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內傷發(fā)熱病證精選的藥方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習中醫(yī)內科學,方劑學.《中醫(yī)藥方精選網(wǎng)》和多名老中醫(yī)經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內傷發(fā)熱證病的癥狀,根據(jù)癥狀精選選了16個藥方.供有緣人對癥選藥方.內傷發(fā)熱是指以內傷為病因,由氣血陰陽虧虛及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發(fā)熱。本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常表現(xiàn)為低熱,亦可表現(xiàn)為高熱,或僅自覺發(fā)熱或五心煩熱而體溫不升高。凡非因外感所導致的發(fā)熱,均屬內傷發(fā)熱的范圍。西醫(yī)學中功能性低熱、原因不明之發(fā)熱,以及由結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病、內分泌疾病等有內傷發(fā)熱臨床表現(xiàn)時 一.肝郁發(fā)熱證:低熱或午后潮熱,熱勢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脅脹滿,或兼月經不調,乳房發(fā)脹。煩躁易怒,口苦而干。苔黃、脈弦數(shù)。 1.丹梔逍遙散。 北柴胡3克、郁金3克、當歸3克、生白芍3克、白術3克、茯苓3克、丹皮3克、梔子3克、炒薄荷1.5克 、生甘草1.5克、煨姜1片(包) 丹梔逍遙散加減: 1.肝郁氣滯較甚,加香附、陳皮。 2.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yǎng)血。 發(fā)熱加減: 1. 熱象較甚,舌紅口干便秘者,可去白術,加黃芩、龍膽草清肝瀉火, 2. 胸脅疼痛者(肝經氣滯),加川楝子,郁金理氣止痛。 發(fā)熱加減: 1. 頭脹加白菊花、蔓荊子; 2. 經前乳脹加合歡皮、青橘葉; 3. 納少不馨,加生麥芽、生谷芽; 4. 咽堵如有炙臠加綠萼梅、蘇梗、桔梗; 5. 熱象較甚,舌紅口干,便秘者,加龍膽草、黃芩; 6. 脅肋疼痛不解者,加川楝子、延胡索; 7. 若肝病犯脾,脾虛夾濕,納減便溏,苔膩者,則應去丹皮、梔子,加生薏苡仁、熟薏苡仁、煨姜等。 臨證參考肝郁發(fā)熱為實證,肝火易灼傷陰液,故見苔少或剝,舌少津,脈細數(shù)等癥,可改用滋水清肝飲,以滋陰調肝,疏肝清熱,該方為標本同治之劑,肝藏血,肝郁生熱,邪易留伏血分,臨證治療時可加白薇、地骨皮涼血退熱。 1.若肝經火熱較甚,面紅目赤,心煩易怒,舌質紅、脈弦數(shù)者,可改用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 2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梔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致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p> 2.對肝經郁熱之病程較長,熱勢不甚,而陰傷比較明顯,表現(xiàn)發(fā)熱、胸脅疼痛、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癥者,可改用滋水清肝飲滋養(yǎng)肝腎,疏肝清熱。 3.滋水清肝飲 熟地黃10克 山藥10克 山茱萸10克 牡丹皮10克 茯苓10克 澤瀉10克 白芍10克 山梔子10克 酸棗仁10克 當歸10克 柴胡6克 治療慢性腎炎時,如見蛋白明顯,可加玉米須、料仁根、芡實、鹿銜草等。 血尿明顯者,加仙鶴草、茜草、大薊、小薊等。 高血壓、頭暈頭痛明顯,加天麻、鉤藤、石決明、菊花等。 二.瘀血發(fā)熱證:午后或夜晚發(fā)熱,或自覺身體某些局部發(fā)熱??诟裳试锏欢囡?。軀干或四肢有固定痛處或腫塊。肌膚甲錯,面色萎黃或黯黑。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澀。 