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在世時,是一個人人稱道的賢妻良母。她淳樸善良、誠實勤儉,協助著父親將我們兄妹四個撫養(yǎng)成人,其功其德,在我家來說,可謂大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良母,在我的沉淀記憶中,卻有過三次“說謊”。 一次是1961年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因沒有糧食,家中都是維持半饑半飽的生活。沒辦法,母親就整天挎著個籃子,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去到地里挑剜野菜,用于補充吃食上的不足。野菜,有的是略含苦味的曲麻菜,有的是葉有絨毛的仁杰菜,也有的是帶有圓葉的落莉菜。這些野菜,俱都無毒,挑回家來,用清水一洗,再用開水一焯,剁碎以后,放上少量的玉米面,蒸疙瘩或是做成菜團子,就是一家人的飯食了。如果放到現在,這些色澤黃綠相間、質地松松軟軟,口感色味俱佳的飯食,在吃慣了大魚大肉的油膩佳肴以后,調劑一下口味,未必不是新鮮之物??墒?,若是作為主食,上頓飯下頓飯的全是這個,吃起來可就乏味了。由于我們都很年幼,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母親唯恐我們吃不飽身體受損,就從有限的玉米面中,拿出一部分,給我們單做一些少摻野菜或者不放野菜的餅子,讓我們吃用,而她則和父親一味的吃這些菜多糧少的代食品。當時我和大妹已經十多歲,非常清楚母親的良苦用心,看到她們整天的去干活,耗費許多體力,由于營養(yǎng)不良,臉面憔悴,體質孱弱,心中很是酸楚。所以,在每次吃飯當中,都是將玉米餅子掰下一塊,交到母親手中叫她食用。而每逢這時,母親總是強裝笑臉,將那塊餅子歸還于我們,并且安慰的說:“你們吃吧,媽不餓!”等到我們吃完以后,她在收拾飯桌之時,都是將那些落在桌面上的飯渣、米粒,一點一點的用手指撿起來,然后放進嘴里咽進肚里。 另一次,就是一個夏天,剛從生產隊里分來的幾十斤小麥,為了吃頓白面饃饃,母親端著盛放在簸箕中的麥粒,去到隔壁的碾棚,用石碾去壓面。壓面,這可不是一件輕巧活計,幾百斤重的大石磙,安放在一個碩大的圓石盤上,石磙用一個木制碾框框著,碾框上固定一根木棍,然后把糧食置于碾盤上面,通過人在木棍上的推動,一圈一圈的碾壓,將糧食逐漸碾碎,最后再用馬尾織成的羅子將細面篩下去,剩下的渣子再反復壓上幾遍,這樣,一簸箕麥子就成了面粉。母親本來個子就不高,身體嬴弱,加之每天吃不好飯,干起這份活來,實在力不從心。父親雖然能干這份活計,但是他還得整天去生產隊里勞動,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母親也心疼他的勞累,所以這份貌似“清閑”活計就全落到疲憊不堪的母親身上。本來,我們也可上去助她一臂之力,但畢竟年紀幼小,母親舍不得讓我們挨累;還有我們都在上學,也沒有這個時間。故此,一家人的吃飯問題,幾乎都是由母親完成。有時,我們在放學之際,就去幫助她推上幾圈碾子,可每次母親都是不讓。當我們看到她累得面臉通紅,熱汗涔涔,撩起衣襟擦拭著順流而下的汗水之時,都是心疼的直嚷:“媽媽,你歇會兒吧,我們來干!”聽到這里,她又是苦苦一笑,安慰我們說:“你們回去吧,我不累!”然后,就三推兩搡的將我們攆走。 還有一次,就是一個五月端午節(jié)之時,生產隊里分了幾斤豬肉,為了給我們過一個快樂節(jié)日,母親早起就把豬肉泡好洗凈,然后擺上案板,用鋒利的菜刀,一點一點的切成小塊,而后,放在鍋里就燉,為了吃著出息,每次都是買上幾斤粉條,摻在肉鍋里面。