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高峰——春秋晚期到戰(zhàn)國1、紋飾風格繁復細巧到素面銅器春秋中期之后,風氣改變,青銅器的紋飾又走向繁復細巧。 典型的例子是蟠螭[pán chī]紋,這種紋飾興盛于春秋中晚期,可能是龍紋和竊曲紋結合的產物,特征是無角的小龍身體互相纏繞。 很快又發(fā)展出蟠虺[pán huǐ]紋,變得更加纖巧細密,無數小蛇纏繞在一起,大面積裝飾在器物表面上,蟠虺[pán huǐ]紋相較于蟠螭[pán chī]紋更加簡化、細密和規(guī)整。 戰(zhàn)國中期之后,審美再次變化,蟠螭紋和蟠虺紋消失,素面銅器(器物表面無裝飾花紋)大量出現。 2、銅器實用化隨著春秋時期禮樂制度的崩壞,青銅器上“禮”的成分下降,實用性增強。 曾侯乙墓出土的冰鑒[jiàn],是古代的冰箱,夏天冰鑒內放入冰塊,再嵌入盛酒的方缶[fǒu],既美觀又實用。 太原趙卿墓出土的虎形灶,設計合理,還帶有四節(jié)我國最早的銅煙囪[cōng]。 3、區(qū)域特征明顯各諸侯國的青銅器各具特色。三晉的列鼎器體扁圓,蹄足短小,楚國的列鼎敞口平底,蹄足瘦長,差異一望而知。 文字也分秦、三晉、燕、齊、楚五系,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講戰(zhàn)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p> 戰(zhàn)國中山王墓出土的鐵足銅鼎的外壁刻有銘文469字,是戰(zhàn)國時期銘文最長的,記載了中山國伐燕的事跡。 東周時長篇銘文已罕見,兵器上倒是會“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4、鑄造工藝巔峰,失蠟法出現這時的青銅鑄造工藝達到巔峰。我國青銅器主要用“陶范法”鑄造,配合分鑄法和焊接,能鑄造復雜的器形,此時已完全成熟。 春秋中期“失蠟法”在楚國出現,一些極精巧的銅器是通過“失蠟法”鑄造的,出名的有河南淅[xī]川下寺出土的青銅酒禁,“王子午”升鼎上的爬獸;曾侯乙墓的尊盤等。 曾侯乙尊盤是一尊一盤的組合,其鏤空蟠虺[pán huǐ]紋飾件,纖細盤繞,把失蠟法的特長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關于“失蠟法”還有一些爭議,一些學者提出曾侯乙尊盤上存在范鑄和焊接的痕跡,認為通過分鑄、焊接可以制造出尊盤這樣復雜的器物,且“失蠟法”工藝的器物極少見,進而否定中國古代存在“失蠟法”。 主流觀點認為尊盤是“失蠟法”制成。尊盤器型工整,表面光滑,沒有范鑄痕跡。若使用陶范法,那些纖細纏繞的部件無法脫模,且狹小的空間很難焊接。另有實驗嘗試用“失蠟法”復制尊盤,雖效果不佳,但也大致可行。 現代科學發(fā)展出“實驗考古學”,即根據古代技術和方法進行控制性實驗,為解讀古代人類行為提供基礎。曾侯乙尊盤是我國青銅工藝的巔峰之作,應該多做古代條件下復制的嘗試,成功則“失蠟法”的謎題也可以解開。 5、裝飾工藝盛行鑲嵌工藝施于銅器上,早在夏代二里頭遺址就有,如鑲嵌綠松石的銅牌飾。 春秋中期出現在青銅器上鑲嵌紅銅,利用色差來裝飾,花紋內容一般是鳥獸人物,進行宴樂、征戰(zhàn)、狩獵等場面,稱為圖像紋。 春秋晚期出現錯金銀工藝,代表器物是晉國的欒書缶[fǒu]。在鑄造青銅器時表面預留凹槽,或使用鐵鋒刃器在表面鑿出凹槽,然后利用金銀的延展性,把金銀絲嵌入,再用錯石磨平。 戰(zhàn)國時期還出現鎏金、鑲嵌寶石、玻璃,彩繪等工藝,使銅器表面富麗堂皇。 主要是工藝的進步使中國青銅藝術達到第二個高峰,令人目眩神迷。 二、吳越兵鋒東周 列強征戰(zhàn)不休,兵器這樣的軍工行業(yè)是重中之重。秦始皇統一六國,收繳天下的兵器,在咸陽熔鑄了十二個“金人”,高三丈,合7.96米,可能是古代最大的青銅器了。 “吳越之金錫”聞名于世,指的就是青銅兵器,《越絕書》說:“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嘗有。”他們是著名的鑄劍師?!肚f子?刻意》中說:“夫有干(吳)越之劍者,柙[xiá]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笨梢妳窃奖鞯木?。 吳越兵器精良首先是有物質基礎,長江下游的銅陵古銅礦,從西周就開始開采,《周禮?考工記》中說“吳粵(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p> 其次吳越立國于蠻荒之地,富有生氣,工藝大膽創(chuàng)新。 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劍身上菱形暗格嵌綠松石和藍玻璃,且千年不銹,刃如秋霜,堪稱吳越兵鋒的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