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碑?什么是帖?----- 碑,古代拴馬的石樁,或者墓葬時系下棺材的穿孔的石板。后來經(jīng)常在那個石板上刻字紀念死者,成為墓志。 標準的碑的形式包括碑首+碑身+趺座,碑首邊緣一般雕有螭(也是龍子之一)首,碑身頂部的“穿”是用來穿繩的孔,方便搬運,趺座一般是赑屃(不是龜,是龍的一個兒子,喜歡負重)。文字包括碑額、碑陽、碑陰,碑額一般用篆書,碑陽刻正文,碑陰刻題記,如果內容多,碑的兩側也會刻文。后來,根據(jù)實際需要,石碑形式略有改變。 在石碑上刻字,東周時開始出現(xiàn);東漢時,石碑鼎盛;三國時,曹操為抑制奢靡風而禁止立私碑。 東晉,晉室南遷,南朝沿襲禁碑政策;而北朝為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不理會曹魏遺策,于是北朝碑風繼續(xù)盛行。 碑石保存久遠,故現(xiàn)存碑石很多,如秦《石鼓文》、漢《張遷碑》《曹全碑》、北朝《始平公造像記》《張猛龍碑》、唐《九成宮醴泉銘》等等。 碑的另一種形式是石刻,不同的是石刻主要是指在天然的山崖壁上鑿刻文字。如東漢《開通褒斜道刻石》、東晉《瘞鶴銘》等。 帖,本意是布帛,字帖就是在布帛上寫的字。造紙發(fā)明以后,紙代替了布帛,成為書寫的主要載體。典型代表如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東晉王珣《伯遠帖》、唐陸柬之《文賦》、顏真卿《爭座位帖》《祭侄文稿》等。 碑帖結合的一種書法形式叫“刻帖”。因為紙張不易存放,所以人們就仿照碑刻的形式,把字帖墨跡搬移刻到石板上,以后要用就從石板上再拓下來,這就是刻帖。形式是刻,但書風是貼,仍歸于“帖”一類。典型代表北宋初《淳化閣帖》,是包含趙宋以前歷朝歷代共計420多法帖的匯集刻帖。 上古時代就有養(yǎng)蠶織布,顯然,帖遠早于碑。但現(xiàn)存古人字跡最早的,或者較早的基本都是碑刻形式,如戰(zhàn)國秦《石鼓文》;帖最早的是西晉陸機《平復帖》,相差至少500年。 -----北碑南帖----- 南北朝開啟,中國南北分裂,因疆域所限,書法也不相通,慢慢形成南北派之分。 南朝:東晉、宋、齊、梁、陳,形成以二王為首,智永、虞世南繼之的南派集團,崇尚妍美柔和的墨跡書帖,所以南派也叫帖派。 北朝:十六國、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形成以索靖、丁道護、歐陽詢?yōu)榇淼谋迸杉瘓F,崇尚險峻硬挺的刀刻碑石,所以北派也叫碑派。 褚遂良屬哪一派?清代阮元認為,褚遂良出于隋,和歐陽詢同屬北派。虞世南死后,太宗苦于無人與之論書,魏征力薦褚遂良,外人以此認為褚遂良接替虞世南,則書法必然為南派王羲之一脈。其實魏征薦褚遂良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考慮,褚遂良正直賢能,為朝廷棟梁。 褚遂良之父褚亮,生于河南陽翟(今禹州),屬北方人。褚遂良從小隨其父,習北齊、北周書風,因褚亮與歐陽詢同僚,故褚遂良亦參習歐陽詢書法。褚遂良北派書風從其《孟法師碑》可見。 后來,褚遂良入弘文館皇家書法班,虞世南和歐陽詢分為“正副教頭”,褚遂良則為“課代表”,自此后,褚遂良用心學習二王傳人虞世南書法。后來終于寫出二王書風的《雁塔圣教序》。 所以,褚遂良少壯時為北派,中晚年當屬南派。 張懷瓘《書斷》說:褚服膺虞監(jiān),祖述右軍。就是說褚遂良用心學習虞世南書法,追宗王羲之書風。 -----碑帖之爭----- 帖的主要工具是紙、墨、筆,碑的主要工具是石頭、刀,兩者差異不言而喻。 隋朝結束地域南北分裂,書法重新開始溝通統(tǒng)一,兩股風格迥異的書風必然會碰撞,產(chǎn)生爭端。 由于楊隋出于北周,南派自然不待見,統(tǒng)一之后的第一個回合,北碑勝出。 不久,唐朝建立。帖派迎來了大發(fā)展時期,因為唐太宗李世民酷愛帖派領袖王羲之書法。 李世民出身于北方鮮卑,為何酷愛南派書法? 原來,南梁有個叫王褒的書法家,是王羲之堂兄王恰一脈的子孫,正宗帖派。梁滅后,王褒進入北周為臣,唐國公李淵得以向他學習書法,兒子李世民自然也就隨父學習南派書法。 