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原為滋陽縣,后改為兗州縣,是山東唯一以州為名的“縣”,1992年改設為縣級兗州市,現(xiàn)在為濟寧市轄區(qū)兗州區(qū)。兗州現(xiàn)在盡管僅是濟寧市一個區(qū),但其歷史悠久,曾是古九州之一。 清人龔自珍有詩曰:“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自戰(zhàn)國以來,“九州”即為古代中國的代稱。一般認為“兗州”一詞的出現(xiàn)始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當時的百家爭鳴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其實,經文字考證,“兗”字的出現(xiàn)要比春秋戰(zhàn)國時期早得多,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兗州的記載。 一、“兗”字的由來 兗州的“兗”字古作'沇',始見于西周青銅器沇兒鐘,專家認為該字即“沇”的初文。在小篆里,'三點水'有時候可以寫成'橫水'而放在'允'字的上邊,后來由篆書向隸書演化時,'橫水'就變成了'六',于是成為今天的'兗'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兗州……小篆作沇,隸變作兗,此同義而古今異形也。' 沇兒鐘拓片,紅圈標注的為沇(即兗)字 上面提到的'沇'字來源于沇水,沇水又稱濟水,發(fā)源于今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中,濟水分黃河南和黃河北兩部分,在天下九州的設定中,兗州的最初范圍被設定為“黃河和濟水之間”,后來由于黃海改道的原因,侵占了黃河南的濟水河道,黃河以南如今已經沒有濟水了。 濟水并不是一條普通的河流,而是中國古代最神圣的四條河流—“四瀆”中的一條。所謂“四瀆”之說出現(xiàn)于先秦(不晚于戰(zhàn)國時期),指的是“江、河、淮、濟”這四條由西向東、獨流入海的河流。其中“江”對應的長江、“河”對應的黃河、“淮”對應的淮河,當下都還在中國的版圖內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唯有“濟”所對應的濟水,因黃河的原因不見了蹤跡。 “四瀆”位置圖 兗州的'兗'字,還被后人賦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義,那就是端信。此說最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的緯書《春秋元命苞》:'兗,端也,信也。'初唐編《晉書》、《隋書》等國家正史,都曾對此轉述引申,例如《隋書·地理志》就說:'兗之為言,端也。言陽精端端……其地兼得鄒魯齊衛(wèi)之交,舊傳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shù)郡,其人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這就更明確地說明,不僅'兗'字有端信的含義,而且兗州人也是端信的人。 二、“兗州”建制沿革 介紹“兗州”建制沿革前,為便于理解,先介紹下中國朝代順序表,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魏、蜀、吳)、晉(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十國【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十國(前蜀、后蜀、楊吳、南唐、吳越、閩、馬楚、南漢、南平、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約公元前 21 世紀至公元前 17 世紀),相傳夏朝第一代君王大禹治水成功后,根據地理概況,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國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等九州,并用青銅鑄了九只鼎,鼎上分別雕鑄九州物產、奇禽異獸的圖象,精致無比,代表當時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 古九州大致行政區(qū)劃圖 約在公元前 17 世紀初,夏桀失道,眾叛親離,湯王伐桀,商朝取代夏朝,取桀之九鼎為鎮(zhèn)國之寶。 