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韓信 劉邦還是漢王的時候結(jié)識了韓信,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這才使得劉邦有了徹底認識韓信的機會。表面上看,劉邦與韓信的關(guān)系是君臣關(guān)系,實際上他們的合作、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并肩而行,完全是一種朋友關(guān)系。因為君臣關(guān)系沒有可靠的制度保障,無論是劉邦還是韓信,他們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變數(shù)都很大,劉邦可以撂挑子不干,韓信也可以來去自由,隨時走人,尋求其他主子。而換做一種朋友關(guān)系看,他們之間則有一種相互欣賞和信任的情感紐帶,劉邦欣賞韓信的將兵之才,韓信拜服劉邦的帥軍之能,這是維系他們之間朋友關(guān)系的鐵的保障,在特定的時間段是任何力量也攻不破的。他們剛認識的時候,經(jīng)常徹夜長談,有一段談話內(nèi)容,可以充分說明他們之間的朋友關(guān)系。韓信問劉邦,大王你與項王比較,誰更強大?無論是兵力、裝備,還是擁有的地盤?劉邦認真思考了一會兒,誠懇地說,我不如項王。韓信接著詳細分析了項羽的為人,認為他依仗自己武功高強,從不信任手下將士,不論功行賞,不會調(diào)動大家的積極性,蟄伏家鄉(xiāng)小地,逞能稱威,實際上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小人之威,一句話,成不了大事。和項王相比,漢王你正好相反,項王做不到的,你漢王都能做到,只要你起兵向東進攻,三秦大地便可輕松收服,何必屈居于漢中這種小地方呢。 這種推心置腹,奠定了他們之間親密無間的朋友關(guān)系,一個善于將兵,一個善于將將,劉邦和韓信并肩而行,打敗了強敵,爭奪了天下,成就了兩人各自的一世功名。 忽必烈總領(lǐng)漠南的時候,結(jié)識了一批漢人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姚樞、郝經(jīng)、張文謙、元好問等等,這些漢人儒士平日里稱忽必烈為大王,行君臣之禮,忽必烈也以帝王自居,拜他們各自官職,分工明確,職責森嚴,實際上維系他們之間牢靠關(guān)系的,仍然是一種朋友關(guān)系。忽必烈有強烈的漢化意識,從內(nèi)心信服和推崇儒家思想,他對那些漢人里的飽學(xué)之士,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和信任,每每遇到稍有名氣的文化人,他都會備上禮物,登門邀請,他的行宮內(nèi),漢人學(xué)士云集,他們經(jīng)常聚集起來學(xué)習(xí)知識,探討治理封地和行軍打仗的大事情,為日后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一統(tǒng)中原大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積累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 韓信畫像 朱元璋的紅巾軍由南到北,一路攻城略地,他結(jié)識了不少有識之士,給他們封了官,許了愿,還給予了豐厚的物質(zhì)利益,使他們個個心情舒暢,精神煥發(fā),君臣攜手合作,最終奪得天下,取得了無與倫比的勝利。這里頭最典型、最有名的就是劉伯溫和李善長。朱元璋領(lǐng)兵攻占滁州時,結(jié)識了李善長,從此,李善長跟隨朱元璋出謀劃策,成為朱元璋部隊不可缺少的輔佐之才。李善長主要掌管部隊的物資供應(yīng),部隊何時出發(fā),行軍路途多遠,李善長往往了如指掌,保障做得及時到位令朱元璋十分滿意。長此以往,朱元璋對李善長形成一種信任和賞識,產(chǎn)生了依賴之情。手下有情緒或不滿,朱元璋不便直接出面的時候,李善長從底下主動做工作,及時疏通關(guān)系,理順情緒,確保步調(diào)一致。這時候,朱、李像一對親密無間的朋友,工作關(guān)系之外,產(chǎn)生了濃濃的朋友情誼,以至于紅巾軍元帥、朱元璋的頂頭上司郭子興要調(diào)李善長到自己帳下,李善長也斷然拒絕。 朱元璋雄視天下 劉伯溫與朱元璋的關(guān)系更是如膠似漆,他們互相欣賞對方的見識與才華,彼此能夠敞開心扉,無話不談。 一度時期,朱元璋深感自己一刻也離不得劉伯溫,大小事情總愛找劉伯溫商議,幾乎引起其他謀臣的妒忌。劉伯溫回家給母親守孝期間,朱元璋整日坐臥不寧,隔一天便派遣手下就某些問題專門上門討要劉伯溫的意見和看法。朱元璋見識了劉伯溫的博學(xué)和洞察世事的才華,劉伯溫也領(lǐng)略了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名義上,他們是君臣,實際上,更像一對相見恨晚的老朋友。 上面幾則故事,實際上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故事的結(jié)果,無一例外,臣子被他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服侍的主子殘忍地殺害了。