由于從春節(jié)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個月的時間,還沒聞到過肉味,雖然多次在睡夢中吃過幾次,可根本解決不了饞慾,沒辦法,不得不盼著快快過節(jié)。這天好不容易來到了,我們心中的高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們的身子隨坐在學校上課,思想早已飛到了家中,致使在聽老師講課時,心不在焉,經常走思,恨不得立即散學,回家吃上一頓美餐,解決早已壓在心中的饞慾。最后一節(jié)課的下課鐘聲終于敲響了,我們排著隊伍終于回家了。進到院中,還沒到屋,一股濃濃的香味就鉆進鼻孔之中?!皨寢?,肉燉熟了嗎?”我急切地問。正在拿著鐵勺看鍋的母親,立即回答:“快了!”隨著母親的話語,我看到熱氣升騰的鍋中,一些顏色發(fā)紅的肉塊,夾雜著一條條略顯白色的粉條,在上下翻滾。放在里面的一些佐料,姜片、花椒、大料等,也和它們默契配合,一起涌動。時間不長,母親熄滅灶中的柴火,將已經爛熟的粉條燉肉,掏在一個泥瓦燒制的盆子里,端放在已經放好的飯桌上。于是,我們圍坐在一起,急切地吃起來??墒?,吃了幾口以后,就發(fā)現,母親在吃飯時,一塊肉也不夾,一個勁的吃粉條。這可不行,于是,我們幾個每人夾起一塊肉來,送進母親的碗里。誰知,母親又是一笑說:“你們吃吧,我不饞!”接著,又把肉從碗里夾出來,一一給了我們。 “我不餓”,“我不累”,“我不饞”,三句話,三個不,發(fā)生在當時,我們這些還不諳世事的兒童,只意識到母親是心疼我們,分明吃的半饑半飽,偏說“不餓”;本來已經體力透支,故意說“不累”;也是將近半年沒見著葷腥,謊稱自己“不饞”。今天回想起來,這就是一貫誠實、樸素的母親,在自己的子女面前,說下的三個謊言。這三個謊言,僅僅說成母親是對我們的心疼,實在有些膚淺,往深層次里探索一下,這是典型的偉大的母愛,是一個母親“舐犢之情”的具體體現。這種母愛,高深莫測,質樸情篤,富有勇于獻身的犧牲精神,顯現著無私無欲的品質和風格?!笆郎现挥心赣H好”,“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子女的健康成長,為了不使孩子們受到委屈,一個母親總是舍棄自己的欲望和追求,而將這份欲望和追求化作一份充盈豐沛的母愛,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子女,誰敢說這種精神不偉大?哪敢說這種精神不高尚? 此事已經過去半個世紀,慈愛的母親也已離開我們30多年,在我們俱都成了花甲以上的老人之際,想起母親的這三個“謊言”,在心酸之際,不得不對母親的所作所為肅然起敬,母親的恩德,我們永世不忘! 作者簡介 中國通俗文化研究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灤南縣文學會顧問,曾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曹操》、《套路》,長篇歷史讀物《曾國藩智慧微博》,文集《文海弄潮》,與人合著文化、人物叢書《文海遴貝》、《灤河流域歷代名人》等書籍。各種文體文章散見于國內、外報刊雜志。自2012年--2016年,八篇文章分獲全國散文大賽、“華夏情”全國散文賽、河北省采風賽等地征文一、二、三和優(yōu)秀獎。退休后,返聘于縣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顧問:韓布暉 張連福 范麗麗 張國印 希國棟 周祝國 劉新民 張全江 總編輯:紀驚雷 常務副總編輯:曹雪艷 小說、兒童文學主編:代文靜 散文、報告文學主編:小愚 詩歌主編:王翠紅 詩詞主編:田玉竹 評論主編:梁淑艷 動態(tài)主編:陸丹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