4.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鱉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鱉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發(fā)熱加減: 1. 發(fā)熱較甚者,可加白薇、丹皮清熱涼血; 2. 肢體腫痛者,可加丹參、郁金、延胡索活血散腫定痛。 發(fā)熱加減: 1. 氣滯脅下有塊者,加郁金、牡蠣、穿山甲; 2. 月經閉止,瘀熱內生者,加澤蘭、益母草、川楝子; 3. 心煩口渴欲飲者,可加知母、石膏; 4. 時冷時熱,口苦,苔黃膩者,可加黃芩、半夏; 5. 陰血不足,熱勢纏綿不退者,可加秦艽、白薇、銀柴胡; 6. 跌仆損傷之瘀血發(fā)熱者,可改用復元活血湯。 臨證參考瘀血發(fā)熱可由跌仆損傷而生,也可由上述諸證久治不愈入絡而成,臨床常見虛實夾雜之候,若一味活血理氣,易導致正氣更虛,熱勢不退,甚而反升,因此須掌握好活血與益氣養(yǎng)血,滋陰助陽之間的藥物配伍。掌握瘀血發(fā)熱特點,辨明為本證后,治療當重在活血化瘀。若見熱即投苦寒,甚或誤認為陰虛而施滋補,則愈增其血瘀之勢,其熱難退。同時辛散之品耗血傷氣,宜當慎用。 三.濕郁發(fā)熱證:低熱、或午后較甚。胸悶身重。不思飲食,渴阻不欲飲,甚或嘔惡。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shù)。 5.三仁湯。 杏仁12克、生薏苡仁18克、白蔻仁6克、半夏10克 、厚樸6克、黃連6克、黃芩6克、瓜蔞9克、葛根9克、竹葉6克、滑石18克 1.濕溫初起,衛(wèi)分癥未罷,有惡寒現(xiàn)象者,可加藿香、香薷、佩蘭以解表化濕。 2.若濕重于熱,癥見嘔惡,脘痞較重,舌苔垢膩,可加蒼術、石菖蒲、草果以芳化燥濕。 3.若熱重于濕,癥見身熱口渴,滿悶,心煩嘔惡,或汗出不解,繼而復熱,邪熱尚不深重者,可加連翹、黃芩、黃連以清熱祛濕。 4.若熱盛濕阻,癥見高熱,汗多,身重,面赤,口渴,心煩,可去半夏、厚樸,加生石膏、知母、蒼術以瀉火兼除濕。 5.若熱盛傷津,癥見口渴,唇焦,苔黃而干,舌邊尖紅,可去厚樸、半夏,加天花粉、麥冬以生津止渴。 發(fā)熱加減: 1. 嘔惡加竹茹、藿香、陳皮和胃降逆; 2. 胸悶、苔膩加郁金、佩蘭芳化濕邪; 3. 熱勢較甚,舌紅脈數(shù)、口渴者,加茵陳、黃芩清利濕熱。 發(fā)熱加減: 1. 嘔惡明顯者,加陳皮、生姜、竹茹; 2. 大便粘滯不爽者,加炒白術、枳實或檳榔、萊菔子; 3. 納少、脘悶較著者,加焦山楂、莪術、焦白術等; 4. 頭痛頭沉者,加白芷、羌活、川芎; 5. 面色晦黯,肌膚不榮,發(fā)熱經久不愈者,加水蛭、土鱉蟲。 臨證參考 痰濕郁熱一證,臨床又可據(jù)痰或濕的程度不同,而分為痰郁化熱,濕郁化熱二種。痰郁化熱多由于脾胃運化失常,痰濁內留,滯于肺胃,郁伏化熱所致,治療側重于化痰理氣清熱,常以溫膽湯化裁;濕郁發(fā)熱則多由于肝膽失于疏泄,升降失常,濕熱內蘊所致。其中內生濕郁而化熱者多屬內傷發(fā)熱范疇,另外由外濕侵淫所致者,因熱勢纏綿難已,有些學者亦將之看作內傷熱病論治。常以藿樸夏苓湯、三仁湯、蒿芩清膽湯等化裁。 6.蒿芩清膽湯 青蒿4.5~6克 淡竹葉9克 仙半夏4.5克 赤茯苓9克 黃芩4.5~9克 生枳殼4.5克 陳皮4.5克 滑石9克 甘草粉1.5克 青黛0.5克 1.若嘔多,可加黃連、蘇葉。 2.濕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厚樸。 3.小便不利,加車前子、澤瀉、通草。 7.藿樸夏苓湯 杏仁6-9克 白蔻仁3克 半夏6-9克 厚樸2-3克 藿香梗4.5-6克 薏苡仁12-18克 通草9-15克(包) 茯苓9-12克 豬苓4.5-6克 澤瀉4.5-6克 四.氣虛發(fā)熱證:熱勢或低或高。發(fā)熱常在勞累后發(fā)生或加劇。頭暈乏力,短氣懶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薄、脈弱。 8.補中益氣湯。 