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戰(zhàn)亂不斷的民國是文人們最活躍的時代,這個時代涌現(xiàn)出來的文人大多都是文豪大家,他們的成就現(xiàn)代人鮮少能比得上。 俗話說得好,文史不分家,當代很多文人都對史學有所涉及。其中在文史領域最為出名的,應該就要數(shù)郭沫若了。 說起郭沫若,世人的評價還是兩極分化很嚴重的,一邊是欽佩他才華能力的,一邊是唾罵他行為不檢的,這些言論都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世人最喜歡的就是給一個人定性,但其實人多是兩面的,很少有壞到極致或是好到極致的人。對于這些前輩,我們還是就事論事得好,功是功過是過,沒必要非要定一邊。 在被世人品評了大半輩子之后,郭沫若還是在1978年因病去世了,將一生的榮辱都拋卻到了腦后,瀟灑地離開了人世。 照大家所想,功績斐然的郭沫若,死后應該是可以葬入八寶山的,再不濟也是葬回老家,魂歸故土。但事實上,郭沫若卻選擇葬在了山西大寨。 更令人驚奇的是,他竟然囑咐家人連墓地都不要有,直接把骨灰撒在大寨的虎頭山上即可,引來無數(shù)人的猜想,他為什么會這么安排自己的后事? 首先,郭沫若是喜歡大寨的。當年毛主席號召各地學大寨的時候,郭沫若也曾來實地考察過,當時他就被大寨精神感染,被大寨人的勤勞堅韌所感動,還曾為大寨寫下不少歌頌的詩篇。 大概是對大寨的印象實在是太好,所以郭沫若在考慮后事的時候,就想到了這里,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其次,當時全國都響應號召實行火葬,很多重要領導人也是一改傳統(tǒng),采用了火葬的方式,郭沫若作為當時的知名文人,自然也是要起帶頭作用的。 至于為什么連骨灰都不留,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學習周總理。我們都知道,周總理去世后,也是連骨灰都沒留的,分撒在了四個對他來說有重大意義的地方。 郭沫若一直是跟著周總理工作的,周總理不僅是他工作上的領導,也是他最敬佩的人,所以難免有模仿的舉動。 最后,郭沫若不留骨灰,也跟他的工作有關。大家都清楚,郭沫若除了是個文豪之外,還是一個考古學家,他這輩子挖過的陵墓可是不少,帝陵也是挖過的。 正因為自己就是干這一行的,所以在郭沫若心里,他對墓葬應該還是有些擔憂的,害怕自己的墓也會被后人所挖,不得安寧,所以干脆最后撒了骨灰,什么也不留下,也就不擔心被打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