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屬于我們的時間,就我和你。 最近一次比較集中看到張愛玲的名字,還是因為許鞍華要拍攝《第一爐香》。 針對主創(chuàng)陣容,人們眾說紛紜。 有人說,彭于晏太硬,馬思純又太呆; 有人說,喬琪喬是混血,有種頹廢而不健康的美,彭于晏難免不合適; 還有人干脆“牽紅線”,讓劉亦菲和陳冠?!艾F(xiàn)身說法”(劉亦菲早年拍攝《金粉世家》,年輕嬌艷,將一個富家千金詮釋得琳瓏剔透,要她來演繹葛薇龍,未必貼切,但想來是要好過馬思純)。 事實上,馬思純不是沒有葛薇龍那點無辜的風(fēng)韻,但她實在不具備令人往悲劇上聯(lián)想的氣質(zhì)(曾有人評價民國女演員阮玲玉,有一種“悲劇美”,葛薇龍大抵應(yīng)該也如是)。 葛薇龍的美,像熱帶的花朵,明艷里有騷動,騷動里有不安,不安的盡頭是詩意的頹廢,若用一個成語形容那股氣質(zhì),像是“驚弓之鳥”。 喬琪喬更不必說了,他得是個美男子,還不能是一般的男孩子,要很壞,甚至令人聯(lián)想到犯罪,但是這種壞又令人生不起氣來;他要有那種有錢人家的紈绔,又不能太有錢,因為他有種欲求不滿的殘忍,骨子里是貧瘠的孤清,想來想去,統(tǒng)共只得一個張國榮,然而,噫吁嚱,嗚呼哀哉。 這電影還未及登場,已經(jīng)令人心虛幾分,但內(nèi)心還是滿懷期待,為什么? 因為它是《第一爐香》,因為她是張愛玲。 * 說起來,讀張愛玲,還是從《第一爐香》開始的。 像多年后在電車上重逢的王嬌蕊對佟振保說的:“是從你起,我才學(xué)會了,怎樣,愛,認(rèn)真的.......” 也是因了這一場相逢,從此情根深種。 或許人對“第一個”、“第一次”偏生擁有情結(jié)的。 恰好是高中歲月,寂寞清寒,無情可愛,于是分外地戀慕從書上尋覓些愛恨嗔癡的故事,望梅止渴。 那些年,心心念念的,還是《傾城之戀》、《色戒》、《封鎖》、《紅玫瑰與白玫瑰》之類“談情說愛”的。 有時候在作文里,情不自禁地引用了三兩句張愛玲小說里的句子,比如: “遇見你,頭變得低低的,低到塵埃里,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整個世界打了一個盹,做了一場不近情理的夢。” “這一炸,不知道炸死了多少故事的尾巴。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很長?!?/span> 被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抓個正著,煞有介事地在班上宣揚: “好好的書不讀,讀張愛玲,別以為我不知道張愛玲,呵,張愛玲!” 那情形真?zhèn)€仿佛是談到自家(或別家)某個“自甘墮落”的遠(yuǎn)房表侄女。 在人檐下過,焉得不低頭。 雖然心里不樂意,但終究是再也不曾輕易引用張愛玲的話語,而轉(zhuǎn)向了佛經(jīng)。 我到底沒有四大皆空,亦不曾大徹大悟,私底下我也一往情深地繼續(xù)愛著張愛玲,讀著張愛玲。 后來有一陣子,離張愛玲漸漸遠(yuǎn)了。 一邊是能找得到的,零零星星都讀了,甚而大陸罕見的《秧歌》和《赤地之戀》也通過朋友的關(guān)系輾轉(zhuǎn)買到; 另一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慢慢開始渴望拓展自己的邊界,對于閱讀的領(lǐng)域亦然。 但偶爾在別人的作品當(dāng)中,悠然一瞥張愛玲這名字,或者是她的某句意味深長的話,仍然心弦緊繃,鏗鏘響動。 像是幽幽人海中恍惚偶遇初戀,那種熟悉的溫柔,那種歲月浮沉里的慨嘆與滄桑。 直到后來,再讀張愛玲,從《紅玫瑰與白玫瑰》開始,我才驚覺,時光是如何悄然將我們改變。 * 幾年前讀張愛玲,讀的是癡男怨女,愛恨情仇,幾年后讀張愛玲,讀的是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這之間,幽幽如許歲月。 張愛玲,還是那個孤高自許、清寒蒼涼的張愛玲,但經(jīng)過一番人事的浸潤,再讀她的小說,只覺得越讀越厚、越讀越?。ū∏榈谋。?、越讀越冷。 她就是有這般的功力,不動聲色,入木三分。 入時代、入世情、入人性。 如果不論功力高低,單憑文筆性情氣質(zhì),亦舒是苦口婆心的師太,李碧華是游戲人間,煙視媚行的女巫,張愛玲則是冷眼旁觀、目光挑剔的女祭司,人間的一切到了她這里,只剩了傷痕累累、白骨森森的真相。 好端端的一場婚禮,在她的筆下,鬼氣森森,簡直像葬禮。 西式教堂婚禮上的僧侶,成了“義冢里的,白螞蟻鉆出鉆進(jìn)的鬼”(《年輕的時候》); 身著禮服的新娘,要么“在搖搖的光與影中”“微茫蒼白”地笑(《年輕的時候》),要么干脆成了“復(fù)活的清晨還沒有醒過來的尸首”(《鴻鸞禧》)。 