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安理2021-5-15) 一位55歲的女病人,近年來雙眼珠中的眼白癢,看過中西醫(yī)都不能解決問題。其他癥狀有:怕風怕冷,不愛出汗;有頸椎病,脖子發(fā)硬,轉動會響;口渴,怕熱,心中懊惱,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生氣;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會上火導致喉嚨疼;按壓兩側胸肋有痛感,乳房兩側疼;脈有力;等等。 【一診】 2021年4月8日問診,辨為三陽合病,處方:“小柴胡湯 葛根湯 杏仁、生石膏、荊芥、防風、白蒺藜、蟬蛻”。 方子組成:(20210408)柴胡25克,黃芩10克,半夏15克,黨參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棗6枚,葛根30克,麻黃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生石膏3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白蒺藜10克,蟬蛻6克。三劑,水煎服。 服藥反饋:上方服完三劑,眼睛癢的次數(shù)減少,感覺舒服很多了,心情沒有這么煩燥了。 辨證要點: (1)“怕風怕冷,不愛出汗,脖子僵硬”,這是太陽病,葛根湯證。 《傷寒論》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p> 【葛根湯】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2)“口渴,怕熱,心中懊惱,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生氣;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會上火導致喉嚨疼。”這是里有熱,陽明病,石膏證。 (3)“按壓兩側胸肋有痛感,乳房兩側疼?!边@是少陽病,小柴胡湯證里的“胸脅苦滿”。 《傷寒論》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p> 【小柴胡湯】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生姜(切)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 (4)加杏仁,相當合上了桂枝麻黃各半湯,解決“身必癢”的問題?!把劬ΠW”也是“身癢”表現(xiàn)形式之一,這是部分和整體的問題,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同樣的,鼻子癢、耳朵癢等孔竅的癢也可以從表證去考慮。 《傷寒論》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p> 【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姜(切),甘草(炙),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5)加荊芥、防風、白蒺藜,這是治癢專藥,號稱治癢三劍客,用之多驗。 荊芥: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用于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麻疹不暢,瘡瘍腫瘤,出血證。 防風: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的功效;用于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 白蒺藜:苦、辛,平;歸肝經(jīng);具有平抑肝陽,疏肝解郁,明目,祛風止癢的功效;用于頭痛眩暈,胸肋疼痛,乳汁不通,目赤多淚,風疹瘙癢。 (6)加蟬蛻,疏風散熱,明目退翳。 蟬蛻:甘,寒;歸肺、肝經(jīng);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瘆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二診】2021年4月10日問診,效不更方,上方再服三劑。 【三診】2021年4月21日患者反饋稱,服藥后感覺療效很好。一天內偶爾會癢幾次,但持續(xù)的時間很短,揉一揉就不癢了。夜間會流眼淚。大便溏,但沒有什么不適。 據(jù)證去石膏、生姜、炙甘草,原方再加生甘草、蒼術、干姜、小麥粒,方子如下: 方子組成:(20210421)柴胡25克,黃芩10克,半夏15克,黨參15克,生甘草10克,干姜10克,大棗6枚,葛根30克,麻黃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生石膏3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白蒺藜10克,蟬蛻6克,蒼術15克,小麥粒60克。三劑,水煎服。 服藥反饋:5月14日,病人說眼睛癢已經(jīng)痊愈了。 辨證要點: (1)大便溏,是里熱已清掉,故去掉生石膏。 (2)加蒼術,生姜換成干姜,與黨參、甘草,組成理中湯,治療大便溏爛。 (3)加小麥,與甘草、大棗組成甘麥大棗湯,治夜間流淚,對應“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麥大棗湯】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 |
|
來自: 昵稱60353804 > 《張慶軍病脈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