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惠惠
據(jù)媒體報道,隨著各地中小學陸續(xù)放假,不少家長又開始感覺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余額”不足,于是各種計劃安排上,各種輔導班報上,各種招數(shù)也準備上……這樣的斗智斗勇的關系讓親子雙方都覺得很累很受傷。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家長和孩子是“同齡人”,因為自孩子出生那一天,家長就負有引導孩子成長的責任,更有自我成長的內在需求。新時代家庭教育的焦點,也早已轉向家庭成員的互動與關系升級。家長與孩子雖然有著血緣與情感上的聯(lián)系,但由于受到年齡、觀念、立場、角度的影響,思維方式有很大差異,在日常的互動中,相互的“情感賬戶”既有儲蓄也有支出,還可能會出現(xiàn)透支的情況。寒假中由于包含著中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正是一個為親子情感“充值”的好機會。
至于“充值”的方式,一是蘊含禮貌和仁慈的“好好說話”。好好說話,除了說話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表情。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感受到父母的情緒而不是說話的內容。生硬的語音語調傳遞過去的只有枯燥的說教,孩子們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也無法形成對他人應有的禮貌和仁慈。二是蘊含理解和尊重的“好好傾聽”。生活中,很多父母與孩子的談話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孩子興高采烈地與父母分享自己的經歷,父母則一邊聽,一邊做自己的事,時不時地應答幾句,全然不顧孩子的感受,極大打擊了孩子傾訴的欲望。如果父母能微笑地看向孩子的眼睛,及時地回應,孩子就能體會到被父母重視的感覺,也能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復制這種關系。三是蘊含歸屬感和鏈接感的節(jié)慶活動。春節(jié)前后是特別有中國味兒的節(jié)慶活動密集期。這期間家人團聚,一起為過年做準備,是特別能讓孩子讓家中所有人感受到“我是這個家的一分子”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打掃衛(wèi)生,采辦年貨,包餃子,貼對聯(lián),猜燈謎,甚至就是閑嘮嗑,講講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那些經歷,講講孩子經歷的好玩的事情,這種分享就是給彼此的賬戶里存了一筆厚厚的“新春福利”。
同時,親子之間也要為良好習慣“充值”。一方面雙方都要為勞動技能“充值”。家長要給孩子做榜樣,并引導孩子搞好個人衛(wèi)生、整理學習資料、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春節(jié)前的大掃除,研發(fā)一道新春菜肴等。這些活動既能提高孩子的勞動技能,也能使孩子體會父母的不易,養(yǎng)成勤于勞動、勤儉持家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父母要引導孩子為自我管理能力“充值”。放假之初,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研討,安排假期計劃。假期計劃可以包括學習、運動、社交、閱讀、游戲等方面,并最大程度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試錯和調整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對自己的能力邊界、執(zhí)行情況有真實客觀的認識,管理能力就是這樣發(fā)展起來的。一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審美趣味的形成和家庭有很大關系,我們家長也要反省和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給孩子做好引領。
當親子情感賬戶“余額”充足,孩子就有堅強的成長后盾;自我管理能力“余額”充足,孩子就有奮飛的有力翅膀。疫情下的2020年寒假仿佛還在眼前,2021年的寒假又姍姍而來,愿家長和孩子們彼此“充值”,過一個又暖心又美好的寒假。
(作者系山東省龍口市新港路學校教師)
(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