人參3克(焗服) 白術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陳皮1.5克 歸身1.5克 生姜2片 紅棗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發(fā)熱加減: 1. 自汗多者,加牡蠣、浮小麥、糯稻根固表斂汗; 2. 時冷時熱,汗出惡風者,加桂枝、白芍調和營衛(wèi); 3. 胸悶、脘痞、苔膩,加蒼術、厚樸、藿香健脾燥濕。 內傷發(fā)熱: 1. 加減時作咳嗽者,加杏仁、半夏、前胡; 2. 胸悶腹脹或痰多,飲食無味,苔膩,痰濕較重者,去黃芪、當歸身,選加半夏、蒼術、厚樸; 3. 口干苦,苔黃膩者,去黨參,減黃芪用量,加黃連、黃芩; 4. 自汗甚者,可選加牡蠣、浮小麥、麻黃根、糯稻根; 5. 或冷或熱,汗出惡風者,加桂枝、芍藥; 6. 氣虛低熱時作,勞則益甚,去黨參,加銀柴胡、白薇、功勞葉、仙鶴草。 臨證參考 內傷發(fā)熱因病程長,反復不愈,往往可見精神不振、疲倦懶言等虛贏之狀,但其中并非均為虛證,實證或虛中夾實者不少見,因此補藥運用要適時、適量。一般若非虛甚者,不宜用大補之劑,如人參、黨參、黃芪、熟地、龜版等不可輕易使用,而宜選用仙鶴草、功勞葉、北沙參等不膩不燥之溫和藥類。內傷低熱,脾胃已弱,所謂“正虛不能運藥”,因此藥物用量寧輕勿重,寧可再劑,不可重劑。如藥量過重,濃烈厚味之氣入胃,首先克伐胃氣,造成食納減,脾胃呆滯,即使對證之劑,療效亦難發(fā)揮。若非重劑不可時,宜應重劑輕用,即少量頻服。如因脾胃虛弱,陰火上沖所致之內傷高熱者,須重用補益之藥物以收甘溫除大熱之功,則每日數(shù)服,每次少量為妥。若邪熱過盛時,亦可加入苦寒清熱之品,但只能用于一時,不可久服,以防敗胃,可用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加減。 本證在夏季常兼有暑濕。若濕熱偏重者,可用溫膽湯合益氣健脾藥同用。若見四肢困倦,胸悶食少,口干飲不多,大便溏薄,小便短赤,神疲乏力,胸悶短氣,脈虛數(shù),選《脾胃論》中的清暑益氣湯加減。若見身熱汗多,心煩口渴,小便短赤,神疲乏力,胸悶短氣,脈虛數(shù)之氣陰兩傷者,則用《溫熱經緯》中的清暑益氣湯加減。 1.氣虛發(fā)熱而兼有濕熱,以及氣虛之人夏季感受暑濕,表現(xiàn)發(fā)熱頭痛,口渴自汗,倦怠乏力,胸滿身重,不思飲食,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膩脈虛等癥者,可用東垣清暑益氣湯()益氣健脾,除濕清熱。 9.清暑益氣湯 黃芪9克 蒼術9克(泔浸) 升麻6克 人參3克 白術3克 橘皮3克 炒神曲3克 澤瀉3克 炙甘草2克 酒黃柏2克 歸身2克 麥門冬2克 青皮2克 葛根2克 五味子2克 五.血虛發(fā)熱證:發(fā)熱,多表現(xiàn)為低熱。頭暈眼花,體倦乏力。心悸不寧。面色少華,口唇色淡。舌質淡、脈弱。 10.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fā)熱的加入山梔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櫚炭以清熱止血。 內傷發(fā)熱加減: 1. 血虛甚者,加熟地、枸杞子、雞血藤、以增強滋養(yǎng)生血的作用; 2. 若有出血者,可酌加三七粉、仙鶴草、茜草、棕櫚炭等以止血。根據(jù)出血部位的不同選用止血藥。 內傷發(fā)熱加減: 1.發(fā)熱較甚者,可用銀柴胡、白薇、丹皮、赤芍以清虛熱; 2. 若兼舌黯,脈弦澀,體內有固定痛處或痞塊者,宜選活血化瘀之品,如川芎、紅花、制乳香、制沒藥、地龍等; 3. 血虛較甚,發(fā)熱不退者,加首烏、枸杞子、阿膠以補益精血。 臨證參考臨床常見中氣虛弱,運化無力,生化乏源而致血虛者,應甘溫補氣,氣旺則能生血。若兼見濕阻暑熱之證,則應停用重濁滋膩養(yǎng)血之品,而宜先用益氣健脾運胃化濕之劑,待脾胃運化來復,再逐漸增加養(yǎng)血之劑,并參照氣虛發(fā)熱條辨證論治。 1.血虛發(fā)熱,癥狀較輕,失眠心悸等癥不顯著者,可用當歸補血湯益氣養(yǎng)血。 11.當歸補血湯 北黃芪30克 酒當歸6克 1.血虛證而無陽浮發(fā)熱者,黃芪之量宜減; 2.氣不攝血之出血證,可加仙鶴草、血余炭等以加強止血之力。 六.陰虛發(fā)熱證:午后或夜間發(fā)熱,手足心熱,骨蒸潮熱。