千百年來,后人、抑或后人的后人,唏噓長嘆,這些人不該這樣死去,他們每一個人都為其依附的主子掏心掏肺,耗盡了所有的心力,不得回報,反遭枉殺,于理不通??!于是,善于思考的文化人不得不在邏輯與事理中絞盡腦汁地總結(jié),得出了他們自以為能夠自圓其說的不少結(jié)論。如,狡兔死、走狗烹,兔死狐悲,飛鳥盡、良弓藏,奮斗的路上可以共苦、不得同甘,急流勇退,見好就收,等等。不能說這些結(jié)論不對,反而總結(jié)的恰如其分,概括性很強。但是,這些結(jié)論未必能揭示這種現(xiàn)象的本質(zhì),仍然停留在現(xiàn)象的概括層面,給出的是結(jié)果,并沒有回答之所以然背后的原因。 歷史人物只有故事,我們未必就能窺視他們的全部生活。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中類比,其實,平凡的普通人也是如此,每個人從走向社會開始,都會交朋友,無論年齡、性別,無論身份地位,大家都會向自己認可的他人示好,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交到要好的朋友,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愉悅感,這是人性,是人的本能,任何人都無法抗拒。只是所有的朋友,最后都失散了、丟棄了、遠離了,無一例外。只要你的生命夠長,你眼前的朋友最終會離你而去,你們之間的相互嫌棄與厭煩與日俱增,從前期的相互吸引、無話不談,不知什么時候就會演變?yōu)榛ハ喽汩W、無話可說的境地?;叵胍幌拢覀儚男〉酱?、到老,我們結(jié)交了無數(shù)朋友,始終如一、陪你到終老的能有幾人?普通人不同于帝王,不可能奪取他人性命,結(jié)束朋友關(guān)系的方法就是相互躲避,不再相見。帝王不一樣,只要你還存在,在他治下的土地上,他就日夜惦記,逼你消失,醞釀到一定時分,便用帝王的生殺大權(quán)奪了你的性命。 帝王行使生殺大權(quán) 只有蕭何懂得韓信,一再舉薦給劉邦,成就了大漢王朝。也只有蕭何被韓信所信任,呂后才能騙得韓信入宮,慘遭埋伏,丟了性命,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那里是呂后殺得了韓信,真正是劉邦與韓信的朋友做到頭了,劉邦不再把韓信當朋友信任,而是當賊提防,韓信也不再信服劉邦的將將之才,在他眼里,劉邦就是個不學(xué)無術(shù)的無賴。這種感覺他們誰也不知始于何時,只是它就那么自然而然地來了,而且越來越強烈、越明了。于是,韓信躲在齊地不愿回朝,劉邦擔心韓信倒戈反擊的念頭愈來愈濃。劉邦的邏輯很簡單,也很直接,你韓信能助我取得天下,必然有能力助別人奪取天下,有我劉邦在,也許他不會反,我不在了,誰又能按住他的頭?思前想后,還是除掉你才能心安。這便是帝王邏輯,換作老百姓,斷絕往來,互不理睬就是了。 說了一大圈,就是為了說明,朋友做不了長久,自古至今,沒有永遠不變的朋友。因為每個人的經(jīng)歷、感知、體會認識外界的角度和方法,永遠處在變化之中,正所謂不變是暫時的,變化才是永恒的。這樣,我們每天才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感受到新的變化,才會對未來不斷充滿新的希望。就像自然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人世間不可能有所有變化都會同步的人。所以,朋友只是特定階段興趣愛好相投的人,這個階段的長與短,取決于朋友之間共同信仰和遵守邊界的寬與窄。從這個意義上講,做不了永遠的朋友,就是人性的本來面目,不斷地發(fā)現(xiàn)、篩選、結(jié)識新朋友,才是展示人生意義的唯一方向。正因為如此,數(shù)千年文明史一直把個人修行、品德培養(yǎng)列為重要文化準則,放在人類文明史的首位,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摩擦和過多的傷害,維護人類的整體利益。 那么,并不是說劉邦殺韓信,忽必烈殺漢儒,朱元璋誅殺李善長、劉伯溫以及大量功臣將士,就是合情合理的!我們站在倫理的角度,對這種慘無人道的屠殺,要旗幟鮮明地譴責和批判,因為這樣的行為攪亂了是非,玷污了真相,傷害了感情。我們要反叛的是這種制度和模式,沒有秦朝的暴政,也就沒有劉邦之流血腥創(chuàng)業(yè),更不需要蒙古鐵蹄的肆意擄掠,也不需要朱元璋式的所謂萬世基業(yè)。 解決問題的方案總會有的,既然沒有永久的朋友,人類自然會 誕生出維系基本平衡的組織體系,最早如部落、城邦,慢慢有了國家、政府,再后來有了政黨、社團,生產(chǎn)方面有了公司、股份集團,人們試圖以信仰、理性邏輯、共同利益、集體利益為軸線,確立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這種結(jié)構(gòu)的永久性,一般會超越一個自然人的生命過程,就具體一個人而言,這樣的組織便是永久依靠的體系。 就普通人而言,對朋友的遠離不必過分傷感,對朋友的態(tài)度變化不必斤斤計較,因為他在你眼里的不爽,也是你在他眼里的不堪。過去了,就結(jié)束了,無論怎樣,也回不到從前,即就回去了,你未必能感受到從前的愉悅。我們唯一能做到的便是尊重朋友,祝福朋友,期待自己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