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賞賜他兩名宮女,一座府邸他都不要。彌留之際,朱棣問他還有什么要求,他說:臣只想和陛下要一個人。 道衍和尚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在朱棣起兵發(fā)動靖難之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因為他的智慧和謀略,才使得朱棣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藩王起兵成功的皇帝。 道衍最早在蘇州出家,文學(xué)造詣很高,與當(dāng)時的一些儒學(xué)大家關(guān)系很密切。但對于道衍來說這不過是娛樂項目,他更想投身凡世,成就一番經(jīng)天緯地之業(yè)。 1382年,馬皇后去世。朱元璋下令挑選全國名僧為馬皇后誦經(jīng),道衍和尚被選中進(jìn)京。包括朱棣在內(nèi)的其他藩王也全部進(jìn)京吊孝。 就此開啟了一段君臣佳話。 在南京,朱棣結(jié)識了道衍,兩人交談甚歡,朱棣被道衍的學(xué)識和遠(yuǎn)見所折服,道衍被朱棣的禮遇所吸引。后來朱棣的邀請下,道衍和他一起回到了北平。 回到北平后,朱棣安排道衍任慶壽寺的主持。但這個主持卻是名譽(yù)的,因為道衍很少在寺廟里,更多的時間都身在燕王府的一間密室里,具體他們在商量什么沒人知道。 不久之后,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繼位。建文帝上臺第一件事就是力主撤蕃,以此削弱親王兵權(quán),確保朝政穩(wěn)固。 在這種情況下,道衍力勸燕王起兵,朱棣雖有顧慮,但依然采納了他的建議。道衍給朱棣出的第一條計謀就是:出奇兵控制北平政權(quán)。 取得北平實際控制權(quán)后,為防止南征過程中大后方出現(xiàn)問題,朱棣率先攻打與自己相鄰的寧王,但寧王兵多將廣,朱棣根本不是對手。 此時,建文帝也怕寧王造反,下旨讓他進(jìn)京。寧王托病不去,建文帝下旨削他兵權(quán),但此時遠(yuǎn)在南京的建文帝根本指揮不了寧王,寧王也感到自己岌岌可危。 道衍抓住這個機(jī)會,建議朱棣聯(lián)合寧王共同起兵。之后,朱棣先后收編了寧王的朵顏三衛(wèi)和八萬精兵,不僅為南征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更穩(wěn)定了自己的大后方。 朱棣率軍南征,留下道衍和世子留守北平,可見他對道衍的足夠信任。在隨后四年的征戰(zhàn)中,道衍雖有時不在朱棣身邊,但對于他書信中的計策,朱棣言聽計從。 朱棣大軍一路攻至濟(jì)南城下,久攻不克。守城主將鐵鉉先是設(shè)計詐降險些用鐵板砸死朱棣,后來在朱棣調(diào)來火炮后,又將朱元璋的靈位和畫像掛于城墻之上,使得朱棣無法用火炮攻城,一時間受阻城下。 此時,道衍發(fā)來一封密信:士氣不振,回師北平。朱棣看到信后,立即起兵回師,沒有半刻猶豫。 回到北平后,道衍為朱棣獻(xiàn)出了一條決定性的計策:放棄城市,直取南京。朱棣依計而行,連自己也沒想到竟直接拿下了京都,建文帝自焚而亡,各地紛紛響應(yīng)歸降。 朱棣繼位之后,便開始封賞有功之臣。他首先想到的是道衍,封他為榮國公,世襲罔替。同時還下旨讓他還俗,賞賜兩名宮女,家奴若干,府邸一座,賜俗家名:姚廣孝。 面對朱棣的賞賜,道衍只接受了爵位和賜名,其他一概不要。朱棣勸說過多次,見他態(tài)度堅決,也只好放棄。 道衍雖身在朝中,卻從不問朝務(wù),從此后沉默寡言,未向朱棣獻(xiàn)一言一策。白天在朝中他身穿朝服,晚上回到慶壽寺里,又換得一身袈裟,虔心向佛。 即便朱棣有意廢除太子時,作為帝師的他也一言不發(fā)。 后來道衍病重,躺在病榻之上彌留之際,朱棣前來看望,問他還有什么心愿,道衍說:臣求陛下放了獄中的浦洽。 浦洽是建文帝的主錄僧,也是道衍的好朋友。朱棣攻克南京,建文自焚,卻找不到尸體,眾人皆言建文未死,浦洽知道去向,于是朱棣將他下獄審問,卻始終沒有結(jié)果,這一關(guān)就是十幾年。 道衍雖是他的好朋友,卻不敢發(fā)言相救,為其鳴冤,直到臨死之前,才請求朱棣放了他。 朱棣聽完后,立即叫人放了浦洽,也算圓了道衍最后的愿望。 沒過多久,道衍去世,享年84歲,朱棣悲痛萬分,親手為他題寫碑文,記載他一生的功勛。 @鏡說史話 :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篡位成就帝業(yè),但后人對兩人的評價卻有天壤之別。 原因在于,李世民殺的都是自家人,說白了那是家事,老百姓不會去關(guān)心。朱棣殺的大多是文人和建文帝的忠臣,這是傳承歷史的大動脈,自然也就不會落得好名聲。 道衍和尚身為僧人,卻有如此大功,可謂古今歷史上和尚第一人。但他也深知自己功勞太大,唯恐禍及自身,才始終不愿脫袈裟,一直保持低調(diào),向朱棣表明自己甘為人臣之心。這和后來的鄔思道退隱是一個道理。 作為飽學(xué)之人,道衍和尚自然熟讀史書,想當(dāng)初劉邦是怎樣禮遇張良,到頭來同樣不得善終。因此他也看到了這一點,很多人可以同患難,但不能同富貴。 當(dāng)面對富貴功名時,很多人都會頭腦發(fā)熱,唯恐占有不夠多,占有不夠久?;剡^頭來再看因富貴和功名喪身滅族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即便道理是這樣,大多數(shù)人也都明白,但是能做到的人就很少了,所以說。古人的智慧和明哲,雖歷經(jīng)百年千年仍讓人肅然起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