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 武則天在感業(yè)寺出家的時候,唐高宗李治因為皇后王氏無子,逐漸冷落她而獨寵蕭淑妃。 王皇后為了干掉情敵蕭淑妃,就慫恿唐高宗把武則天接回皇宮,企圖聯(lián)手對付蕭氏,想不到此舉如同引狼入室。 王皇后非但沒有得到武則天的幫助,反而被武則天設(shè)計陷害,丟了皇后之位,蕭淑妃也漸漸失寵。 武則天生下女兒,王皇后來探視,武則天自己掐死剛剛出生的女兒,嫁禍王皇后。 《資治通鑒》記載:王皇后百口莫辯,被唐高宗李治廢黜,與同時被廢的蕭淑妃被幽禁在“別院”,某一天,李治突然想念王氏和蕭氏,于是就去探視,兩人希望皇帝能有一天釋放她們,并請求把幽禁的別院改稱“回心院”,李治當時滿口答應(yīng)。 誰知這消息傳到了武則天的宮內(nèi),武則天大怒,派人分別杖責王氏和蕭氏各一百大板,斬斷手足,丟入酒甕里,還得意洋洋說:“令二嫗骨醉!” 蕭淑妃高聲痛罵:“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 《舊唐書》的記載略有不同:“庶人良娣初囚,大罵曰:'愿阿武為老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宮中不畜貓?!?/p> 蕭淑妃在剛被囚禁的時候大罵武則天,武則天大怒,自此嚴禁宮中養(yǎng)貓。 王、蕭被處死后,武則天雖然如愿做了皇后,可是她常常大白天遇見鬼,“頻見王、蕭二庶人披發(fā)瀝血,如死時狀?!?/p> 頻頻看到王、蕭披頭散發(fā),渾身流血的嚇人樣子,仿佛是冤魂來索命。 武則天派巫師驅(qū)鬼,沒有效果,從此不敢居住在長安而遷居洛陽,“故多在洛陽,終身不歸長安”。 武則天做了皇帝的時候,早忘了當年蕭淑妃“生生扼其喉”的詛咒,反而開始喜歡上了貓咪。 《朝野僉載》記載:“則天時,調(diào)貓兒與鸚鵡同器食,命御史彭先覺監(jiān),遍示百官及天下考使。傳看未遍,貓兒饑,遂咬殺鸚鵡以餐之,則天甚愧。武者國姓,殆不祥之征也?!?/p> 這段文字非常有趣:武則天在位時期,派人訓(xùn)練貓和鸚鵡在一個食器中吃食,那意思是讓臣民瞧瞧,女主天下,沒什么不可能的事兒,在女皇的感化下,萬物和諧,貓和鸚鵡可以和平相處。 武則天命御史彭先覺監(jiān)督,京城百官和監(jiān)中外官考使一個接一個參觀。 也許是彭先覺只顧夸夸其談,為女皇歌功頌德,忘記派人給貓喂食,貓咪餓急眼了,心里想:光特么拿老子當教材,不管飯嗎? 于是,饑餓的貓就把鸚鵡當午餐吃掉了。 武則天超級尷尬,被貓咪當眾打臉,大為慚愧,認為貓吃了鸚鵡很不吉利,因為鸚鵡的“鵡”和國姓“武”諧音的緣故。 《資治通鑒》也有類似的記載:“太后習貓,使與鸚鵡共處。出示百官,傳觀未遍,貓饑,搏鸚鵡食之,太后甚慚?!?/p> 武則天也許再度聯(lián)想起蕭淑妃的詛咒,于是再次下令禁止宮廷養(yǎng)貓,而以國姓“武”諧音的鸚鵡為宮廷第一寵物。 武則天喜愛鸚鵡,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武則天崇信佛教,而傳說鸚鵡是佛祖的化身。 《雜寶藏經(jīng)》記載:一只鸚鵡的父母眼睛均盲,它就去采摘野果給父母吃,這只鸚鵡就是佛的化身。 武則天希望臣民把自己也當成佛祖的化身,心甘情愿接受其教化和統(tǒng)治。 武則天曾蓄養(yǎng)了一只白色的鸚鵡,取名“雪衣”,愛不釋手。 《戒庵老人漫筆》記載:“唐武后畜一白鸚鵡,名雪衣,性靈慧,能誦心經(jīng)一卷。后愛之,貯以金籠,不離左右。一日戲曰:'能作偶求脫,當放出籠’。雪衣若喜躍狀,須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以禿衿,別來隴樹歲時深。開籠若放雪衣女,常念南無觀世音’?!?/p> 這只鸚鵡非常聰明,能背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一卷。武則天非常喜愛,把它養(yǎng)在黃金制作的籠子里,整天不離左右。 有一天,武則天逗鸚鵡說:“你要是能作一首詩,朕就放你出來?!?/p> 雪衣表現(xiàn)出非常快樂的樣子,不一會兒吟誦道:“憔悴的羽毛光禿禿的前胸臟兮兮,一別隴上的森林慘兮兮!若陛下打開籠子放了我雪衣,我會常年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祝福你!” 武則天大喜,于是就打開籠子,放了雪衣,可惜沒多久,雪衣就死掉了。 武則天非常傷心,為之落淚,賞賜紫檀木制作的棺槨,厚葬雪衣于御花園,并常常前往憑吊。 武則天晚年,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很糾結(jié),按照武周正統(tǒng)來說,應(yīng)當立侄子為嗣,而按照古代繼承制度,又應(yīng)該立兒子才對。 老臣狄仁杰給女皇解夢的時候,促使武則天下了決心還政李家。 《資治通鑒》記載:有一天,武則天對狄仁杰說:“朕夢大鸚鵡兩翅皆折,何也?” 狄仁杰認為有機可乘,巧妙地解釋說:“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p> 武則天于是不再把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做為繼承人,而選擇傳位兒子李顯。 本文為歷史教師王漢周,漢周讀書原創(chuàng)。感興趣的朋友,請用薇信搜索公眾號:歷史教師王漢周或漢周讀書,收看全部系列原創(chuàng)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