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fā)生在6月17日。同事早飯時候在餐廳講給我,托付我最好能寫下來。 “這個故事很有時下教育問題的代表性?!毡榇嬖冢覀儏s無法評判?!彼歉阈睦硌芯康?,認為這個問題很有關(guān)注價值。 我不擅長寫這樣的東西,這應(yīng)該是個報道題材。——其實,我覺得她應(yīng)該找位記者來寫更合適,記者們寫材料能找到最佳角度?!虼?,我只能把她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記述下來。 “道是尋常連日雨,結(jié)成人家點點愁。”昨天的雨,是從前天晚上開始的,一直很大,無風(fēng),就是雨點噼里啪啦無停歇地落著,就像跟誰有仇似的,狠狠地砸在樹葉草葉上。早上上班路上,路面上的積水汪汪的,暴雨把水面打得像篩子一般,冒出一個一個的小洞洞兒。 雨是昨天中午時分才逐漸慢下來的,但一直稀稀落落地持續(xù)到了黃昏時分。——如果沒有這雨,估計不會有這個故事,因為雨傘成了很重要的道具。 小學(xué)生放學(xué)時分,天空中的雨還零零星星地飄著。行人和接娃的家長們有人撐著傘,有人不打傘,錯錯落落之間,街道就成了五顏六色雜燴吵嚷的河流:東來西往,南向北去。 就在單位隔壁建行道道兒進去到展宏路沿街水果店那里,突然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拿著雨傘把柄使勁兒抽打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疼得亂喊亂叫,胳膊很快成了青紫色。 小女孩一邊求饒,一邊拼命往旁邊的一個大一點兒的小男孩身后躲。——小男孩兒讀六年級,小女孩讀一年級?!麄兪且宦窂膶W(xué)校走過來的。 小男孩兒顯然一下子也被嚇懵了,不停地問小女孩兒:“這個人是誰呀?” 小女孩兒連連哀求:“媽媽,別打了,媽媽別打了?!笨墒桥耸种械挠陚阋廊蛔分∨?,不惜氣力地落到她的胳膊上、脊背上和腿上。那樣子,有點瘋狂。 ——原來,這是一位來接孩子的女家長。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在學(xué)校門口沒有等到孩子,孩子也等不到她。看看別人都被家長接走了,小女孩兒就有點焦急,在學(xué)校門口發(fā)慌。 因為是錯峰放學(xué),最后一批出來的六年級小男孩兒看到了焦急中的小女孩兒,問明了情況,恰好可以跟他家同方向。于是,他就領(lǐng)著小女孩兒一路走到了展宏路。 小女孩的媽媽接孩子的時候來遲了,找不到孩子,就沿路一路急火火地尋找,恰好在這里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興許是擔(dān)心加之焦急,心里的火氣就壓制不住了,一下子發(fā)泄到了小女孩兒身上。 “你是誰呀?怎么可以這樣打一個孩子?”看到那女人如此瘋狂的舉動,路人都紛紛圍過來責(zé)問她。 “那是你親媽媽嗎?”也有人把小女孩兒拉過去問。 ——家長是真的,但舉動真不像真的。 小女孩終于忍受不住,拉住一路帶著她的小哥哥的胳膊,對著那個婦女哭喊著:“我不跟你回去了,我要跟小哥哥去他們家!”然后拉著小男孩兒往前走了。 失去理智的女家長先是愣了好一會兒,然后醒悟過來似的,趕過去拽回自己的女兒一邊更加用力地抽打,一邊對著小男孩兒呵罵起來,“誰要你管的?跟你有啥關(guān)系??把你家長叫來!” 小男孩兒突然受了委屈,也抹著眼淚哭了起來。 周圍人一下子不答應(yīng)了,其他人紛紛指責(zé)起女孩家長來: “你這家長咋是這樣呢?人家娃把你娃一路操心著,咋還怪起人家娃了?” “叫人家娃家長?人家能答應(yīng)嗎?如果是我,我肯定不答應(yīng)的?!?/span> 幾個人蹲下身子安慰小男孩兒: “小伙子,你做對著呢。咱不哭!” “做好事的人,才受委屈呢;做壞事的人不會受委屈,他們只會受批評?!?/span> 小男孩兒胖嘟嘟的臉上,委屈逐漸緩解,胸脯還呼哧呼哧地,到最后變成了開心。 人群散去后,路人紛紛議論剛才那個家長,有人憤憤然地指責(zé): “操啥心呢,接娃都按不住時間,還怪別人?” “路上那么車輛,把娃碰了咋辦?” “肯定是打麻將或者扯閑蛋,把接娃的事兒給忘了。——懶婆娘!” “或許是在家里耍抖音呢......” 同事給我講述整個事件過程的時候,心里依然憤憤不平。她說:“陳老師,你看,十個優(yōu)秀教師,抵不住一個不稱職的家長啊?!?/span> 她說的沒錯,五天輸給兩天的現(xiàn)象就是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今年疫情緩解之后,小學(xué)幼兒園復(fù)學(xué)的那幾天,我上下班路上經(jīng)常聽到家長們?nèi)玑屩刎摰馗袊@:“才把這些碎爺碎神給送走咧。” 但是,生活的實際其實是很復(fù)雜的,我們所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而不是真相;我們理解的,可能只是誤會,不是別人真正的體會。如果那個家長在哪里給人打工呢?如果她在哪個街道角落里擺攤兒呢?如果她被單位的事情纏住了呢? 最近,網(wǎng)絡(luò)上有關(guān)學(xué)校教育的事情很多,出奇的多。媒體記者們扮演了很不稱職的角色,甚至有點無聊添柴燒火的意思。面對紛繁雜亂的新聞報道,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的:“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見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應(yīng)該的態(tài)度?!?/span> 最后,還想給那個挨了打的小女孩兒說句話:“愛有多甜,往往就會有多疼。” (2020年6月18日) (作者簡介:陳啟,陜西西安戶縣人,教師,乒乓球愛好者。文風(fēng)力求散淡、干凈、質(zhì)樸。2008年,歌曲《因為有你,因為有我》(詞曲)發(fā)表于《中國音樂報》;散文《酸湯掛面》、《一件棉襖》《吃攪團》等發(fā)表于《教師報》。詩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發(fā)表于文學(xué)陜軍。散文《吃麥飯》入編《2019年中考沖刺卷陜西語文專版》。) (公益廣告1:龍源香醋 品味生活13186035184) (公益廣告2:書法臻品 真品人生) |
|
來自: 新用戶3134eDv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