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遠或是昨天,在這里或在對岸,長路婉轉離合悲歡,人聚又人散?!?/span> “沒有神的光環(huán),你我生而平凡。在心碎中認清遺憾,生命漫長也短暫……” 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中主題曲《只要平凡》的經典歌詞,歌詞雖平淺,卻直擊人心靈的深處,曾經讓無數人潸然淚下。 的確,人生寄一世,忽焉若飆塵。生命無常又短暫,而且充滿了各種遺憾。 自古至今,這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只是現代人有這種感覺,我們的古人更是留下了無盡的詩篇,來表達對人生易逝,年華易老的感慨。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是蘇軾在夜游長江之后的感懷;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边@是李白高歌醉飲之后的浩嘆。 然而,傷春悲秋的感懷只可作為暫時的排遣,化解內心的憂愁,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人生短短的幾十年。 只有我們樹立了正確的生命觀,學會了恰當處理肉身寄存與靈魂歸宿的問題,才能真正地做到不枉此生。 在這一點上,我們古代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就要比那些詩人和文學家,看得更加通透與深邃。 所謂人生,無非就是我們人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一個具有高度個性化的過程,這是人生的長度,以我們肉身的生滅為標志。 但是,古代的先賢們卻無不啟發(fā)我們,去追求與思考那些超脫于肉身之外的“形而上”的規(guī)律,因為這涉及到人靈魂的歸宿,以及其背后更宏大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比寮业氖フ哒J為,一個人的一生,他不能只關注眼前的物質享樂,只有聽聞和感悟到了,超脫于物質世界之上的大道,這樣的人,才算沒白活一場。 那么道家是怎樣認為的呢?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的確,我們所有的擔心、憂慮、與病痛,都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一個肉身存在,如果我們沒有身體的存在,那又怎么會有各種病患呢? 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問老子一個問題:人在什么時候才是最快樂了?我想他的答案應該是,人沒有被生下來的時候,或者是一個人可以超脫了肉身的束縛的時候,他才是最快樂的。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契合佛家小乘教法里的那種“人生皆苦、所受即苦”的觀點。 但是,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至死都沒有往那個生前身后的世界,去看一眼,去探索更多的可能與更大的世界。 在這一方面,佛家的各種經典對此著述的最為詳細。 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就是用了因病稱疾的方式,為眾生方便說法,來啟發(fā)人們感悟這個肉身與生命之外的東西。 因為維摩詰居士稱病,這個消息一經傳開,就馬上驚動了從國王到社會各界人士有好幾千人,都去探視,而維摩詰居士也是借機說法,教化大眾。 維摩詰居士說:“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span> 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身體,它是無常的,不會永恒存在,而且不堅固,非常脆弱,很快就會壞掉,所以不要貪戀、執(zhí)著和過分依賴我們這個身體。 我們這個身體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也是種種煩惱的根源,所有的病痛也都會匯集到我們這個肉身之上發(fā)作,所以對于這個身體,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不會過分在意的。 生命雖然短暫與無常,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會利用我們這個短暫的生命,這個暫時可為我們支配的肉身,來覺悟真理,升華靈魂。 一個人,只有朝著這個方向走,才算是不枉此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