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 被抓入鏡頭“射”在膠片上的人群:北島敬三與布魯斯·吉爾登 Keizo
Kitajima (1954—) 北島敬三,出生于長野縣須坂市,在這地方一直生活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學時代開始鐘情攝影,高中時加入學校的攝影部,并通過全盛期時代的寫真雜志與攝影的世界“親密接觸”。東松照明、中平卓馬、森山大道、荒木經惟等,是當時攝影志上炙手可熱的藝術“大腕”。 TOKYO 1979 1975年北島從從Seikei大學法學系退學,參加由森山大道指導的WORK SHOP攝影學校的攝影課程。1976年與森山工作室的成員一起成立畫廊,1981年獲得日本寫真協(xié)會年度新人獎,1983年以攝影畫冊《New York》獲得木村尹兵衛(wèi)攝影獎。2007年,北島敬三將其1991年在蘇聯(lián)15國完成的肖像項目集結成書,出版畫冊《USSR 1991》,獲得第32屆伊奈信男賞攝影獎。
1976 年,“Work Shop寫真學?!标P張。以森山大道和北島為中心,從森山教室“畢業(yè)”的幾名攝影青年,在新宿二丁目開設了一間攝影畫廊,叫“Image Shop CAMP”。畫廊每月10日,定期舉辦影展“寫真特急便——東京”,同時刊行一種同名的小冊子,共出了12期。同人們并不諱言“大半接受了森山先生的欲望”,以森山范的“掃街式”攝影,把新宿酒場里的胡鬧和都心部街頭雜沓的人群及其冷漠的表情、下意識的無厘頭,統(tǒng)統(tǒng)“抓”進景深,“射”在膠片上。北島身上有一種“天性的直覺、敏銳的神經和野生的行動力”,被恩師森山稱為“過路魔鬼”(日文表述為“通り魔”),呈現(xiàn)在印相紙上的作品,粗糲而尖銳,給人以暴力的“硬派”感。
如果說,北島剛起步時的作品,是向森山致敬的話,那么后來的創(chuàng)作,便開始融入了個人要素,視角和風格都拉開了距離。繼《寫真特急便—東京》之后,北島赴沖繩,又以同樣的形式,推出了《寫真特急便—沖繩》系列。彼時,越戰(zhàn)剛結束,沖繩返還未久,位于本島中部、沖繩境內唯一不面海的城市胡差(沖繩縣轄市名,一般寫作“コザ”是日本唯一用片假名表示的城市),有一種不同于日本本土的、從高壓中釋放出來的“解放感”。 TOKYO 1979 北島的鏡頭對準那些與美軍士兵調情的賣酒女郎、妓女、流浪漢、在路上大打出手的醉漢……“雖然置身于享樂的喧鬧中,但他注視著他們的目光,其實很冷靜。對于復歸本土未久的沖繩人來說,胡差的狂躁,是一種不愿直視的傷口”。沖繩系列有種超越敘事性的視覺沖擊力,獲攝影界的認可,并為他贏得了1981年度日本寫真協(xié)會新人獎。
沖繩的成功,激勵了北島。他收起135相機,扛起大尺幅工作機,開始走向世界的大都會。從1981年起,兩度赴紐約,像掃描似的,簡直把那個城市的一切都曝光在了膠片上:“鏡頭對準沿第五大道,從對面走近的金發(fā)女郎,連想都不想一下,便撳下快門;在Downtown的街頭,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對著剛被射殺的尸體舉起相機,然后果斷撳下快門……”八個月的時間,拍攝900只膠卷,逾35000枚。從海量的膠片中選定的,是那些攝影者與被攝體“逆轉”的片子,即那些全然不知怎么回事,下意識地“自動”曝光在膠片上的成像。 NEW YORK 1981 - 1982 出版于1982年的攝影集《New York》,一舉斬獲日本攝影界最高獎項木村伊兵衛(wèi)獎,贏得了鯉魚跳龍門般的殊榮。評委之一、攝影家渡邊義雄也注意到:“貌似冒險蠻干的攝影者,實際上堪稱深思熟慮型。作品乍看上去漫不經心,其實背后隱藏著成熟的技巧……” NEW YORK 1981 - 1982 在紐約的喧囂與躁動中,北島敬三內心清晰地感到“大西洋彼岸一片廣袤的黯然”——他開始強烈地意識到東歐的存在。1983年5月,回國還不到半年的北島,復飛赴西柏林,并以那兒為據點,呈放射狀地“鏈接”東歐諸國,用膠片記錄這片地理上雖隔山隔海,地緣政治上卻與作為冷戰(zhàn)“橋頭堡”的日本維系著某種張力的地域。
攝影集《EASTERN EUROPE》(東歐),意味著北島攝影敘事風格的突變:背景的建筑物雖不甚高大,但顯得格外凝重、坐實,給人以威壓感;鉛灰色的天空,分不清是云,還是霾,與紐約強烈的日曬反差鮮明;人們表情陰冷、凜然,絕少有笑容;幾乎所有人物都只拍上半身,低角度,無視取景器的虛焦,不用閃光燈而使用自然光,仿佛非如此便無法表現(xiàn)被攝體身上強大的存在感。
