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解放軍入緬作戰(zhàn)的前因后果2:逃往緬甸的蔣軍殘部 作者:桅桿 兵敗逃亡:1949年12月9日,盧漢在昆明宣布起義,并扣押了在滇的國府大員。當時駐滇的蔣軍主力為第8軍和第26軍,軍長分別為李彌和余程萬,兩人當時也被扣押。盧漢動員他倆參加起義,李彌不愿意參加起義,但表示可以出城制止第8軍與云南地方軍隊發(fā)生沖突;余程萬則說“要我們參加起義,得回部隊去說服才行”。盧漢擔心蔣軍進攻昆明,便放了他們,但兩人一去不復返。 【李彌】 隨后,蔣氏任命湯堯為陸軍副總司令,并封李彌為云南主席,余程萬為云南綏靖主任。由湯堯統(tǒng)一指揮第8軍、第26軍等在滇部隊,并編組為第八兵團,進攻昆明。對此,我方一方面命令在貴州的第16軍49師馳援昆明,一方面命令在廣西的二野第四兵團提前入滇。1950年1月,陳賡的第四兵團入滇,并指揮四野第38軍2個師(114、151師),迂回河口、金平一線,切斷蔣軍撤往越南的通道,發(fā)起滇南戰(zhàn)役,基本上全殲了國軍第八兵團主力,活捉了湯堯,但也有少量的蔣軍漏網(wǎng)逃往緬甸。滇南戰(zhàn)役1950年2月19日結束,被稱為“解放大陸的最后一戰(zhàn)”。 翻越野人山:逃往緬甸的成建制蔣軍主要有兩支:一支是由團長李國輝率領的第8軍709團,一支是由副團長譚忠率領的第26軍278團。由于通道被堵,李國輝率領的709團是翻越野人山進入緬北的:身體強壯的士兵輪流揮動砍刀,從屏障一般藤蔓和灌木叢中劈出一條小徑;一路與瘴癘、蚊蟲、毒蛇和野獸相伴而行;沒有糧食,就宰殺牲口,安排士兵打獵捕食。 經(jīng)過半個月煉獄般的行軍,終于抵達位于緬、老、泰三國交界處的大其力地區(qū)一個叫小勐捧的村子(屬于緬甸),出發(fā)時1000余人的隊伍只剩下700多人,人員損失三分之一。在大其力地區(qū),李國輝遇到了同樣翻越野山逃到這里,由譚忠率領的第278團600余人。之后,他們又會合了遺留在附近的原遠征軍第93師200余人,三支部隊共計1500余人。稍事安定后,李國輝等人通過電臺與臺島取得了聯(lián)系,詳細匯報了情況,并請求支援。臺島方面回電:“你部情況已清楚,但已無能為力,請你們自謀出路?!崩顕x氣得把電報撕得粉碎,對電臺臺長大吼道:“給我發(fā)報,就說如果不管我們,我們就投奔解放軍去。”并說“按老子說的去拍,錯一個字老槍斃你”。沒過多久,臺島回電到了:當局無暇過問,你們想投誰就投誰。這下李國輝沒脾氣了。這支殘軍從此漂泊在異國他鄉(xiāng)。 【黃埔軍校第七期李國輝】 艱難圖存:臺島不管他們,大陸也回不去,一切只能靠自己了。1950年4月20日,三支部隊在小勐捧開會,經(jīng)過集體討論,三支部隊合并為“中華復興部隊”,李國輝任總指揮,譚忠任副總指揮,鄧克保任參謀長,并使用93師的旗號。然后開始修建營地,招兵買馬,準備長駐下去。 此后,陸續(xù)從云南逃出來的散兵、地主、土匪紛紛前來投奔,部隊很快擴充至3000余人。異國殘軍,生存艱難。好在當年遠征軍在緬甸打過日本人,當?shù)赝了緦h征軍比較有好感,再加上緬甸華人也不少,靠著土司和華人的資助,才勉力維持了下來。但靠別人資助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殘軍參謀長鄧克保曾是李彌的副官,有些見識,認為殘軍要想在緬北扎根,就應該學習紅軍在井岡山的做法,首先要搞好根據(jù)地建設,要學會游擊戰(zhàn)術。 【敗退緬甸的蔣軍殘部】 李國輝采納了鄧國保的意見,把部隊分成三個部分并進行了分工:一部分開荒種地,建設營地;一部分,為鴉片商人武裝押運鴉片,并逐步參加販賣鴉片等活動;一部分搞軍訓,保持戰(zhàn)斗力。