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慶濤 王鴻杰 成,是現(xiàn)代最常用漢字之一。《說文解字》解釋為“就也。從戊,丁聲?!蔽鲂?、釋義全錯了,只有讀音是對的(接近)。 甲骨文的成字是一個合成字,很明顯是由我和丁構(gòu)成。 我字本義是能舀湯能叉肉的多用途餐具。春秋時期金文似竹編笊籬,我字餐具的字義更為明顯。吃飯的餐具人手一個,久而久之就成為第一人稱代詞。 成字中的丁,本義是在用餐具(我)盛飯時掉落的飯?;蛘呤菧?。成字的讀音來自丁。 成字本義是盛飯或舀湯的動作,是盛的初文。由于成字被引申義專用,于是,人們就在成字底部加一個皿字,寫作盛,表示把食物放入器皿之中。 成年人叫做丁,也是這個原因。人到了一定的年紀(jì)才可以做飯盛飯,小孩子不行,會發(fā)生意外。 另外,就字也是一個合成字,甲骨文是兩個高大的城樓,本義接近,挨近。戰(zhàn)國時期秦簡(云夢日甲)開始由京和尤構(gòu)成。這里的京字用的是引申義大的意思。 尤字,本義是人的手上長的疣子,突出于手表面。后來尤字被引申義專用,于是另加病字旁寫作疣來表示,即尤字是疣字的初文。 注:文字為原創(chuàng),字形引自《國學(xué)大師》(網(wǎng)絡(luò)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