心煩、失眠、多夢。盜汗??诟裳试铮愀赡蛏?。舌紅而干,少苔甚直無苔,脈細數(shù)。 12.清骨散。 生地黃6克、天冬6克、麥冬6克、知母3克、銀柴胡5克、胡黃連3克地骨皮3克秦艽3克、青蒿3克、醋鱉甲3克、甘草2 1.若血虛甚者,可加當歸、白芍、生地以養(yǎng)陰補血; 2.嗽多者,加阿膠、麥門冬、五味子以滋陰潤肺止咳; 3.若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以益氣補虛; 4.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脾胃虛弱者,宜去秦艽、胡黃連、知母等苦寒之品,加扁豆、山藥等以健脾和胃益陰。 內傷發(fā)熱加減: 1. 盜汗較甚者,可去青蒿,加牡蠣、浮小麥、糯稻根固表斂汗; 2. 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 3. 陰虛較甚者,加玄參、生地、制首烏滋養(yǎng)陰精; 4. 兼有氣虛,而見頭暈氣短,體倦乏力者,加北沙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yǎng)陰。 內傷發(fā)熱加減: 1. 熱甚者,可加黃柏、玄參; 2. 盜汗甚者,可加牡蠣、浮小麥、糯稻根; 3. 兼有時時振寒,營衛(wèi)不和者,加用桂枝湯; 4. 若兼見心悸怔忡,舌尖猝痛、尿赤等心陰虛并心火者,用天王補心丹合導赤散加減; 5. 干咳痰少,口鼻咽喉干燥之肺陰虛兼燥熱者,可用清燥救肺湯合瀉白散加減; 6. 眩暈易驚,肌肉瞤動,脅肋疼痛,脈弦數(shù)等肝陰虛兼肝陽上亢,肝氣郁滯者,宜用保陰煎合化肝煎加減; 7. 食欲減退,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干結之脾胃陰虛兼胃火者,可用參苓白術散合清胃散加減; 8. 腰膝酸軟、咽痛、遺精等腎陰虛兼相火旺者,可用大補陰丸合三才封髓丹化裁。 臨證參考本證陰虛為本,虛火為標,清骨散為治標清退虛熱之劑,只可暫用,不宜久服。發(fā)熱一減則除蒸退熱之品宜減,而漸加用滋陰培本之藥,陰虛得復則虛熱自除。若單用滋陰清熱方藥熱勢仍不退者,應遵張景岳之''善補陰者,必于陰中求陽,陰得陽升,源泉不竭”理論,在滋陰清熱劑中酌量加入溫而不燥的助陽之品,如仙靈脾、菟絲子、鎖陽、肉蓯蓉、巴戟天、鹿角、肉桂等,選用一二味即可。如癥見午后低熱,至夜腿麻,精神萎頓不振,脈細而略數(shù),左關稍弦,證屬陰虛肝旺,在滋陰調肝法下,用滋水清肝飲中加肉桂有陰中求陽及引火歸元之妙。 1.熱勢不甚,而以肝腎陰虛的癥狀較為突出,表現(xiàn)低熱,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癥者,可用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 13.知柏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鹽知母5克 鹽黃柏5克 2.因病久邪熱傷陰而致陰虛發(fā)熱,癥見夜熱早涼,無汗,能食形瘦,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可用青蒿鱉甲湯養(yǎng)陰清熱。 14.青蒿鱉甲湯 青蒿6克 鱉甲15克 細生地12克 知母6克 丹皮9克 1.若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熱生津止渴; 2.治療肺癆骨蒸,陰虛火旺者,可加沙參、旱蓮草以養(yǎng)陰清肺; 3.對于小兒夏季熱屬于陰虛有熱者酌,加白薇、荷梗等以解暑退熱; 4.對于陰虛火旺者,加石斛、地骨皮、白薇等以退虛熱。 七.陽虛發(fā)熱證:發(fā)熱。形寒怯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頭暈嗜臥。納少便溏。面色蒼白,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無力。 15.金匱腎氣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將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干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加減: 1. 