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成吉思汗的大軍,之所以能夠西征萬里,一路打到歐洲,是因為發(fā)揮了游牧民族的優(yōu)勢——不要后勤。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游牧民族生活環(huán)境惡劣,士兵們原本就是游牧為生,所以對后勤要求不高,可以忍饑挨餓堅持作戰(zhàn),并且草原也不種地沒有糧食可送,更何況騎兵作戰(zhàn),打到哪搶到哪。即便真沒有糧食吃,也可以喝馬奶、馬血堅持…… 這大概是互聯(lián)網(wǎng)歷史軍事圈子,流傳最廣的誤會了。 只要是軍隊,他就需要后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同樣適用于游牧民族。 即便是士兵真有超人一樣的毅力,可以忍饑挨餓堅持作戰(zhàn),但是馬不行,尤其是戰(zhàn)馬不行。 戰(zhàn)馬必須要精糧飼料和干草混在一起喂,如果讓戰(zhàn)馬直接吃草,那么戰(zhàn)馬很快就養(yǎng)廢了,成為普通的駑馬了。在古代平時養(yǎng)一匹馬的成本相當于至少相當于三到五個士兵,戰(zhàn)時一匹馬所需當然更多,馬越精良所需當然也越多。 并且如果直接讓馬散開自己吃草,那么大軍就肯定行動不了,直接停下,待在那牧馬吧! 蒙古草原馬,雖然以粗雜食、耐力好、生存力強聞名于世,但是被當做戰(zhàn)馬的馬是不一樣的,蒙古馬作為戰(zhàn)馬容易“伺候”只是相對于其他馬種來說的。 除此之外,一場大戰(zhàn)下來,箭矢作為消耗品是必須及時補充的,各種武器盔甲什么的,也必須得到修補。這些東西光靠搶,是不行的,必須要有穩(wěn)定的后勤補給。 而士兵所需的糧食與這些相比數(shù)量不大;如果馬的飼料能補足,武器能夠及時補充,那么士兵的口糧就是小問題。 游牧部族的老祖宗匈奴打仗就是有后勤的,只不過后勤基地相對簡單,只是找一個“合適” 的地方就行。匈奴大軍出戰(zhàn)的時候,會有大隊“胡車”跟隨,就是用來轉運物資的。 這些史書上記載的有很多。 只不過,匈奴騎兵特別多也精銳,可以截殺漢軍斥候,非常好的遮蔽戰(zhàn)場,漢朝軍隊一般很難發(fā)現(xiàn)匈奴的后勤基地在哪里。無論是匈奴主動攻漢,還是漢軍出塞,漢軍都不大可能主動發(fā)現(xiàn)匈奴的后勤基地在哪,相反匈奴軍是很容易找到漢軍的后勤基地在哪的。 漢軍要想找到匈奴的后勤基地,基本只有擊潰或者殲滅匈奴主力之后,由俘虜帶路才能找到?;蛘呒幢阏娴恼业搅?,匈奴后勤所在,匈奴騎兵也會迅速集結攔截,開始大戰(zhàn)。 一場漢匈大戰(zhàn)下來,漢軍動輒俘獲牛羊無數(shù),大致就是拿下了匈奴的后勤基地。 多說一句,匈奴也是要種地吃糧食的,只不過草原上氣候不好,種不了地,但匈奴還是會盡量種點,人不吃,馬也要吃的。匈奴在控制西域小國的時候,糧食是小國們必須上交的貢品之一,同時匈奴也會自己派人去屯田耕種。 只不過匈奴特別野蠻,小國們已經(jīng)臣服并且按期繳納各種貢品了,但匈奴還是會定期隨機找一個或者幾個小國三光式劫掠一番。 主要是為了震懾西域,鞏固統(tǒng)治;其次是匈奴需要的物資總是不夠的,最好能夠把所有小國都搶了,但是不能竭澤而漁,只好選一個搶。 匈奴如此,后世的所有游牧政權都是這樣的。 蒙古西征看似驚人,不過請注意了,這是合計四十余年的戰(zhàn)果,而且三次西征之間是間隔了十幾年的。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之前是先攻下了西遼故地的,然后以西域為基地西征花拉子模的!這個距離不比成吉思汗攻打金國遠多少。后面的兩次西征,又是建立在第一次西征的基礎上的。 蒙古的西征其實的逐步蠶食…… 另外再強調一遍地理學知識,蒙古軍從西遼故地出發(fā)西征到東歐,和蒙古南征到崖山,距離差不了多少。而且西征路上都是草原,氣候更適合蒙古大軍。 真正的所謂無后勤作戰(zhàn),其實只有在長城附近發(fā)生的“打草谷”,幾十幾百人一隊出擊,尋找村莊劫掠。不過“打草谷”實際上就是純粹的強盜搶劫,并不是軍事行動。 從秦漢以來一直都存在,禁絕不了,即便大汗下令禁止也不行,因為遭遇到生存危機的小部族們根本不會理會大汗的命令的。 歷史上這種行為雖然禁絕不了,但是只有遼國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在澶淵之盟前,對宋實施打草谷,不過澶淵之盟后,打草谷還是存在的,只不過不是遼國官方組織的了。 打草谷真正消失是在明、清時期,因為明、清時北方經(jīng)濟變差,西北尤甚,所以山、陜兩省北部的農民比草原上的牧民還窮,這些農民們不僅不怕草原部落打草谷,反而會定期成群結隊的跑到草原上打小部落們的“草谷”,或者攔路搶劫往來客商,以改善生活。 農忙時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農閑或者沒飯吃了,就抄起家伙來。 明朝的“套匪”、清朝的西北刀客大抵都是這么回事。 (明清西北的“大俠”們,半年“隱居”,半年“出山”。[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