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心理學(xué)家弗洛伊德在其著名的“本我”學(xué)說中提到,“本我”是人與生俱來的,它遵循快樂原則,完全隱藏在潛意識內(nèi)部。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本名愛瑪,一生追求虛無縹緲、詩意美好的境界,就是一個“本我”的存在。 在聊愛瑪“本我”的心理動因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個人。 愛瑪是個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農(nóng)家女,夢想過上公主般的生活。 她嫁給了包法利醫(yī)生,然而平庸無奇的婚姻生活并不能滿足她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于是她先后和兩位男人有了婚外戀。 她為滿足最浪漫愛情的所有幻想,債臺高筑,最后服毒自殺。 導(dǎo)致愛瑪悲劇的是她太過追求“本我”,用想象為自己搭建了一個浮置的花園,在虛構(gòu)的時空里沿著自己的軌跡愛和思考。 幻想,成了束縛她一生的鐐銬
愛瑪雖是農(nóng)家女,但愛女心切的老父把她送到修道院學(xué)習琴棋書畫,因此她養(yǎng)成了女人所有的虛榮心。 她喜歡教堂是喜歡教堂外面的花卉,熱衷音樂是熱衷那些纏綿悱惻的歌詞,鐘情文學(xué)其實是鐘情文學(xué)的浪漫和刺激。 這樣一個心比天高的女子在鄉(xiāng)村小鎮(zhèn)的無聊生活中遇見了包法利醫(yī)生,以為自己終于得到了那美妙難言的愛情。 她告別熟悉的家鄉(xiāng)和父親,滿懷著美好憧憬踏進丈夫的家門時,卻看到了樸素無華的家室,頓時紅潤的臉上像灑了霜。 她和包法利的婚后生活更是乏味可陳,和昔日設(shè)想的幸福簡直有著天壤之別,她迷惑了: 幸福、熱情、陶醉,這些在書本中顯得如此美麗的字眼,在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她從最初對婚姻愛情的浪漫期待變得郁郁寡歡。 于是,她每次都要坐著馬車離開那個沉悶的、讓人窒息的家庭,流連于熙熙攘攘的大城市,往返于虛幻的欲望與現(xiàn)實的平庸。 愛瑪?shù)睦Ь尘褪遣磺袑嶋H的幻想與蒼白無力的現(xiàn)實所導(dǎo)致的內(nèi)心失衡。 她活在虛幻中,幻想自己的生活如紅酒般散發(fā)著醉人的甜蜜芬芳,逸想自己的愛情似白蘭地一樣充滿激情, 愛瑪身上,體現(xiàn)出明顯的本我特征:生而喜歡享樂,不受理智、邏輯、道德的約束。 她在幻想現(xiàn)狀中結(jié)婚,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幻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失望之余,不是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而是變本加厲地走向了墮落。 幻想,成了她一生都擺脫不了的鐐銬。 02 逐愛,使她自我陶醉在情感肉欲中
寡味無趣的丈夫讓愛瑪心情不佳,愛她如生命的包法利帶她舉家搬到了一個名叫永鎮(zhèn)寺的小鎮(zhèn)。 就在這個小鎮(zhèn)上,她邂逅了還在律師事務(wù)所當實習生的萊昂。 倆人徜徉于交流閱讀的奇妙感受和音樂的旖旎曼妙中,卻在感情升溫到快要捅破一層窗戶紙的時候,萊昂選擇到巴黎求學(xué),留下瘋狂思念的愛瑪。 萊昂離去了,她的感情像斷了線的風箏,急需更高的飛翔欲望。 就在這時,花花公子羅多夫出現(xiàn)了,他嫻熟的調(diào)情技巧徹底征服了愛瑪。 她心花怒放,以為終于擁有了愛情的歡愉、幸福的狂熱,成了浪漫小說里多情的女主角。 后來,羅多夫厭倦了這場游戲,拋棄了愛瑪。愛瑪傷心至極。 但不久,她又在廬昂電影院和萊昂重逢了。 