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前介紹過年、月、日。一個回歸年是365.25天,一個朔望月是29.53天,一個恒星月是27.32天,也就是說,年、月、日之間都不是整數(shù)倍關系。無論十月歷也好,十二月歷也好,都要解決陰陽歷調(diào)和的問題。而殷商時期,十九閏七之法尚未確立,二十四節(jié)氣尚未完備,先賢想使用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以便于調(diào)和陰陽,于是想到了木星。 先賢發(fā)現(xiàn)木星圍繞太陽的公轉(zhuǎn)周期為11.8622年,約十二年繞天一周,也就是說,將周天分為十二等份,稱“十二次”,木星順時針運轉(zhuǎn),每年都要行經(jīng)一個等份的星空區(qū)域,即木星一年在一次。所以就根據(jù)木星所在位置來紀年——就是給年起個名字,以便于稱呼。人們稱木星為”歲星”,簡稱“歲”。先賢給每一等份的周天區(qū)域都起了個名字,共有十二個名字:星紀(丑)、玄枵(子)、諏訾(亥)、降婁(戌)、大梁(酉)、實沈(申)、鶉首(未)、鶉火(午)、鶉尾(巳)、壽星(辰)、大火(卯)、析木(寅)。 某年,木星(歲星)運行到哪個區(qū)域,就叫做“歲在××”。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比如,《國語·周語》說:“武王伐殷,歲在鶉火?!?/span> 但問題是木星圍繞太陽的公轉(zhuǎn)周期為11.8622年,并不剛好是十二年,所以如果嚴格尾隨著木星的步調(diào)走,八十六年后,歲星的實際位置和理想位置相差便超過一個星“次”,謂之“超辰”。亦稱“ 超次 ”。 另外,由于歲星由西向東(逆時針)運行,和由東向西(順時針)配以十二地支的“十二辰”順序恰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實際運用起來很不方便。 于是先賢誕生了一個天才的構(gòu)想,假設了一個與十二辰同步的“太歲”,也給太歲起了名字:攝提格、單閼、執(zhí)徐、大荒落、敦牂、協(xié)恰、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赤奮若。這些名字據(jù)說是楚地的大巫給起的,這名字乍一看有點像村里為了孩子好養(yǎng)給起的賤名狗剩狗蛋。用這些名字來命名,就是太歲紀年法。 出場人物有點多,畫個表格梳理一下: 這十二太歲和地支對應,叫做“歲陰”。為了紀年,又引入“歲陽”來對應天干,依次為:閼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強圉(丁)、著雍(戊)、屠維(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陽(癸)。 也有人把歲陽歲陰紀年法稱為大干支紀年,把干支紀年稱為小干支紀年。 網(wǎng)上可以找到殷墟出土的契刻有六十甲子表的甲骨圖片,見下圖: 甲骨拓片 下圖是拓片摹本: 拓片摹本 下面是對應的六十甲子表: 我們再把歲陽歲陰紀年法和干支紀年法的六十甲子做一比對: 我們引用一段《資治通鑒》: 【周紀一】 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十五年(甲午,前三八七年) 秦伐蜀,取南鄭。(一呆注:南鄭是漢中屬地,說明當時漢中屬于四川管轄。) 魏文侯薨,太子擊立,是為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謂吳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商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jīng)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敵國也。”武侯曰:“善?!?/span> 其中的“【周紀一】 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說的就是:【周紀一】這一章所記載的事件,起于戊寅年,止于壬子年,共三十五年。這是太歲紀年法。 我們再回憶一下歲星紀年法,《國語·周語》:“武王伐殷,歲在鶉火?!?/span> 說實話,無論是歲星紀年法,還是太歲紀年法,看上去都像是一串亂碼。所以由此過渡到干支紀年,就甚合我心了。也就是說,六十甲子的干支表,剛開始大概是用來紀日,這在前文已有敘述。但后來,歲星紀年法因歲星超辰而破產(chǎn),先賢采用太歲紀年法補救,但其實質(zhì),不過是換了個名字的干支紀年而已。 先說到這兒,咱們下次繼續(xù)。 一呆聲明: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上,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 附: 《爾雅 釋天》 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zhí)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xié)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 往期文章: |
|
來自: 長安一呆 > 《一呆解字·天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