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短訊: 2018年9月3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劉占舉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fā)表了題為“ Microbiota-derived short-chain fatty acids promote Th1 cell IL-10 production to maintain intestinal homeostasis ”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生物組來源的短鏈脂肪酸促進Th1細胞分泌IL-10以維持腸內(nèi)穩(wěn)態(tài)的研究成果。 二、內(nèi)容簡介: T細胞在維持腸內(nèi)穩(wěn)態(tài)中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微生物代謝物如何調節(jié)T效應細胞。研究結果顯示腸道微生物群來源的短鏈脂肪酸(SCFAs)促進微生物群抗原特異性Th1細胞IL-10的產(chǎn)生,由G蛋白偶聯(lián)受體43(GPR43)介導。微生物群抗原特異性Gpr43 - / - CBir1轉基因(Tg)Th1細胞,特異于微生物群抗原CBir1鞭毛蛋白,與Rag - / - 受體小鼠中的廣泛型(WT)CBir1 Tg Th1細胞相比,能誘導更嚴重的結腸炎。SCFAs治療通過促進IL-10產(chǎn)生來限制結腸炎發(fā)生,并且抗IL-10R抗體的施用促進結腸炎的發(fā)展。機制上,SCFAs激活Th1細胞STAT3和mTOR,并因此上調轉錄因子B淋巴細胞誘導的成熟蛋白1(Blimp-1),其介導SCFA誘導IL-10。與SCFA處理的WT Th1細胞相比,SCFA處理的Blimp1 - / - Th1細胞產(chǎn)生更少的IL-10并誘導更嚴重的結腸炎。因此,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微生物群代謝物如何調節(jié)Th1細胞功能以維持腸內(nèi)穩(wěn)態(tài)的見解。 劉占舉教授等的研究揭示腸道微生物群代謝物SCFAs限制腸道微生物群抗原特異性Th1細胞的致病潛力,以維持腸內(nèi)穩(wěn)態(tài)并通過產(chǎn)生IL-10抑制結腸炎進展。重要的是,SCFA還可以促進人類T細胞分泌IL-10,不僅來自正常個體而且來自IBD患者,因此,這可以為IBD患者的治療提供轉化潛力。 三、實驗結果: 圖1 Gpr43 - / - 微生物群抗原特異性Th1細胞增加結腸炎誘導的病理效力。 靜脈內(nèi)注射1×106 WT CBir1(WT)和Gpr43 - / - CBir1(Gpr43KO)Tg Th1細胞。 分為Rag - / - 小鼠組(n = 4 /組)。 T細胞轉移后6周,評估腸炎癥的嚴重程度 圖2 SCFA通過與GPR43的相互作用誘導Th1細胞的IL-10產(chǎn)生。 1×106WT CBir1(WT)和Gpr43 / - CBir1 Tg(Gpr43KO)在醋酸鹽(C2,10mM)、丙酸(C3,0.5mM)和丁酸(C4,0.5mM)存在或不存在下,用輻照的APC和CBir1肽培養(yǎng)5天 圖3 Th1細胞在炎性粘膜病變中表達IL-10,SCFAs在體內(nèi)誘導T細胞產(chǎn)生IL-10 圖4 Gpr43?/?Th1細胞IL-10的低分泌量導致誘導結腸炎的高致病性 圖5 Blimp-1介導Th1細胞中丁酸鹽誘導IL-10產(chǎn)生 圖6 丁酸對WT-Th1細胞的致病性有抑制作用,但對Prdm 1?/?Th1細胞的致病性沒有抑制作用 四、原文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