短氣甚者,加人參補益元氣; 2. 便溏腹瀉者,加白術、炮干姜溫運中焦。 陽虛發(fā)熱 證候發(fā)熱欲近衣,面色咣白,形寒怯冷,四肢不溫,頭暈嗜寐,腰膝酸痛,舌質胖潤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而弱或浮大無力。常用方 16.右歸丸加味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山茱萸4.5克 枸杞子6克 鹿角膠6克 菟絲子6克 姜杜仲6克 當歸4.5克 肉桂3克(粉沖服) 炮附子3克(先煎) 用藥思路參考 1 2 3 4 1.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3-6克(焗服); 2.如陽虛滑精,或帶濁便溏,加酒補骨脂6克; 3.如飧泄腎泄不止,加北五味子6克、肉豆蔻5克; 4.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吞酸,皆吸虛寒之證,加炮干姜5克; 5.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3克; 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5克; 7.如陰虛陽痿,加巴戟天6克、肉蓯蓉6克,或狗鞭一條。 內傷發(fā)熱加減: 1. 納少腹脹便溏者,加干姜、大腹皮、雞內金、扁豆; 2. 脾虛泄瀉者,合理中丸; 3. 五更泄瀉者,合四神丸同用; 4. 遺泄不止者,選用水陸二仙丹及金鎖固精丸; 5. 氣虛較甚者,加黃芪、黨參。 臨證參考 夏令內傷發(fā)熱,多系稟賦不足,復感暑熱,如用清暑益氣之方藥無效,雖未見明顯腎虛證候,亦可用金匱腎氣丸或大補元煎與清暑化濕之劑化裁運用。亦有長期應用抗生素,苦寒損傷脾陽而產生低熱不退者,《岳美中醫(yī)論集》中說:“因抗菌素乃抑制性藥物,與寒涼藥相似,久用則傷陽氣,損脾胃”,故按陽虛發(fā)熱辨治,每能獲效。陽虛發(fā)熱若系陽虛陰盛之格陽證與陰竭不能斂陽之戴陽證,是為外感內傷發(fā)熱后期之重癥,應參照厥脫證論治。 內傷發(fā)熱其它療法 1.中成藥 (1)補中益氣丸(京花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次6g,每日2~3次。適用于氣虛發(fā)熱者。 (2)人參歸脾丸(健春牌,天津達仁堂制藥二廠):每次1丸,每日2次。適用于血虛發(fā)熱者。 (3)加味逍遙丸(長城牌,天津樂仁堂制藥廠;京花牌,北京同仁堂制藥廠):1次6g,1日2次。適用于氣郁發(fā)熱者。 2.單驗方 (1)黃芪15g,當歸lOg,大棗5枚,共煎服??捎糜谥委煔庋摪l(fā)熱。 (2)熟地、白芍、當歸、黃芪各lOg,水煎服。可用于血虛發(fā)熱。 (3)黃芪、人參、肉桂、甘草各適量,煎水服??捎弥侮柼摪l(fā)熱輕癥。 (4)秦艽、地骨皮、鱉甲各15g,水煎服。用于治療陰虛發(fā)熱。 (5)藿香、佩蘭各lOg,生薏苡仁30g,柴胡lOg,共煎服。用治濕郁發(fā)熱。 3.食療方 (1)烏龜、鱉甲各1個,去頭尾內臟,燉服,每周1次??奢o助治療陰虛發(fā)熱。 (2)銀耳lOg,用開水泡開,細火煮爛,放冰糖少許,每周服1~2次。用于陰虛發(fā)熱。 (3)山藥、蓮子、大棗各適量,煮粥服用,可連續(xù)服用。用于氣虛發(fā)熱。 4.針灸療法 (1)針刺百會、大椎、內關、間使等穴;或熏灸,或隔姜、隔附子餅艾灸氣海、關元、神闕、足三里等穴。用于陽氣虛發(fā)熱的治療。 (2)針刺陰陵泉、豐隆、外關等穴。用于痰濕發(fā)熱。 (3)針刺足三里、曲池等穴。用于血虛發(fā)熱。 (4)針刺太溪、復留、三陰交等穴。用于陰虛發(fā)熱。 ?。?)針刺期門、行間、三陰交等穴。可用于氣郁發(fā)熱。 內傷發(fā)熱現(xiàn)代研究 內傷發(fā)熱可見于西醫(yī)學多種疾病過程中,如肺結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病、內分泌疾病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此外,還常見于各種手術后、放化療后。