比起亦舒所言的,結(jié)婚時候的情形,真?zhèn)€仿佛“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看似不合時宜,張愛玲如此赤裸張狂地反其道而行之,簡直令人“側(cè)目”。 但是在她對于人世通透而悲觀的揣度里,這樣的“輕狂”又算得了什么呢? 生命的蒼涼,人世的辛酸,根本就沒個終結(jié)。 那紛紛紜紜的婚姻畫面里,又有多少言之不盡、慘不忍睹的可怖真相? 只是大多數(shù)人習(xí)慣“惺惺相惜”地粉飾太平。 而我們向來所認(rèn)為的,如果外面的世界兇險動蕩,風(fēng)浪太勁,外面的人心叵測兇險,那就回家吧,然而家里又如何? 家里只有更多冷漠、更多算計、更多風(fēng)險,又因為日久天長一起過活的緣故,了解得足夠徹底,所以一招一式都是直擊命門、生生往心窩子里去。 像《金鎖記》里的曹七巧,自己成了封建時代的“尸骸”,也還要拖著自己的女兒一起滑入無望的深淵; ?這一版《金鎖記》有幸現(xiàn)場欣賞過。焦媛的七巧真心讓人起雞皮疙瘩,從無所顧忌的新嫁娘到垂垂老矣尖酸刻薄的二奶奶,被她詮釋得“窮形極相”——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自身命運的惡因在子女的身上結(jié)出惡果。這個本子刪掉了七巧兒子那一條,更加突出了女性命運的悲涼。但最初的最初,罪魁禍?zhǔn)子质钦l呢?三十年前的月亮,今天的月亮,不是一個月亮,也是一個月亮。三十年的月亮照著變了也沒變的人。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腌臜事完不了。散場過后觀眾久久鼓掌,我的手已拍紅,甘之如飴。對得起原著張愛玲。最后焦媛那句話令人唏噓,謝謝你們每一位觀眾,舞臺需要觀眾。說得真好,真心酸阿。再好的作品,沒人欣賞,也是美中不足 像《半生緣》里的顧曼楨,生生被自己的姐姐凄涼而頹廢的野心害得成了姐夫凌辱奸污的“陪葬品”; 又比如《多少恨》里的虞老先生,一步步地讓自己孤弱無告的女兒,徹底斷送了新生的指望,從一個異鄉(xiāng)輾轉(zhuǎn)流蕩到另一處異鄉(xiāng)。 人常說,虎毒尚且不食子。 這句話在張愛玲小說里是可以行不通的。 親生骨肉、同胞兄弟姊妹尚且薄情,無親無故,或者萍水相逢的恩情更是輕易便淪為魚肉。 后世的亦舒也喜歡描寫世態(tài)炎涼,像《我的前半生》里的子君母親和姐姐,隨時隨地都想著往她身上賺些甜頭——濃厚而令人掩鼻的一心渴望錦上添花卻稀罕能夠雪中送炭的嘴臉。 但比起張愛玲小說里的“人間煉獄”,這到底還是仁慈的,至少他們不會如此急于而不擇手段地將自己的骨肉至親當(dāng)作飛黃騰達(dá)的踏腳石,或者一心見不得人好地誘惑對方與自己同浮沉。 亦舒小說里人物的功利市儈,也只是小市民的那一點斤斤計較,到底還是能夠為人所理解的。 尋常人的心里,經(jīng)歷過人世的風(fēng)雨飄搖,家庭或許是唯一的避風(fēng)港。 然而張愛玲高高屹立在二樓幽深的窗畔,隔著虛虛實實的簾幕冷冷而嘴角銜著一絲蒼涼的笑意—— 不,在這里,也沒有你渴望的溫暖,在這里,也不會有救贖。 即便在小說《心經(jīng)》當(dāng)中,難得出現(xiàn)一個淚眼朦朧、苦大仇深卻真摯偉大的母親的形象,明知道自己的親生女兒和自己的丈夫有“私情”,卻依然選擇原諒,但那縷縹緲的火苗終究是微弱的。 因為這一座雕梁畫棟卻寒冷陰森的別墅里,幽暗的角落太多,多得那一星半點燭火,氣息微弱,朝不保夕。 張愛玲是一心一意地想要揭露人世間殘酷的真理——人人都是犧牲品。 人人都有自己被犧牲的苦難與緣由,人人都有自己犧牲的無奈與幫手。 * 《多少恨》里這樣寫—— “忽然的好像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明白了,簡直......要發(fā)瘋......” 是的,那樣冷酷陰森的舊時代,先是將一部分人“逼瘋”,然后像病毒傳播,這一群人又將自己的瘋狂覆滅更多的人。 在張愛玲的書里,那真是一個“發(fā)瘋的時代”,巋然不動、冰凍三尺地封印著一群群“發(fā)瘋的人“。 人們互相吞噬,互相殘害,骨頭都不剩。 更年輕些的時候,總癡癡以為張愛玲寫的是愛情小說,或者說得籠統(tǒng)一點,世情小說,如今幡然醒悟,字里行間,冷汗涔涔,明明是“恐怖小說”。 如果還有比這更恐怖的事,那就是,那些蠅營狗茍,那些陰謀算計,那些瘋言瘋語,全都不曾消失,依舊改換著面目,浮浮沉沉在世間的犄角旮旯里。 有些人浸淫其中,不可自拔; 有些人痛不欲生,無力回天; 有些人咬牙切齒,勢單力??; 而更多人,隔岸觀火,麻木不仁。 在這樣的寒冬讀張愛玲,只覺得窗外的夜幕更加深重,只覺得心里的涼意更難阻隔。 我也不知自己為何如此“自討苦吃”,又或者是徒勞虛弱地,想要以這種“異世界”里的荒寒,來讓人暫且淡忘“此世界”里的荒寒罷。 但到底,春天的腳步是一寸一寸地近了。 只是,悲觀的人難免會拿出曹禺《日出》里那句話抒懷—— “太陽升起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