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求言語之高遠(yuǎn),當(dāng)求行事之真實。 《論語》第七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p> 【譯文】 孔子說:“你們大家以為我對你們有什么隱瞞不教的嗎?我沒有什么隱瞞不教你們的。我沒有一點不向你們公開的,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 【悟讀】 師父領(lǐng)進(jìn)門,修行在個人。 “二三子”,諸位,你們,這里指諸弟子;“乎爾”,語氣助詞,無實意。隱,匿。圣人之情懷,當(dāng)是有人難以真正明白,于是質(zhì)疑夫子或有所隱匿,未盡以教。“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此重申上句意??鬃诱f我平日無所行而不與二三子以共見。學(xué)于其人,其人具在,復(fù)何隱?此處孔子特地提出一“行”字,可謂深切之教也。 《李澤厚譯》中說,“你們這些學(xué)生以為我有什么隱瞞嗎?我沒有什么隱瞞的。我沒有什么事情不對你們公開的。這就是孔某的為人?!?br>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是這樣注釋的,“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故疑其有隱,而不知圣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曉之”。 孔子之教育,是真正的言傳身教。隨時隨地都在學(xué)習(xí),隨時隨地在教學(xué)。本章的“行”指行為,夫子告誡學(xué)生們不能只關(guān)注他的“言”,還要關(guān)注他的“行”。 孔子講這句話是有所指的。有些人表面顯得正派,道行頗高,背后卻極為骯臟,見不得人,見不得光。本章實際表明了夫子的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 君子之為也,勿求言語之高遠(yuǎn),當(dāng)求行事之真實。有真實,始有高遠(yuǎn)。夫子身與道合,行與學(xué)化。一舉一動,篤實光輝,表里一體,磊磊光明,當(dāng)為后昆楷模。
|
|
來自: 新用戶97560OB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