公元前 1088 年,武王伐紂滅商而建周,在洛水之北營建城廓,取名洛邑,并把象征國家政權有重器-九鼎從商朝國都朝歌遷于洛邑。 公元前 606 年,周王室權力衰微,戰(zhàn)國諸侯爭霸,各國莫不覬覦周王室的九鼎。秦國最有條件并吞六國統(tǒng)一中國,天下盡歸,自然要占有國寶九鼎。公元前 258 年,秦國滅周,秦昭襄王就把九鼎遷到秦國國都咸陽去了。到了秦代,廢除九州名,全國實行郡縣制。 兗州正式作為行政區(qū)劃是在西漢武帝設十四州刺史時開始的,相關于省級。兗州轄泰山郡、東郡、東平國、山陽郡、陳留郡、淮陽國。后兩個在今河南東部。不過,此時的兗州“省會”不在山東境內,而在河南濮陽,即山陽郡。 漢朝時期兗州 東漢沒有太大變化,只是“省會”遷到了山東巨野(時稱昌邑)。漢末三國的兗州,被曹操謀士荀彧認定為“天下之要地”的兗州,是曹操的龍興之地,成為梟雄曹操的基本盤。正是憑借在兗州擊敗由冀州黑山等地農民率領的黑山軍,曹操才有資格作為一股獨立勢力,出現(xiàn)在中央之國的地緣政治舞臺上。其后那位武功第一的呂布,在誅殺董卓之后,同樣選擇了兗州作為晉升為一方諸侯的根基之地,只不過被迎立為兗州牧的呂布,很快在與曹操的對抗中落敗。曹操能擠進一線,標志就是出任兗州牧,建立魏國。入魏后,兗州未有變化,只是治所遷到了鄄城。兗州面積不大,但人口多,經濟發(fā)達。僅在東漢最鼎盛時期,兗州就有人口405萬,將近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經過西晉初年的穩(wěn)定后,由于五胡亂晉,身在北方最前線的兗州最終成為北方諸雄的地盤。雖然東晉在江南設立僑置的兗州,但和兗州本部沒什么關系。 兗州回歸南朝,已是東晉末年,梟雄劉裕北伐平定南燕,再次控制兗州。劉宋的兗州和兩漢魏晉時區(qū)域差不多,只是“省會”放在河南滑縣(時稱滑臺)。然后又是分分合合,治所遷來遷去。直到劉宋泰始之亂,北魏大國南下,吃掉了兗州。 北朝時期的北魏,兗州東起新泰,南至滕州,北至梁山,西至民權,形狀像一條頭朝東覓食的魚。 南北朝后期的行政區(qū)劃極其混亂,僅一個兗州,就分出三個:治所在瑕丘(今濟寧市兗州區(qū))的兗州、治所在滑臺的西兗州、治所在譙城的南兗州。說兗州是省級吧,面積已和地級沒區(qū)別了。 南北朝時期兗州 隋朝省掉了這些亂七八糟的行政建置,只設州郡。原兗州轄區(qū)分成魯郡、東平、濟陰、東郡幾個郡了。各種省級的兗州刺史從此銷聲匿跡了。 唐朝專和隋朝對著干,隋滅兗州,唐復之。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淵重置兗州,但只是地級。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在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兗州成為都督府,管著三個州,勉強算是省級單位。玄宗、肅宗父子又是一通改,先改為魯郡,再復名為兗州。但在公元758年,兗州復名時,同時還設立了實際上是為省級的兗海節(jié)度使,管著兗州、海州(連云港)、沂州(臨沂)、密州(諸城)。 北宋時的兗州又恢復了地級,境內名城不少,除了兗州區(qū),還有曲阜,鄒城,泗水,泰安(時稱奉符縣),萊蕪,寧陽。金朝有了變化,把北宋兗州的北部設泰安州,金時的兗州只剩下南部,而鄒城也歸了滕州。到了元朝,兗州甚至都不再是地級了,隸屬于濟寧路,相當于縣級市。但是,兗州在明朝實現(xiàn)了大翻身。 為啥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封自己第10個兒子朱檀為魯王,王府設在兗州。兗州的縣級肯定無法滿足皇子大駕的行政需求,升為兗州府。兗州府的地盤相當大,大致包括現(xiàn)在菏澤、濟寧、棗莊、臨沂(均為地級),面積約相當于現(xiàn)在山東省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 明朝時期兗州府 清代仍設兗州府,府治滋陽,現(xiàn)兗州區(qū)就是原滋陽縣,滋陽因在嵫山以南而得名,嵫山位于兗州城西15公里處,海拔75米,占地1.5平方公里,山雖不高,卻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古寺廟宇鐘聲悠揚,長年累月香火不斷,可惜這座嵫山,兗州人心目中的一座圣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四清”和“文革”運動中被毀掉了,如今只剩下一個采石后留下的大坑。 民國撤銷了地級的兗州府,劃歸濟寧專署。之后的兗州,就成了濟寧(地級)下轄的縣,直到1992年,改設縣級的兗州市。2013年,撤市設區(qū),兗州市改稱兗州區(q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