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壽——婆母故事
婆母姓王,人稱王婆。人們常說“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下邊看王婆是怎樣敘說自己經(jīng)歷的......王婆今年九十多歲,有些耳聾,但眼睛特亮。王婆記性很好,年輕時發(fā)生的事就像發(fā)生在昨天一樣,八九十歲的王婆還不時聲如洪鐘、喋喋不休地為兒孫講述她早年的事。王婆有個美好的童年,父母視她為掌上明珠,雖不嬌慣,可也不多責怪,常由著她的性子來。王婆自小聰慧,善解人意,幫媽媽做家務(wù),照看弟弟妹妹,跟媽媽學(xué)做針線活。王婆生性強勢,愛打抱不平,不準男孩子欺負女孩子,大孩子欺負小孩子。只要她看見發(fā)生這種事,她就不管能否打得過對手,也會撲上去揪住強者就打。孩子們都讓著她,因為她爹是當時村里的主事人。這樣她就成了一方的孩子頭,很是自豪。她很愛學(xué)習(xí),可時運不濟,上初小四年級時,時局亂了,日本鬼子占領(lǐng)了家鄉(xiāng),學(xué)校停學(xué)了,因此失學(xué),成為終生的遺憾。日寇不時到鄉(xiāng)村掃蕩,殘害百姓,她只能隨同家人一起“跑老日”(躲戰(zhàn)亂)到山里躲藏。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眾所周知。當時人們都怕日本鬼子來搶“花姑娘”,紛紛給姑娘找婆家嫁出去。就這樣,年僅十六歲的王婆托人說媒草草地嫁給了表姨家一位書生,算是“親上加親”。婆婆表姨家家境不錯,有田有房,還有個榨油的小作坊,應(yīng)該是花錢不愁,衣食無憂。婆婆是自己的表姨,肯定不會難為她。公公勤勞善良,農(nóng)忙務(wù)農(nóng),農(nóng)閑榨油挑著油擔子走鄉(xiāng)串戶吆喝賣油,掙個辛苦錢。公公沒日沒夜地為一家人的生計操勞。女婿是個讀書人,學(xué)習(xí)勤奮,為人忠厚實誠,白天幫大人忙農(nóng)活,晚上挑燈夜讀,手不釋卷。女婿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是家庭的希望,他下定決心不讓家人失望。當時婆家大姐已經(jīng)出嫁,還有兩個少不更事的小妹妹,這樣的家境她很知足。王婆過門后才知道表姨是丈夫的后娘,是自己的后婆子。人都說后娘心腸狠,還真是這樣。因為丈夫是家中寶,后娘不敢欺負,卻變著法子虐待兩個未成年的妹妹。倆人著裝都像叫花子,大妹能干活了,家中的臟活累話后娘都指派大妹干,指使得流星不落地,后娘一點不心痛。大妹想親娘,不時跑到親娘的墳上哭,也不敢出聲。小妹尚幼,處境更慘。后娘不放話小妹都不敢出門同小伙伴玩耍,經(jīng)常一個人呆呆地蹲在石榴樹下看樹上麻雀打架。這樣乖的小妹后娘還常罵她“吃才”,動不動就拳腳相加,又擰又踢,小妹身上的傷痕從未斷過。公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但為了有一個完整的家也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看見了也裝作沒看見。王婆看著兩個沒娘的孩子遭罪,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自己剛過門也不敢多言,畢竟是自己的表姨,還得顧點情面。但王婆忍不住,回娘家后對母親細說了表姨的惡行。王婆的母親為長,勸解表妹要善待沒娘的閨女??杀硪谈韭牪贿M勸告,當場應(yīng)承,過后仍我行我素,惡習(xí)不改,兩個小妹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表姨不光缺少善心,還好吃懶做。有一次給王婆套近乎:孩子,你心靈手巧,你會做,我好吃,咱倆聯(lián)合起來,好吃的不讓兩個“吃才”沾邊。