三部分定期輪換,目的是使殘軍所有人員都能戰(zhàn)、能商、能農(nóng)。殘軍還成立了一個“復興公司”,開展鴉片及各種物資貿(mào)易。這樣一來,殘軍的狀況迅速好轉(zhuǎn)。李國輝還發(fā)起“軍民聯(lián)姻”運動,鼓勵未婚士兵迎娶當?shù)嘏印7才c當?shù)嘏咏Y婚的士兵,每人獎勵20塊大洋。殘軍參謀長鄧克保就娶了當?shù)卮笸了镜呐畠骸=?jīng)過一番努力,這支蔣軍殘兵總算在緬北站住了腳跟。 反圍剿:這支殘軍開進緬甸,引起緬甸方面的注意。緬甸先后4次派人和李國輝談判,要求其撤出緬甸,退回中國境內(nèi)。但李國輝聲稱“借土養(yǎng)命”,拒絕撤出。1950年5月20日,緬甸國防部向殘軍發(fā)出最后通牒:限其10日內(nèi)撤出緬甸。同時,緬甸國防軍集中6000多步兵(后增加到8000多人)和3個炮兵連、1個戰(zhàn)車連,意欲乘殘軍立足未穩(wěn),對其展開圍剿。 戰(zhàn)斗準備就緒后,緬甸國防軍責令殘軍限時繳械投降。李國輝毫不猶豫地予以拒絕,并告訴部下:我們已經(jīng)沒有退路,必須為生存而戰(zhàn)!1950年6月16日,緬甸空軍連續(xù)轟炸殘軍據(jù)點,地面部隊向殘軍據(jù)守的村落發(fā)起多路進攻。 【逃亡緬北的蔣軍殘部】 緬軍本以為入緬不久的殘兵敗將,肯定不堪一擊。不料,李國輝按照參謀長鄧克保的布置,采用游擊戰(zhàn)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有條不紊地展開“反圍剿”作戰(zhàn),多次擊退緬軍,屢屢偷襲得手。為扭轉(zhuǎn)戰(zhàn)局,緬甸陸軍總司令奈溫將軍于7月9日親臨前線指揮作戰(zhàn),不僅依然毫無進展,還死傷慘重。這支在解放戰(zhàn)爭中被我軍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的殘軍,在異國他鄉(xiāng)卻爆發(fā)出驚人的戰(zhàn)斗力,橫行緬、老、泰三國。 和平協(xié)議:緬甸方面眼看用武力解決不了,就采取另外兩手:一是控訴,在向聯(lián)合國控訴臺島時,緬甸說“他們是一支擁有美式先進裝備,有著十年軍閥混戰(zhàn)、八年抗日戰(zhàn)爭和三年內(nèi)戰(zhàn)經(jīng)驗的部隊”。二是談判,1950年8月9日,奈溫將軍私下告訴李國輝:如果李將軍有和談誠意,那么下次緬軍發(fā)動進攻時,希望李將軍率部后撤,以便對當局、對外界有個交待。李國輝當即表示:對緬甸沒有領土野心,只是想暫時借用一下,希望雙方和平相處。 8月22日,奈溫和李國輝達成和平協(xié)議:允許殘軍在緬甸暫住,但要撤出大其力地區(qū),進入山區(qū),緬軍讓地方當局為殘軍提供糧食。經(jīng)過40多天的作戰(zhàn),殘軍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作戰(zhàn)的勝利,緬軍死傷近1000人,還被俘虜了500多人。但殘軍也付出慘重代價戰(zhàn)死230多人,重傷100多人。隨后,殘軍釋放了緬軍俘虜,還發(fā)給路費,并按協(xié)議陸續(xù)撤出大其力地區(qū),進駐緬泰邊境的孟撒。孟撒有40多個村寨,糧食產(chǎn)量較高,是一塊理想的根據(jù)地。殘軍通過“拼命”,總算在緬北暫時安頓下來了。 |
|
來自: 戰(zhàn)旗視界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