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道德經(jīng)·第十九章》中講:“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人生越到成熟,內心就越純潔質樸,少了私欲和雜念,也越會返璞歸真。 人到一定年紀,就不要再看他背負了什么,而要看他放棄了多少。 人這一輩子,想要真正成熟,需要有三次放棄。 放棄執(zhí)念 人生有八苦,其中一個叫做“求不得”。 命運如海,人若扁舟,總會有難違的天命,也會有人力所不能及。 縱然圣如孔子,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三十多歲的他,試圖在齊國推行禮制,卻差點被人害死。 到了五十而知天命,他想幫助魯國國君,從權臣手上奪回權力。 結果一夜之間,孔子失寵,心灰意懶,開始了周游列國的艱辛。 可是,一個大爭之世,哪里容得下他恢復禮樂文明的愿景? 終于有一天,他放棄了自己的執(zhí)念,閉門潛心著書,修訂經(jīng)史,編次典籍。 也正因為他對文化的系統(tǒng)整理,中國才有了數(shù)千年輝煌的文明。 《道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中講:“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strong> 執(zhí)著地做一件事,卻不順天時,不應人心,就很容易失敗。 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無為而治,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p> 當你的眼里只有花,就會傷春悲秋,為之牽動悲喜。 若你眼中還有柳,有桂,有槐,你的世界會開出一整片繁茂的森林。 執(zhí)著于心,山窮水盡;放下執(zhí)念,柳暗花明。 放棄指望 《易經(jīng)·乾卦》中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strong> 人生若想欣欣向榮,生生不息,就要懂得自強自立,擔當自己。 沒有人能讓你永遠依靠,除了自己,不要去指望任何人。 一個探險隊,深入沙漠考察,迷失了方向。 他們分成兩隊,一隊用無線電發(fā)出求援信號,就停下來休整等待救援。 另一隊,趁著夜里繁星滿天,努力辨別出方向,連夜向前開進。 就在第二隊人水盡糧絕,快要渴死的時候,終于走出了沙漠。 而收到信號,派去救援第一隊的人,在路上遇見了沙塵暴。 等他們趕到時,第一隊人已無一幸免,全軍覆沒了。 人們常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strong> 成熟的人從來不抱太多指望,因為沒有什么是一定靠得住的。 養(yǎng)兒不一定防老,所以就別抱著防老的心態(tài)養(yǎng)兒;朋友不一定可靠,所以也要防著別人插你兩刀。 你可以對別人友好,但不要指望別人對你也仁慈。 你對別人的指望,只會成為你痛苦的原因。 智者說,人生于世,獨來獨往,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無論苦樂,無人可替,誰的人生,誰自己做主;誰的悲喜,誰自己心知。 放棄比較 《道德經(jīng)·第二章》中講:“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strong> 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面,都有對立統(tǒng)一。 人生于世,生而不同,不是為了爭長競短,而是為了相輔相成。 從前有個小道士,生性愚鈍,他很努力也很自卑。 他灰心喪氣,想要下山還俗。 師父問他為什么? “師兄、師弟他們都比我優(yōu)秀?!毙〉朗空f:“他們談玄說妙,仿佛青云直上的鵬鳥,而我笨嘴拙舌,卻像枝頭跳腳的鵪鶉?!?/p> 師父停了停,意味深長地說:“那鵬鳥,修仙得道,超越生死了嗎?” 小道士恍然大悟。 修行的目的,是超越生死,出塵脫俗,卻不是為了與人攀比,爭名奪利。 如果一味在細枝末節(jié)上和人比較,反而會本末倒置,忘記了初衷。 《易經(jīng)·系詞下》中講:“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strong> 人生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人行的是陽關道,有人走的是獨木橋,有人騎馬翻山嶺,有人乘舟渡江湖。 但無論行的是哪一條路,都沒必要去計較,因為百川終到海,人生一歸途。 余生走好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 《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strong> 前半生做加法,是生命的繁華,后半生做減法,是德性的回歸。 拾起是有為,是生而為人的擔當;放棄是無為,是畢其一生的智慧。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僅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作者:逍遙子 來源:老子道德經(jīng)(ID:LZDDJ-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