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秘術(shù) 魯迅先生在《致許壽堂》的書信中說:“前曾言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有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庇纱丝梢姡澜淘徽J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中華文化的根源在道教,而道教是在古代道家文化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人自己的宗教。道教涵蓋的內(nèi)容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關(guān)養(yǎng)生的學問。 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篇》篇首記載: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兒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shù)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于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wù)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古半百而衰也。 在該篇尾記載: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攜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人,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合于陰陽,調(diào)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nèi)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wù),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shù)。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這篇中,不僅說遠古時期有養(yǎng)生之術(shù),并明確地說修煉有成之最高級的人為真人,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那么這個養(yǎng)生之術(shù)確實可以稱之為長生不老之術(shù)。 但是這個長生不老之術(shù)是秘術(shù),這個秘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道家的養(yǎng)生術(shù)不輕易外傳。 古代道家傳道的教規(guī)如世俗所言:“道化賢良釋化愚”,在老子之前,道家理論一直秘而不宣,非可傳之人,絕不輕言,道家的理論和修煉術(shù)也一直只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第八卷《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就記載有道家傳道的規(guī)矩:“帝曰:余聞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后世道家的許多門派中也一直有“所傳非人,必遭天譴”的天規(guī)。傳說后世道家南方遇仙派的祖師張紫陽,三傳非人,就遭到了天譴,功力大減。什么人能傳呢?一是有緣之人,二是賢良道德之人。 第二、道家的養(yǎng)生術(shù)典籍,是按道家獨特的理論體系寫成的,很多關(guān)鍵的地方都是用隱喻密語稱謂的,沒有老師的講解,很難理解它所代表的真實含義。 因為這兩個方面的原因,道家的典籍在世人看來,如同天書。然而這樣一來,就讓很多人失去了接近這個寶貴秘術(shù)的機會,不能同享此福德,甚為可惜。 為了接濟有緣之人,在我今后的文章中,我將慢慢地揭秘道家的典籍,將道家的有關(guān)長生不老之術(shù)的知識,用通俗的語言介紹給大家,以廣積功德。 為此,在此聲明:不信者,請不要輕慢典籍,有幸看到了,可以選擇保留你自己的觀點,自行離開,但請口中留德,不要妄自造孽,害人害己。有緣之人,看到我的文章能相信者,請自證自驗,大家共勉,同享此福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