李世民執(zhí)政之后,南北兩派之間的狀態(tài)被迅速反轉,南派地位急劇上升。南派掌門虞世南本來書法造詣略遜于北派掌門歐陽詢,但由于太宗的賞識,虞世南地位、影響力反超歐陽詢,成為弘文館皇家書法班的正教頭,歐陽詢屈居副手。第二個回合,帖派大勝。 趙宋建立,也是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在其淳化年間搞了個《閣帖》,推波助瀾,繼續(xù)推南抑北。第三個回合,帖派完勝,碑派毫無還手之力。 自此之后,一直到晚清,帖派大行其道,成為書法正宗,碑派一路沉淪,基本淪為旁支。 清朝初年,康熙帝喜歡董其昌書法,繼續(xù)引導揚南抑北的書法風向。但是,隨著清朝文字獄愈演愈烈,士大夫們多數(shù)選擇遠離政治旋渦,潛心研究考古。乾嘉學派由此興起,至咸豐之后,隨之而起的金石學蔚然成風,碑派作為金石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終于迎來了揚眉吐氣的機會。 清朝后半程,沉淪已久的碑學咸魚翻身,在半個回合內戰(zhàn)勝帖學,吐出了千年郁氣。 碑學翻身的主要三個理論旗手是阮元、包世臣、康有為。 阮元以《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成為尊碑抑帖的急先鋒。 他的主要觀點是: 一,北派書風源自古法。 二,帖派好作品往往家族傳承,外人不得見,不利于書法傳承。而碑石于大庭廣眾之下,人人得見可學。 三,刻帖摹拓甚多,磨損太過,離真跡已很遠,不可學。 包世臣師從碑派創(chuàng)新開拓帶頭大哥鄧石如,但他的書寫成就遠不如其理論巨著《藝舟雙楫》,屬于眼高手低。 他認為: 一,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 二,欲求見古人面目,切不可舍碑帖而求匯帖耳。 三,南派雖然也有不少碑石,但南派碑石書風迥異北碑,往往還是宗法二王。在帖學盛行的長時間內,一直被摹拓,以至字跡已經(jīng)模糊;而北派碑石因無人問津,故筆畫依舊如新,易于學習研究。至于《淳化閣帖》之類的刻帖更不可學。 康有為接過包世臣的大旗,在前者《藝舟雙楫》的基礎上撰寫了《廣藝舟雙楫》,把尊碑抑帖的翻身仗推向了巔峰。 他認為: 一,紙壽千年,帖之真跡自元明之后,鮮有保存完好者,大多為宋元明人摹鉤本。而碑自不同,可以長久保存,清晰如新。 二,為魏碑、南碑大唱贊歌,列數(shù)出碑之十美: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筆法跳越、點畫峻厚、意態(tài)奇逸、精神飛動、興趣酣足、骨法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 三,描述晚清碑石之盛況:訖于咸(豐)、同(治),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 -----攜手共進,相得益彰----- 很明顯,由于碑派長期被壓制,至清中后期屬于超跌反彈。但包世臣康有為等人又明顯屬于矯枉過正。 現(xiàn)、當代,書法又慢慢恢復到以二王為宗的格局。因為,書法畢竟是以筆墨紙硯為主要工具,而不是刀石。啟功先生的名言:透過刀鋒看筆鋒,可見,還是要回到毛筆上來。其次,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紙難保存的弱點在逐步消減;另外,由于影印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無論什么樣的孤品真跡,都很容易從各大收藏博物館高清晰出版發(fā)售,解決了古代難覓大家真跡的問題。 但是,碑刻有其獨特藝術個性和學術價值,喜愛碑刻的書法人可以繼續(xù)享受其中。晚清,除了鄧石如,還產(chǎn)生了如吳熙載、趙之謙、吳昌碩等大家巨匠,這給碑派擁躉樹立了標桿榜樣。 一句話,碑、帖各有所長及各自獨特藝術個性,不必過于厚此薄彼。 藝術本來就需要百花齊放的局面。碑、帖互相融合、借鑒,更容易推陳出新,更容易在書法藝術上有所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