彼時,萊昂已沒了當初的靦腆和羞澀,愛瑪像是抓住了能讓她歡愉的稻草,行為上更為大膽放縱。 在追逐愛情的道路上,愛瑪越走越遠。 其實,愛瑪愛的不是這兩個男人,她追求的是能讓她情感激動、歡愉的東西,是她“本我”的自然流露。 當她和萊昂激情云雨后,她激動道,“我有了一個情人!一個情人!”這讓她感受到歡愉和激情。 給羅多夫?qū)懶诺臅r候并不是她的所想,她看到的并不是他,而是另一個理想中的男人。 她愛的是愛情的意義和感覺,享受的是情感肉欲的自我陶醉。 在逐愛的過程中,她壓抑已久的愛情終于酣暢淋漓地噴涌而出。 03 物欲,讓她穿梭于流光溢彩的生活中無法自拔
由于愛瑪從小受過貴族教育的熏陶,她向往貴婦人的生活。 她在魯昂看見過一些貴婦,表鏈上掛了一串玲瓏小巧的裝飾品,她也買了一串; 她要壁爐上擺一對玻璃大花瓶,過了一陣,她又要一個象牙針盒和一枚踱銀頂針; 她買哥特式跪凳,克什米爾藍呢袍,一個月花14法郎買檸檬洗指甲,還要上好的圍巾,當成腰帶系在室內(nèi)穿的便袍上。 而這一切,當然需要大筆的錢,靠做鄉(xiāng)村醫(yī)生微薄的收入根本是入不敷出的。 后來,為了得到情人的崇拜和贊美,她給了羅多夫一條極其漂亮但是很昂貴的銀頭鍍金的馬鞭和一只價格不菲的雪茄盒。 她和萊昂在充滿情調(diào)又排場的高級旅館里翻云覆雨。 而這一切開銷,都是她用債臺高筑換回來的。 她一心一意活在自己的熱情里,不知限度地賒賬,肆意地沉浸在瘋狂的愛情和物欲中,不加節(jié)制、不顧后果,最終深陷于高利貸的泥淖中。 愛瑪一生追求昂貴的衣物、首飾,貴族般鋪張的生活習慣,支撐風雅的書畫器樂...... 這也是愛瑪“自我”的本能表現(xiàn),她只不過想追求一種超越溫飽,附麗于精神層面的生活。 然而,這一切需要物質(zhì)財富作基礎(chǔ),遺憾的是,她無視自己實際擁有的財富,而是讓自己的物欲無限膨脹,用物質(zhì)構(gòu)造出她幻想中的生活場景。 她的物欲蔓延開來無法收拾,花錢如流水,視金錢如糞土,很享受金錢帶來的快樂。 她被物欲所累,穿梭于流光溢彩的生活中無法自拔。 最后,她掉入了高利貸商人勒樂的陷阱,在欲望的道路上苦苦掙扎,只能以悲劇收場。 04 艾瑪通過幻想達到本能的歡愉,然而,光靠想象還遠遠不夠,她又將情感安放于婚外戀,追求精致的物質(zhì),最終卻成了“言情”的中毒者和“物欲”的受害者。 法國評論家于勒·德·戈爾蒂埃就此定義為“包法利主義”,意為: “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設(shè)想成另一個樣子的能力”,即一個人幻想過一個與現(xiàn) 實完全兩樣的生活。 包法利夫人其實是每個人自身另方面的顯現(xiàn),是自身對虛榮、對欲望、對理想愛情追逐的一個不懈追求者的形象。 現(xiàn)代人也會面臨包法利夫人同樣的誘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包法利夫人。 我們向往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想要更大的房子,想要去更遠的地方,想要升職加薪衣錦還鄉(xiāng),想要一言不合就放飛自我…… 然而,擁有的遠遠比不上渴望得到的,現(xiàn)實的骨感更加讓人渴望理想的豐滿。 于是,包法利主義情結(jié)讓我們當中的一些人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走上一段不歸的人生路。 弗洛伊德的“本我”和“超我”說告訴我們: 追隨內(nèi)心的情感和欲望,是來自本我的要求;遵守道德和禮教,是超我的功能。 愛瑪已經(jīng)用生命告訴我們:追隨“本我”是錯的。 我們要學(xué)會摒棄“本我”,重塑一個內(nèi)在的“自我”,追求“超我”,過有意義的生活,追尋有意義的人生。 我們要仰望星空,與此同時必須腳踏實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