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引作文章的結(jié)束語“卞二濟《壽山石記》云:'間有類玉者、琥珀者、玻璃、玳瑁、朱砂、瑪瑙、犀若象焉者?!只蛉缑总乐瑁茻熞荒?;又或如徐熙之墨筆,丹粉兼施?!婷钜踩绱恕!?/p> 引錄《觀石錄》有七處??梢姡纨g也把《壽山石記》和《觀石錄》,看作兩篇獨立的著作對待的,這是對作者對文化史實的尊重。 (三)、從《壽山石記》和前后《觀石錄》的文化關(guān)系,我們還可以從三篇專著的寫作特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三篇著述的序文共同點,是以壽山的地理位置,產(chǎn)石歷史,宋代石農(nóng)反抗,明時品石標準和當時開采盛況介紹為開篇,可以說是同出一轍。 (四)、雖然《壽山石記》和《觀石錄》是以觀賞他人之石而著,《后觀石錄》是以已有之石的收藏著作。在他們著述中有明顯的不同之處: 《壽山石記》以概括記述,將所觀賞之石按石質(zhì)、色、紋理特征歸類描述,突出壽山石變幻之美。將壽山石與滇漢白玉石、玉石、青田石作比較,更突出壽山石的“顧孰與茲石尤陸離滿目也?”和“夫天下四洲,華藏莊嚴,海微麈所不能盡,但求之今皇帝版圖,度玉石鮮如此者”的贊美。 《觀石錄》是以每個收藏家的藏石為描述對象,首次提出了“石有水坑、山坑;水坑懸綆下鑿,質(zhì)潤姿溫;山坑發(fā)之山蹊,姿暗然,質(zhì)微堅,往往有沙隱膚里,手磨挲則見。水坑上品,明澤如脂,衣纓拂之有痕?!?/p> 的兩坑論,初步將兩坑的石質(zhì)特征,向讀者作細致的解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