多由于機體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及氣血陰陽失調所致。近年來關于內傷發(fā)熱的中醫(yī)藥研究及臨床報道不斷增多,并取得一定進展。茲將其概述如下。 一、發(fā)熱機理及有關病理生理基礎的探討 傅宗翰認為內傷發(fā)熱機理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正氣衰退,包括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二是病邪的屬性和部位,如寒濕、痰飲、濕熱、瘀血具有收引、凝滯、粘膩、阻遏的特性;三是機體功能失調,如營衛(wèi)不和、肝脾不調、水火不濟或氣郁化火等,皆能導致發(fā)熱(江蘇醫(yī)藥,1976,<3):13~15)。有關內傷發(fā)熱病理生理基礎的探討研究也較多。如北京醫(yī)學院生理教研組,通過對28例熱證患者治療前后植物神經平衡狀態(tài)的測量,與尿中兒茶酚胺及17羥皮質類固醇的系統(tǒng)測定,表明交感神經和腎上腺機能活動的增強與熱證時的基本病理生理變化相符(中華醫(yī)學雜志,1979,<12):705~708)。上海第一醫(yī)學院生化教研室通過大鼠體內實驗來探討陰虛內熱證與鈉泵的關系。結果提示,鈉泵消耗能量占整個細胞總能量的40%"--60%,在機體熱生成中占重要地位。知母菝葜皂甙元對大鼠Na+、K+一ATP酶有明顯抑制效應。肝臟是體內最大的實質性臟器,肝臟細胞內Na+、K4-_ATP酶的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寒與熱,似可說明陰虛內熱證其Na+、。K4-_ATP酶活性是增高的,腎與粘膜細胞中此酶的變化,可解釋陰虛內熱時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的機理(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二、內傷發(fā)熱的臨床研究 1.氣虛發(fā)熱 (1)甘溫除熱法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統(tǒng)計了近30年各級中醫(yī)雜志報道的162例用甘溫除熱法獲效的發(fā)熱病例。其中男78例,女84例。從年齡、病程、發(fā)熱程度及癥狀等方面分析發(fā)現(xiàn),用甘溫除熱法獲效的患者以50歲以下者居多,約占87%,其中尤以10歲以下的兒童及20---40歲的中青年為多,50歲以上的中老年病人數(shù)較少,僅占10%左右。對其中有明確體溫記載的151例研究發(fā)現(xiàn),37~38'’C者占40.4%,38~39℃者占29.1%,39℃以上者占28.5%,個別患者體溫在正常范圍,僅自覺發(fā)熱,用甘溫除熱法亦獲良效。對所載病程的158例研究中發(fā)現(xiàn),病程短于1個月者占34.8%,3個月以內者占56.3%,1年以內者占77.2%,病程超過1年者僅占22.8%。此外,對162例氣虛或氣血虧虛發(fā)熱患者所表現(xiàn)的癥狀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多的癥狀主要為:神疲乏力,納差,腹泄或便溏,自汗,氣短懶言,頭暈,面色蒼白,舌體胖大,舌質淡,苔白,脈細數(shù)。通過總結分析,指出甘溫除熱法的應用指征主要是:A.病程較長,但一般在數(shù)月之內,年齡以10歲以下兒童,或20"-50歲的中青年患者居多;B.熱象一般為持續(xù)低熱,或壯熱不退,飲食不節(jié),勞倦過度時加重;C.兼有脾氣虧虛或氣血兩虛的癥狀;D.用甘寒養(yǎng)陰、苦寒清熱之劑,或使用抗菌素無效(中醫(yī)雜志,1993,34<3>:184~186)。在甘溫除熱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中,多數(shù)學者認為甘溫可以除虛熱,方用補中益氣湯,或根據(jù)病情輕重,病及臟腑的多寡及兼夾證等辨證化裁。