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截取的課程截圖,售價198元 課程中有一首詩題目為《送母回鄉(xiāng)》,作者題為李商隱。 此前,這位主持人還出版過一本親子讀物,書名同為《少年說詩詞》,也收錄了這首“李商隱《送母回鄉(xiāng)》”。 該主持人2014出版的圖書《少年說詩詞》 對古詩詞稍有了解的人,憑這首詩的遣詞造句和章法便可判定,它絕不是李商隱所作,非但不可能是唐詩,也不會是宋詩、清詩,而是今人所作。 我和幾位朋友經(jīng)過一番查考,終于弄清了原委,這首詩確實是今人寫的。作者名為李玉臻,筆名寓真,1942生,山西人。曾任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現(xiàn)擔任人大代表,是一位很有名的法官詩人。 這首題為李商隱《送母回鄉(xiāng)》的詩作,實際上是李玉臻老先生所寫的《暴雨途中二十韻》的后半部分。這首詩收錄在《寓真詩詞選評》一書中,此書于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只印了3000本。 《寓真詩詞選評》所收錄的李玉臻《暴雨途中二十韻》原作 那么,李玉臻老先生的作品,怎么被李商隱給“搶”了去呢?這應該是從一個小誤會開始的。 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可能是這首詩的作者被誤傳為李商隱的重要一環(huán)。他曾經(jīng)寫過一篇題為《慈母和游子》的散文,而這首被署名為“李商隱《暴雨途中二十韻》”的詩出現(xiàn)在了這篇文章里。 趙麗宏先生這篇散文曾發(fā)表在2007年3月22日的《新民晚報》上(是紙質(zhì)還是電子版存疑)。據(jù)查,這份報紙2006年的訂閱量是108.5萬份,讀者不可謂不多。 201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趙麗宏《云中誰寄錦書來》一書,也收錄了這篇《慈母和游子》,印數(shù)為1-10000冊。至于其他書里有沒有收錄此文,就不清楚了。 趙麗宏《云中誰寄錦書來》,人民文學出版社 另外,這篇文章還曾經(jīng)作為閱讀理解題出現(xiàn)在某高一期末試卷上。 一份發(fā)行量很大的報紙,一份高中考卷,外加一本著名出版社出的圖書,使得這篇《慈母和游子》被很多人看到,其中有多少人記住了這首題為李商隱的《暴雨途中二十韻》,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趙麗宏先生為何誤以為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的呢?據(jù)筆者考察,可能是讀另一篇文章時,看花了眼,屬于無心之失。 文學評論家 何西來先生 另一位著名文學評論家何西來老先生,于2002年2月21日曾經(jīng)在人日上發(fā)過一篇文章,題為《豪華落盡見真淳——讀寓真詩詞》。 溫馨提示:下圖文字較長,可以直接跳過,不影響理解。 這篇文章中的倒數(shù)第二段開頭寫道:“唐代詩人李商隱是非常喜歡寫雨的”,接著用了較長篇幅討論了李商隱寫雨的詩。但是這篇文章畢竟是評論寓真的詩詞的,所以后半段就引出寓真先生這首《暴雨途中二十韻》來,但是沒引全文,只截取了后半部分10句:
何西來先生文章倒第二段的截圖 注意,李玉臻先生的《寓真詩詞選評》一書出版于2000年,何西來先生這篇評論文章發(fā)表于2002年,而趙麗宏先生的散文《慈母和游子》則發(fā)表于2007年(具體寫作時間不詳)。時間點對得上。 我估計,趙麗宏先生很有可能讀到過這篇文章,但讀得不太仔細,誤將此段開頭的李商隱當成了這首詩的作者,寫進了自己的散文《慈母與游子》中。當然,也有可能他并未看過何西來先生的文章,而是從別處轉(zhuǎn)錄的,他看到的已經(jīng)是被誤傳的版本。 總之,一首似是而非的“新唐詩”就這樣誕生了。 后來,又有人張冠李戴,把這首詩的題目改成了《送母回鄉(xiāng)》(這個題目屬于寓真先生的另一首詩),不知是不是嫌《暴雨途中二十韻》這個題目太長了,不好記。作者沒改,仍然是李商隱。 到這里,這首“新唐詩”完成了它的最后一道生產(chǎn)工序,成為網(wǎng)絡上最流行的版本,還被“古詩文網(wǎng)”收錄了。 此后,各種文章鋪天蓋地引用這首詩,無一例外題目都是《送母回鄉(xiāng)》,作者都是李商隱。其中不乏“央視新聞”這樣的大號,閱讀量10萬+??梢哉f這首被誤認為是李商隱所寫的詩,經(jīng)過這些網(wǎng)絡爆文的傳播,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 溫馨提示:下圖較長,瞄一眼劃過即可。 鋪天蓋地的網(wǎng)絡文章,都將此詩的作者寫成了李商隱 這是一篇閱讀量10w+的文章 梳理至此,這首被冠名李商隱作品的“偽唐詩”的前生今世,也就清楚了。 雖然寓真先生這首詩被當成唐代李商隱的作品應屬于誤傳,是無心之失,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及時澄清,把這首詩著作權(quán)歸還給李玉臻(寓真)先生。假如你喜歡這首詩,覺得它寫得好,那么它在你心里絕不會因為作者由李商隱變成了李玉臻(寓真)而黯然失色。 我寫這篇文章,絕不是要批評趙麗宏先生或那位電視臺主持人,也不是說我比他們高明,而是希望不要讓更多讀者誤解,同時不使原作者的創(chuàng)作成果埋沒于網(wǎng)海。實際上,最早發(fā)現(xiàn)此詩有問題的也并非筆者,而是某瓣上的網(wǎng)友。 在此也提醒大家,特別是做老師的朋友,在教授學生時一定要“較真兒”點,把真?zhèn)闻宄獾眉日`人子弟又貽笑大方。畢竟人家花了198買你的課,總不能教給孩子們錯誤的知識吧? 中華書局出版過一本由劉學鍇、余恕誠兩位教授編撰的《李商隱詩歌集解》,收錄了李商隱的全部詩作。若能翻查一下這本書,這個烏龍事件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余恕誠、劉學鍇二位先生的《李商隱詩歌集解》,目前最全的李商隱詩集 當然,這類烏龍事件也并非現(xiàn)在才有的,例如清朝康熙年間編的《全唐詩》,里頭收錄了這么一首詩:
很美的一首詩,但它其實也是一首“假唐詩”,作者唐溫如是元朝人。 著名學者程千帆先生曾寫過程先生寫過一篇《從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看詩人的獨創(chuàng)性》,把此詩當做唐詩。另一位比他年輕的學者陳永正先生便撰文指出:唐溫如實為元末明初人,“《全唐詩》收錄此詩,實誤。” 《程千帆全集》截圖 程千帆先生坦然承認自己的疏誤,并將陳永正先生糾正他的文字收進了自己的文集中,一時傳為佳話。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我相信,本文中所提及的幾位前輩,一定也有程先生的雅量吧? 順便說一句,近年來很多人對古典詩詞的了解似乎有點滑坡,所以弄出了不少笑話,網(wǎng)上流傳的一首順口溜很能說明問題: 李商隱這位“冷門詩人”自然是頻頻中招: 這是一首很明顯的假冒偽劣唐詩,李商隱不會知道幾百年后開封會有個包青天吧? 雖然說術(shù)業(yè)有專攻,不過作為一位作品被收入中學課本的詩人,在大眾那里居然那么沒有存在感,實在令人唏噓。 (由于筆者才疏學淺,加之資料匱乏,本文或亦存在這樣那樣的錯誤,敬祈方家不吝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