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寫《黃昏亮起一盞燈》這本書的時候,曾經(jīng)在扉頁上寫過這樣一段話:這個時代不需要知識的堆砌,而是一盞燈點亮另一盞燈,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羅振宇老師曾經(jīng)說過:這個時代的學習,不是一個人的知識灌輸?shù)搅硪粋€人的頭腦,一個人學習做另外一個人。 這個時代的學習,是把別人的生命、智慧、經(jīng)歷,當做一盞燈懸掛在你自己的路上,燈掛的越多,你自己的路就越亮。 《黃昏亮起一盞燈》出版以后,我收到許多讀者的各種信息,有關(guān)于如何賺錢的,有關(guān)于讀書的,有的讀者問我采訪了這些名人以后有什么實際的感受,有的讀者甚至特意從外地跑到北京來拜訪…… 只要時間允許,我都盡量見面或者是回復(fù),因為我意識到在那一刻,我也成了一盞燈。 別人的燈照亮了我,我再去照亮別人,這樣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亮堂。 就像我們《一眼空間》公眾號里面說的:大家抱團取暖,一起探索創(chuàng)新理念的新邊疆。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許多新東西層出不窮。 而且新東西的冒出,大多是一種混沌、無序的點或者云狀態(tài),遠沒有形成學科和系統(tǒng)。 等它形成系統(tǒng)出成書搬到課堂上的時候,許多東西已經(jīng)老了或者是過時了,只能作為知識留存在書本上。 許多大學畢業(yè)生為什么就業(yè)難,就是因為他們主要是從書本上汲取知識的原因吧。 有讀者會問,你所說的這些燈帶來的亮點是東一點亮,西一點亮,跨行又跨界,和我的專業(yè)相距甚遠,有什么用呢? 古語經(jīng)常說“學以致用”,有人把它解釋為沒有用的東西就不要去學它,這樣理解有點窄了。 你學了就一定會想去用它,你不用它是因為你不會。 比如說,你手里只有一把錘子,你看什么東西都像釘子,東錘幾下,西錘幾下,如果你會用刀,你就可以去砍了,如果你還會用弓箭,你就可以遠距離去射擊了。 古語說“藝不壓人”。 許多非常成功的企業(yè)家,或者是學者,他們每年都去學一樣和自己專業(yè)毫不相干的學科,比如人類學、生物學、藝術(shù)……也就是為了讓自己手里思考的武器多一些,看這個世界的視角和支點多樣一些。 所以,那些強調(diào)“學以致用”的想法,似乎有點過時了。 現(xiàn)在,有些創(chuàng)業(yè)者在學習的時候,總喜歡自覺不自覺的舞動“鄙視鏈”。 在沒有什么實力和學識的前提下,擺出一副創(chuàng)業(yè)大佬的高姿態(tài)來,甚至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高傲,喜歡好為人師,自戀地認為自己就是最高處的一盞燈,對周圍能夠照亮自己的燈視而不見。 在學習上有這樣思維誤區(qū)的創(chuàng)業(yè)者,就很難在創(chuàng)新的路上前行了。 幾十年的商海沉浮,我有這樣一種感受,不敢再小瞧任何人,哪怕他是一個很平常的人。 你如果把他看做燈的話,他就一定有亮光照到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這些燈不是來自名人,也不是來自權(quán)威,也許就來自你身邊的親人、朋友、來自普普通通的你、我、他….. 拍攝于人民大學午夜的校園 都是些心里話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給大家的彩蛋是推薦我寫的《黃昏亮起一盞燈》這本書。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經(jīng)風祝您好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