘病多,喜怒憂思悲恐驚。 直傷內臟擾氣機,多發(fā)情志擾病情。 直傷內臟,四點總綱。 影響心神,易心脾肝。 多損潛病,相應之臟。 百病生氣,影響臟腑。 喜則氣緩,怒則氣上。 悲則氣消,恐則氣下。 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多咸脈凝泣變色,多苦皮槁毛拔測。 多辛筋急而爪枯,多酸肉胝皺唇揭, 多甘骨病而發(fā)落。 病理產物 痰飲阻滯,氣血運行。 水液代謝,蒙蔽心神。 致病廣泛,變幻多端。 瘀血形成,血出氣滯。 因虛因寒,血熱成塊。 阻滯氣機,影響血行。 新血難生,位固證多。 結石飲食,情志服藥。 體質差異,久病損傷。 多發(fā)肝腎,膽胃膀胱。 病情較長,輕重不一。 阻滯氣機,損傷脈絡。 發(fā)病 發(fā)病由邪正,正虛的內因。 邪氣為條件,邪正相較近。 發(fā)病類型須記清,即徐伏繼復合并。 感邪即發(fā)卒頓發(fā),徐發(fā)感邪慢發(fā)病。 伏發(fā)潛伏或誘因,繼發(fā)原發(fā)加之病。 合并同時受邪呈。并病未了又一處。 復發(fā)再度來發(fā)作,重感食勞藥情志。 氣的失常 氣虛靜虛見,氣滯悶脹痛。 氣逆肺胃肝,氣陷臟下垂。 氣閉阻倒昏,氣脫難守真。 血的失常 血虛不養(yǎng)見心肝,面唇舌爪淡面黃。 形體消瘦暈耳鳴,心悸肢麻目澀昏。 血瘀氣滯痰寒跌,痛定夜重黧黑斑。 血熱行速瘀出血,熱象動耗神傷陰。 血寒肢體手麻痛,心腹冷痛月失調。 出血火熱陰氣虛,瘀血外傷是其隨。 氣血 氣滯血瘀肝失疏,脹痛瘀斑癥瘕積。 氣不攝血脾失統(tǒng),肌便尿血崩漏見。 氣隨血脫暈汗淋,肢冷抽搐來口干。 氣血兩虛不榮用,肌肉感覺來異常。 津液 津液不足熱傷津,汗吐瀉尿病虛尋。 傷津多汗渴干燥,目陷螺癟甚抽筋。 脫液舌紅唇干燥,肉脫毛槁震顫蠕。 津液排泄肺腎用,輸布肺脾肝三焦。 異常濕濁痰水停,尿停少汗無汗排。 內生五邪 內風陽氣之變動,肝陽熱陰血虛催。 肝陽化風瞤麻顫,暈?不遂仆閉厥。 熱極生風熱不退,痙搐鼻煽目吊昏。 陰虛風動筋攣瞤,手足蠕動來低熱。 血虛生風肢體麻,筋肉跳動拘不伸。 內寒因脾腎陽虛,冷白稀潤靜來尋。 內濕脾虛又肺腎,水濕痰濁停諸身。 內燥肺胃及大腸,膚干屑裂口咽干。 內火陽盛及邪郁,五志過極陰虛火。 經絡病機 經絡氣血盛與衰,逆亂不暢衰竭催,臟腑病機。 四季篇: 人之初,樹之苗,欲繁茂,有其招?! ?/p> 天人一,形神道,養(yǎng)生法,四時調?!?/p> 春風起,防感冒,食要清,緩去帽; 夏多熱,避暑擾,食須凈,著輕??; 秋風勁,常潤燥,食喜津,慢加襖; 冬多寒,應日照,食當溫,衣棉袍?! ?/p> 起居篇: 起居事,規(guī)律找,四體勤,養(yǎng)莫嬌。 逸有度,量力勞,忌熬夜,宜起早; 餐應時,不過飽,五谷養(yǎng),零食拋; 多飲水,蔬果好,慎油膩,糖鹽少。 衣適體,隨季調,頻曬被,枕勿高; 常潔齒,勤洗澡,護雙目,熱泡腳?! ?/p> 善運動,愛思考,少煩憂,戒急躁?! ?/p> 琴棋樂,廣愛好,游天地,樂陶陶?! ?/p> 善調養(yǎng),病難擾;勤學業(yè),敬師老?! ?/p> 名醫(yī)篇: 憶先賢,多仁孝,濟世心,永稱道?!?/p> 扁鵲游,民夸好,內婦兒,皆通曉?!?/p> 漢華佗,手術早,傳古今,技藝高。 張仲景,醫(yī)圣號,著傷寒,為師表?! ?/p> 唐藥王,孫思邈,重醫(yī)德,精方藥; 李時珍,編本草,綱目清,后世寶?! ?/p> 大醫(yī)多,難細表,明日才,吾輩找?!?/p> 早啟蒙,漸通曉,學醫(yī)理,知奧妙?! ?/p> 體強健,德學韜,揚國粹,我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