因在異常微妙的歷史時刻,人在東歐的“近水樓臺”,對于1989年前后,柏林墻倒塌等一連串歷史性劇變,北島是現(xiàn)場目擊者。1991年,受《朝日新聞》的委托,北島用150天的時間,遍訪蘇聯(lián)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登陸莫斯科時還是蘇聯(lián),離開時已經是獨聯(lián)體了——“做夢都不會想到如此帝國竟然會遭遇體制崩潰”。 NEW YORK 1981 - 1982 《蘇聯(lián)大紀行》全部是彩色膠片,被攝體基本保持站姿、正面、全身,是典型的傳統(tǒng)肖像攝影。背景是油田、工廠、發(fā)電站、游泳池、港口、鐵道線,空曠、 寂寥、設施陳舊,經濟的疲憊一目了然;作為被攝體的普通工人、士兵、官員、警察、農民、少女和牧師,他們對即將到來的崩潰全然無感,像過去的每一天一樣, 平靜而日常,卻稍嫌不安地凝視著日本攝影家的鏡頭…… 本文作者/劉檸 NEW YORK 1981 - 1982 北島敬三以他天性的直覺、敏銳的神經和野生的行動力,被恩師森山稱為“過路魔鬼”,他呈現(xiàn)在印相紙上的作品,粗糲而尖銳,給人以暴力的“硬派”感。紐約攝影師布魯斯·吉爾登以極致的近來拍攝街頭人群,他的照片給人怪異的刺激感,充滿十足的張力。 Bruce Gilden (1946 - ) 我以拍攝距離極其逼近而出名; 并且,越來越近 1946年生于紐約的布魯斯·吉爾登影像怪異,與眾不同,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長時間盯著臥室外的街景幻想。吉爾登的大學時光是在佩恩大學略有些沉悶的社會學教育課程下度過的,1968年在看了安東尼奧尼著名的搾討攝影的電影《放大》之后,他馬上買了第一架照相機。雖然期間也上過幾天紐約視覺學校的攝影夜校課程,但布魯斯·吉爾登的攝影基本屬于自學成材。布魯斯吉爾登1998 年加入Magnum,2002年成為了Magnum的正式成員。
對街頭百態(tài)的著迷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紐約的康尼島游蕩,拍攝感興趣的人與事。挜他的攝影從紐約開始延伸到海地、法國、愛爾蘭、印度及日本,同時開始在 世界各地展覽。十足的張力和繪畫般的品質確立了布魯斯·吉爾登劇化的影像風格,也為他贏得了包括國家藝術基金獎、紐約州藝術基金獎等很多榮譽。
我是布魯斯,攝影師,出生于1946年的布魯克林,這就是我這個出名或說是臭名的口音的來源。我在紐約的布魯克林長大,小時候我從家里2樓的窗戶往外看,就開始被街上的千奇百態(tài)所吸引。 New York City 我喜歡黑白,它能最好表達我看到的東西。我一般喜歡在紐約曼哈頓的西面馬路上行走,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那里讓我覺得很舒服。我一般走得較快,但每當我走到61街左右,我就會放緩腳步。我總是離我拍攝的人物很近,以至于很多人以為我在拍他們身后的東西而回頭看。拍得如此近,是為了讓觀眾感覺自己都是畫面中的一部分。我大量使用閃光燈,閃光可以突出表現(xiàn)我對這個城市的感覺,比如城市里的急躁,壓力和活力。從我圖片里觀眾可以看到現(xiàn)在很多人在街上走都很迷茫,都在想這個想那個,一個個都很迷失。
從我的圖片里,你可以聞到馬路的味道,這樣的圖片就是街拍了。你感覺自己就在旁邊。我尋找能吸引我的人,不是普通的人。我感覺我拍攝的人就好像是我的朋友一樣,雖然我并不認識,但我被他們所吸引,我不需要假裝。
我沒有職業(yè)道德,可這個年代誰有? 省省吧,絕大多數(shù)我認識的記者們都自以為是。他們去所謂的危險現(xiàn)場。我覺得馬路上更危險,我被攻擊好多次了。 雖然去戰(zhàn)場可能會丟了性命, 但那里沒有人在乎你拍他們。 可是這里街上每個人都在乎。這里就是戰(zhàn)場。 “兩個雅庫扎成員,雅庫扎就相當于日本的黑手黨。雅庫扎中的23個黑幫成員是日本的頂級富翁。他們把自己裝扮成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黑幫——注意看光鮮耀眼的襯衫和勞力士。我在一個咖啡店和他們碰面,在10分鐘內拍下了這張照片。他點起打火機,然后我叫他停在那里讓我拍照?!?/span> 日本赤坂, 1998“George Abe(右),前雅庫扎成員且是一名備受好評的作家?!?/span> 10號特工, 倫敦,2001“這是來自威爾士的Bernie,腿上刺的Kray雙胞胎參考了DavidBaily所攝的肖像。當時我叫他把褲腿稍稍提起,這樣我就能同時拍到靴子和刺青。我為此必須趴在地上?!?/span> Kaban”, 西伯利亞,2010“這張照片拍攝于Sergey的家里,在西伯利亞,離葉卡捷琳堡70公里。當時我們正在野餐。Kaban當時喝醉了,開始和她的朋友Dmitriy玩起來。” 日本赤坂 ,1998“雅庫扎邀請我去他們的野餐。當時有高中生朋友在場。我喜歡這個小女孩用她的蝴蝶網袋套住一個雅庫扎成員的腦袋。這很有象征意義,是一個成功的隱喻?!?/span> 野餐, 西伯利亞,2010“Sergey當時已經喝了一整天了,不過很多都灑了的。野餐從湖邊轉移到了路邊的一座房子前。Sergey周圍是他的隨從?!?/span> 影藝家編輯整理 |
|
來自: 子君zijun123 > 《街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