黃海龍等指出甘溫除大熱治療真寒假熱證,不論體溫是否升高,一定抓住氣虛或陽虛這一疾病本質。江育仁用甘溫除熱法,治療溫病中變證和壞證,癥屬內傷發(fā)熱者,采用甘溫降其熱,佐介類以潛陽,選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佐以參附湯等復方治療,多次奏效(中醫(yī)雜志,1990,<8>:4)。此外,對氣虛兼夾瘀濁實邪致熱者,亦補氣化濁清熱。有報道用補氣清熱化瘀法治療婦產科術后158例低熱患者,經用抗生素無明顯效果,用黃芪、黨參、炒白術、青蒿、白薇、蒲公英、丹參為基本方治療后全部退熱,在1~2天內退熱者占53%(江蘇中醫(yī),1997,(3>:21)。 (2)陰火證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對李東垣所創(chuàng)用的“陰火”一詞,有學者認為其有兩方面特性:一為脾胃氣虛,一為內臟偏亢之火,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礎之上。萬友生則認為陰火包括脾虛陰火和腎虛陰火兩大類,前者多采用炙甘草配合人參、黃芪、白術等組成的補中益氣湯之類,后者多采用炙甘草配合附子、干姜等組成的通脈四逆湯方之類(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0,<5>:24"-'27)。潘華信指出陰火是由于勞倦、飲食、七情等因素損傷脾胃之氣后形成的內傷發(fā)熱證,氣虛是本,火熱是標,然其為真火而非假火,以甘溫補中和清熱解毒藥合方化裁治之(中醫(yī)雜志,1991,<7>:9~11)。 2.陰虛、血虛發(fā)熱 陰虛發(fā)熱臨床常用方劑有加味地骨皮飲、青蒿鱉甲湯、清骨散等。由于陰虛發(fā)熱常易兼夾氣郁、食滯、濕熱或瘀血等實邪,治療多標本兼顧,變通治之。余宇峰報道用滋陰清熱法治療術后發(fā)熱68例,并設活血化瘀法對照組63例,結果24小時、48小時退熱下降幅度,治療組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別顯著(P<o.01)。認為術后發(fā)熱(非感染性因素所致者)多因失血過多,陰虧、陰不制陽所致(新中醫(yī),1996,(2>:26~27)。夏 桂成治療婦科術后低熱15例,經排除感染因素后,選用炒當歸、生地、地骨皮、丹皮、胡黃連、五靈脂、赤白芍、丹皮、女貞子、太子參、生薏苡仁治療。1~5天內全部熱退,認為陰虛瘀熱為其共同病機(江蘇中醫(yī),1996,<2):23)。 山東中醫(yī)學院對120例再障并有發(fā)熱的病人進行分析,發(fā)熱計有204例次,其中屬內傷發(fā)熱之血虛發(fā)熱者為34例次,表現(xiàn)為午后發(fā)熱,頭暈,心悸,身倦,乏力,惡心,納呆,面色不華,爪甲色淡,舌質淡,脈細弱,治以補益氣血,佐清虛熱,方用歸脾湯加青蒿、升麻、石斛、女貞子、阿膠等,有效率達76.4%。再障屬中醫(yī)虛勞、血證、內傷發(fā)熱等范疇,其內傷發(fā)熱為陰陽偏盛偏衰所致,其中尤以血虛發(fā)熱為多見,采用補益氣血佐清虛熱之法,一般能收到較好效果(中國醫(yī)藥學報,1988,(5):20)。 3.瘀血、濕濁郁熱 熊曉山認為嚴重損傷或多種原因致離經之血瘀滯于皮下、肌腠、體腔、脈絡均可致發(fā)熱。治療常依其瘀滯部位及癥候不同,而方法有異。如對于腹腔瘀血發(fā)熱,腑氣不通者,多以攻下瀉熱為法,用桃核承氣湯加味治之;對軀干瘀血發(fā)熱,經脈痹阻者,用身痛逐瘀湯加味;對下焦瘀血發(fā)熱,熱移膀胱者,用小薊飲子加味治之;對于肝經瘀熱,則以清肝散瘀為法,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四川中醫(yī),1996,(9>:14)。李延培報道脾動脈栓塞術后高熱,抗感染、退熱劑治療不效,熱勢漸增,夜間譫語如狂,咳嗽胸痛者,經用小陷胸、桃核承氣湯加味治之,效若桴鼓(黑龍江中醫(yī)藥,1996,<3>:35--36)。 韓清等對白血病化療致發(fā)熱的辨證觀察發(fā)現(xiàn),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納呆、苔膩等內濕表現(xiàn),在72例患者中,濕熱型占44例。