聽到這話,王婆很生氣,第一次開始頂撞表姨:妹妹也是家中一員,為啥不讓人家吃?克扣人家祿糧,天地難容!你做得出,我辦不到!王婆沒跟惡婆子同流合污,反而袒護起妹妹,表姨自知理虧,也不敢聲張,只能忍氣吞聲。從此以后再不敢當著王婆的面欺負小妹,王婆成了妹妹的保護神,很投緣,姑嫂親密無間了。丈夫很爭氣,考上了洛陽師范,要到洛陽去上學(xué)。公公高興地為其準備學(xué)費,發(fā)現(xiàn)錢柜里的錢少了許多。錢柜上著鎖,鑰匙公公掌握著,有時也放在枕頭下,家中成員都有作案的嫌疑。公公詢問婆婆,婆婆卻說,家中也不只就我一人,直接把“家賊”的臟水潑到王婆和小妹身上。因沒有任何證據(jù),公公對著家人立下規(guī)矩:今后誰需用錢說一聲我都給,但不準偷拿,如若發(fā)現(xiàn)絕不輕饒!還逐個人問聽到?jīng)]有,家人都響亮答復(fù):知道,明白。說歸說,隨后的兩年里又丟過幾次錢,無人認賬,公公很生氣,把錢柜鑰匙整天帶在了身上,再也不往枕頭下面放了。姑嫂都心知肚明,肯定是惡婆婆干的,決心抓住這個家賊。小妹人小鬼大,她不時鉆進放錢柜的房間躲在角落里蹲守。還真讓她發(fā)現(xiàn)了后娘進來用鑰匙打開錢柜,取出一紅布袋錢。小妹跑到地里把后娘偷錢的事告訴了正在地里干活的爹,可爹不信。當場掏出裝在自己身上的鑰匙,小妹這才知道后娘是用自己配制的錢柜鑰匙偷的錢。公公沒信小妹的話,反訓(xùn)斥小妹誣賴好人。真是“芝麻葉,黃撇撇,有了后娘有后爹”。小妹受了委屈將事情的經(jīng)過一五一十地向王婆訴說,王婆要小妹不要聲張,答應(yīng)一定幫小妹討回公道。這天表姨又要回娘家為娘家人道喜,說是小娃拾掇滿月,不去道喜就失禮了。表姨給王婆交待了一聲,就卸下原來掛在墻上的小荊籃裝好糧食,挎著荊籃就走出家門。王婆連忙盛了一瓢糧食追上去,大聲喊表姨等一下,說表姨拿得禮太輕了,得再添些。表姨回應(yīng)不少啦,邊答邊走。王婆追上了表姨,奪過籃子,從糧食下邊翻出一個紅布袋,布袋里裝的都是錢。就這樣,丟錢案才算告破,家賊現(xiàn)了原形。表姨看事情敗露,哀求王婆看在親戚的份上高抬貴手,不要告訴公公,王婆毫不留情回應(yīng):你自己說去吧!晚上公公串鄉(xiāng)賣油回來知道了這件事氣憤地對惡婆婆發(fā)了一頓火,歷數(shù)了她的惡行要攆她走,惡婆婆在事實面前灰溜溜地回娘家去了,再也沒臉回來,王婆從此當家了,并把這個家管理得很好。王婆心地善良,扶貧濟困,廣行善舉的事太多了,再談一件救命的事吧。鄰居有位孕婦,兩胎僅隔數(shù)月,產(chǎn)婦自身營養(yǎng)不良,奶水少,連小兒還不夠吃,大兒子哪能吃上。又遇酷暑伏天,孩子厭食,餓得皮包骨快不行了,只好尋奶吃。孩子的奶奶抱著大兒子找到王婆,求她救救孩子。王婆見狀毫不猶豫就應(yīng)了下來。當時奶奶把孩子抱在懷里,孩子爬在奶奶的肩上,頭不抬眼不睜,面無血色,奄奄一息。王婆放下自己的女兒,接過奶奶懷里的孩子就給孩子喂奶。孩子貪婪的吃奶,吃完這個吃那個,兩個換著吃了個飽。孩子頭抬起來了,面色紅潤,睜大雙眼望著這位陌生的奶娘笑了。就這樣孩子吃了一個多月的奶度過了伏天,孩子得救了,鄰居千恩萬謝王婆,王婆卻說為救孩子誰也會這樣做。這個被救的孩子長大成人結(jié)婚生子后仍不忘救命之恩,每逢春節(jié)都要給奶娘王婆拜年。俗言: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天講因果報應(yīng),人講天地良心,王婆一生仁慈,行善積德,定有好報。張便玲作品集錦 國慶觀景健身好去處——洛寧濱河公園四號壩 作者簡介:張便玲,女,1949年臘月生。網(wǎng)名迎春花,洛寧縣城郊鄉(xiāng)在禮村人,中教一級教師,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