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缺失父愛的那個孩子,卻也是把父愛,踐行得飽滿的那位父親。 恰逢父親節(jié),我想和大家探討一下什么叫父愛。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觀念里,父愛總是沉默而隱忍的。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里,那個艱難而狼狽地穿過鐵道、爬上月臺,去給孩子買橘子的父親。 他們總是不愿把愛說出口,只會一個勁地用自己的方法,笨拙地對你好。 這是上一代父親的通病。 而年幼無知的孩子,很難讀懂這種粗礪的愛。所以很多人小時候,對父親總是難免帶著幾分畏懼與生疏。 一位朋友就曾抱怨過他的父親:“只知道掙錢,從來不會關心家人。” 直到自己也身為人父才明白,父親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家人衣食無憂;父親也不是不會關心家人,只不過他的關心,總是藏在一個個悄悄給他蓋好被子的深夜里。 我們總是要等到長大,才會慢慢理解父親的沉默。 可當我們終于懂得了父親的愛,卻也同樣失去了說“我愛你”的勇氣。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與父親之間總是缺少了幾分親昵。 也因此,越來越多的80、90后成為父親之后,不愿再“重蹈覆轍”。 他們正在打破我們傳統認知中,對于父親與父愛固有的印象和偏見。 80、90后的年輕爸爸們,是什么樣的? 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沒有爹味”。 他們會放下架子,與孩子一起看動畫片、一起讀童話書、一起玩游戲。 網上曾經就有一位80后父親,每天都和孩子一起看《貓和老鼠》,把劇情掌握得爐火純青,讓網友直呼“這得把動畫片刻在了基因里!” 有些童心未泯的,還會跟孩子搶玩具,甚至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忘先“拍照留念”。 還有一位90后父親,一言不合就請假一個月,帶孩子“吃遍全國”,饞哭了所有人…… 在他們身上,你看不到多少身為父親的“威嚴”,更多的是親密無間。 與其說是父親,他們倒更像是孩子的大朋友。 是的,這些80、90后父親,他們更愿意和孩子做朋友,平等交流,共同成長。 他們的愛也不再含蓄、隱忍,而是大大方方地表達出來。 他們也更加明白陪伴的力量,努力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同時,他們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了孩子的成長之中。 他們會給孩子喂奶,會給孩子拍奶嗝,會給孩子換尿布,也會在下班后陪孩子玩游戲…… 他們與孩子的聯系,比上一代要緊密得多。 孩子對他們,也同樣比我們對父輩,要親昵得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讓中國傳統的親子關系,邁出了難得的一步。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周杰倫。 這個承包了80、90后青春記憶的一代天王,如今也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在寵孩子這件事上,他從沒輸給過任何人。 他會在社交媒體發(fā)一張女兒的照片,公開炫耀:“彈鋼琴的背影好美,嗯,不愧是我的前世情人?!?/span> 也會稱自己的兒子為“蜜歐哥”,教他彈吉他,教他唱歌。 甚至還在家里,給孩子們建了一座粉色城堡…… 看著如今的周杰倫,誰能想到從前貼在他身上的標簽,是“怪異”和“孤僻”呢? 你也許不知道,他從小就被父親拋棄,成長于單親家庭。 他是缺失父愛的那個孩子,卻也是把父愛,踐行得為飽滿的那位父親。 并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把生活變成了美好的童話。 就像他在《床邊故事》里,幾乎用盡了所有的技巧與編排,初衷也不過是給自己的孩子,講一個奇幻的童話故事。 并且說一句:“以后的路,我會陪你慢慢走。” 80、90后的新生代父親們,也都是如此。 他們用了漫長的時間,去讀懂父親沉默的愛。 然后,再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父親,給予孩子更加細膩而溫柔的愛。 所以,現在的孩子們,比起從前無疑要幸福得多。 80、90后的年輕父親們,正在努力打破“中國父親”的傳統偏見。 他們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輕易否定孩子。 他們會珍視孩子的童心和幻想,努力給他一個完整的童年。 他們也會反思自己的不足,會欣賞并夸獎孩子的優(yōu)點,會大方地表達自己的愛…… 也許同樣談不上完美,但至少讓我們,看見了“父愛”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總是說“父愛如山”,但是關于父親的節(jié)日,實在不多。 只有父親節(jié),是難得一個屬于他的日子。 請別忘了給他,打一個電話,送一份禮物,講一個故事。 我們用了大半生去讀懂他,又何必讓彼此之間,只剩下遠隔山海的沉默。 文章由國館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