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涉縣志》記載,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邯鄲被秦兵圍困,趙簡子為保實力率兵回退晉陽。到涉縣后,看到王金莊一帶山高路險,易守難攻,故在此屯兵蓄銳。待時機成熟后,率兵從王金莊晝夜激進,一舉將邯鄲奪回。由此,為建立趙國打下了基礎。王金莊村東南的康巖寨、村北的曹家寨、村后的李家寨、劉家寨,據(jù)專家認定均為春秋戰(zhàn)國時趙簡子屯兵時所建的烽火臺。由此推斷,2500多年前王金莊就有人居住。元末明初,又有王姓從山西洪洞遷來,接著曹、李、劉等姓先后遷來同住。 走進王金莊村就是走進了石頭的世界,石街石道、石房石墻、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橋石欄、石碑石碣、石槽石臼,隨處可見。至今村里仍保存著明清建筑風格的民居600多幢,4000多間,村中石板街長2000多米,尤其是石板街中間的排水溝設計的既科學又堅固,從建村到現(xiàn)在千百年來越走越明亮,由此看出古時的王金莊人對排洪環(huán)保意識的重視,已成為王金莊村一個符號。 王金莊的梯田之韻也是一大奇跡。這里的人祖祖輩輩勞作不息,劈山墊地,壘石造田。目前大大小小的梯田一萬余塊,延長2000多里,從山下向山頂看是一眼堰,站在山上往山下看是一片田,據(jù)說聯(lián)合國世界糧食署評估團團長特布里吉斯在王金莊考察時曾稱贊“一看見這石堰就使我想起了象征中國的萬里長城”。 |
|
來自: 木香草堂 > 《中國傳統(tǒng)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