認為脾胃虛損,飲食精微不化氣血反為濕濁為其內在因素,濕邪內蘊,濕熱膠結為發(fā)熱纏綿難愈的重要原因,主張用祛濕化濁清熱法,藥用羌活、藿香、柴胡、葛根、生石膏治療,效果明顯(中醫(yī)雜志,1996,37<8>:479--480)。孟祥生等報道的持續(xù)發(fā)熱病例中,濕濁郁熱證以形體肥胖,身重乏力,及靜點或肌注人血白蛋白等蛋白制品所致者為多,藥用白蔻、藿香、茵陳、滑石、蒼術、麻黃、黃芩、連翹等治療,療效快捷滿意(中醫(yī)雜志,1996,37(7>:396~397)。 4.肝經郁熱 本型發(fā)熱多屬功能性低熱,體溫一般不超過38℃,一日溫差在0.5℃左右,并多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xiàn)。臨床以青年女性和更年期患者為多。大連中醫(yī)研究所用丹梔逍遙散化裁治療功能性低熱45例(排除慢性感染性疾病及風濕、甲亢等引起的發(fā)熱)均獲良效(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2,(2>:87~89)。王有章等以小柴胡湯、百合知母湯化裁治療午后低熱38例,其中更年期患者10例,乙肝患者6例,冠心病8例,其余無器 質性疾病14例,療效均佳(國醫(yī)論壇,1995,<6>:22)。金維良報道用蒿芩清膽湯加減治療功能性低熱56例,其共同特點為暑濕季節(jié),情志不遂,肝膽郁熱兼濕邪郁于少陽,三焦氣機不暢,以清透和解法治之,藥用青蒿、黃芩、柴胡、陳皮、竹茹、枳實、半夏、茯苓、滑石、青黛等,療效滿意(四川中醫(yī)1 醫(yī)案選粹 案一 一春元下第歸,得寒熱病。每日申酉二時初以為寒即作大熱而躁,躁甚如狂,過此二時,平復無恙,惟小便赤黃而澀。往時一有心事,夜即夢遺,每日空心,用鹽飲燒酒數(shù)杯。醫(yī)皆以病為瘧,用清脾飲,柴苓湯,并截藥,俱不效。請予診治。診得六脈,惟左尺浮中,沉取之皆洪數(shù)有力,余部皆平。予日:“此潮熱病也?!币约訙p補中益氣湯治之。人參一錢黃芪八分歸身八分 陳皮六分 白術八分 甘草五分 澤瀉六分 黃柏五分 牡丹皮六分。水煎服, 日進一服。三日而病漸退。復用六味地黃丸,兼前藥,調理一月而安。 (選自《陳修園醫(yī)案》) 案二 吳右。漏本無恒。前月底月事太多,色且晦黯,以后連朝發(fā)熱,熱勢甚熾,口燥舌干,氣喘痰鳴,夜不成寐,脈數(shù)八九至。真陰匱乏,孤陽飛騰,其象可畏,涵陽養(yǎng)陰,應手則吉。 北滲參9克 枸杞子6克 霍山石斛9克 青蒿4.5克 鱉甲9克 銀柴胡4.5克 牡蠣24克 龍齒9克 烏藥6克 陳皮4.5克 夜交藤9克 棗仁9克 代赭石6克 二診:一服寐安熱減,二服胃蘇,余癥皆減。脈靜,咳而有痰,此腎虛水乏氣沖也。 北沙參9克 枸杞子6克 大元地9克 萸肉9克 當歸4.5克 白芍6克 紫石英9克 烏賊骨9克 牡蠣24克 龍齒9克 茯苓9克 宋半夏6克 陳皮4.5克 棗仁9克 夜交藤9克 (選自《張山雷專輯》) 案三 同邑吳君聘儒,體弱患病。某醫(yī)用麥冬清補等藥,已服過四劑,患者滿面通紅,口吐白沫,兩手抓心,聲言“內熱如火”,躁擾不寧,苦欲冷飯,夜間益甚,危迫已極。請余往診,六脈細數(shù),重取不見,此乃陰極似陽之證,作陽癥治誤矣。余用張景岳左右歸飲加減。伊父見熱證又投熱藥,恐有不測,置之未服,乃請某醫(yī)調治,諸癥無不增加,伊父悔悟,遂踵余廬,再次診畢,仍照前方。熱藥略加分兩,因彼服涼藥過多故也。此藥煎成,令其冷服,即《內經》用熱遠熱之意也。先服半碗,亦無多效,全劑服盡,狂躁稍定,諸癥俱失,昏昏欲睡,至戌時飲食略進,轉見生機。此方無大增損,服三帖后,病去八九,后改用平補之劑,調理旬余,諸恙全廖。 加減左右歸飲 熟地60克 川牛膝10克 粉丹皮10克 澤瀉10克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茯苓10克 附子12克 紫油桂12克 巴戟肉15克 炮姜18克 白芍12克 當歸10克 破故紙10克 杞果15克 杜仲10克 炙甘草10克 水煎服 (選自《湖岳村叟醫(yī)案》)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我的中醫(yī)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