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指非感染性尿頻、尿急,其發(fā)病特點為尿頻、尿急,一有尿意就不能忍耐,睡眠后無尿頻。排尿次數可從正常每天6~8次增至20~30次,甚至每小時10多次,且每次排尿量很少,多與精神因素有關。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中醫(yī)學認為此病主要與三焦和肺脾腎有關。中醫(yī)運用經方治療效果滿意,介紹如下: 某女,20歲,因不能憋尿超過30分鐘2年。曾多次到省市級醫(yī)院就診,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患者因多年患病神經緊張,調節(jié)失常,而致膀胱功能失常。小柴胡湯調和三焦,可以疏解緊張情緒。五苓散為治水之圣劑,對于水液失常的小便不利或尿急,尿頻,尤為適宜,故兩者合用起效甚速,效如桴鼓,出乎所料。 針灸: 尿失禁在臨床上以神志清醒時尿液不能自控而流出為特征,本病多由先天稟賦不足、年老體弱,或久病氣虛、腎氣不足、下元不固、膀胱約束無權,或脾肺氣虛、脾失健運、上虛不能制下,或火熱郁于下焦、濕熱蘊結、脈絡遇阻、膀胱氣化失司、開合失職而致小便失禁。 辨證要點 腎氣不足:畏寒肢冷,白天尿頻,夜尿尤頻并逐漸加重,下元不固,氣化失司,開合失職,小便失禁,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肺脾氣虛:脾失健運,上虛不能制下,尿頻以致失禁,每遇咳嗽、打噴嚏、驚嚇,尿液不自主流出加重,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火熱郁于下焦:濕熱蘊結,脈絡遇阻,膀胱氣化失司,以致尿頻、失禁。 治療要點 1.本病以小便失禁不能自行控制為特點,治療以恢復小便自行控制為目的。因此,治療以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膀胱經取穴為主。 2.單穴取穴:三陰交,適于腎氣不足,肺脾氣虛證型。昆侖穴,適于肺脾氣虛,腎氣不足證型。 3.治療方法:用毫針針刺治療。 操作方法 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者用平補平瀉法。 三陰交穴:在內踝尖部上3寸,脛骨內側后緣。皮膚常規(guī)消毒,用2寸不銹鋼毫針,直刺1~1.5寸,得氣后,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者用平補平瀉法,每10分鐘捻轉1次,捻轉3~5次,每天治療1次,輕者7天為1療程,重者10天為1個療程。 昆侖穴:在外踝尖部與跟腱之間凹陷處。皮膚常規(guī)消毒,用2寸不銹鋼毫針,直刺1~1.5寸,得氣后,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者用平補平瀉法,每10分鐘捻轉1次,捻轉3~5次,每天治療1次,輕者7天為1療程,重者10天為1個療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