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影視劇中,我們經(jīng)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當某個大臣犯了大錯,又罪不至死時,皇帝便會大手一揮道:”流放寧古塔,發(fā)給披甲人為奴?!?/strong>此時,被判刑的大臣便如喪考妣,請求皇帝開恩??催@些人的反應,寧古塔似乎住著惡魔,他們是打死也不愿前往。那發(fā)配寧古塔到底有多可怕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寧古塔在哪?首先需要和大家強調的一點是,寧古塔是清朝統(tǒng)治者流放犯人的地方。犯人有男有女,并非是單獨流放女犯人的處所。而寧古塔是古地名,大約在今天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在滿語中“寧古”是漢語“六”的意思,“塔”則是漢語“個”的意思。所以“寧古塔”用漢語翻譯過來就是“六個”。 寧古塔 “六個”是什么意思呢?傳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福滿的六個兒子曾居住在此地,所以此地又有寧古塔貝勒之稱。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后,曾在此地駐扎軍隊。順治十年,清廷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zhèn)守,寧古塔長期成為清朝統(tǒng)治東北邊疆地區(qū)的重鎮(zhèn)。康熙繼位后,更換昂邦章京為鎮(zhèn)守寧古塔等處的將軍。 囚犯 那寧古塔是如何成為流放囚犯要地的呢?這事就與順治皇帝有關。清順治十四年,爆發(fā)了影響很大的丁酉科場案,很多士子受到牽連,吳兆騫也被發(fā)配寧古塔。從此,寧古塔就成為清朝皇帝發(fā)配重犯的場所。為何順治皇帝會想到將犯人發(fā)配寧古塔呢?主要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之前流放的地方已經(jīng)不適合使用。 囚犯 在清朝之前,歷代皇帝流放犯人的地點主要是在南方,比如廣東、福建、海南等地。當時這些地方一片荒蕪,毒蛇猛獸橫行,犯人到了當?shù)厥蔷潘酪簧5S著時間的遷移,南方已經(jīng)被開發(fā)成了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甚至因為靠海,當?shù)匕傩者^得還十分富裕。此時再將他們發(fā)配到那里,就不再是流放,而是享受。此時,順治皇帝便想起了自己關外老家的寧古塔,那可是苦寒之地,遂將犯人們流放到寧古塔。 犯人為何不愿去寧古塔?為何在犯人們心目中,寧古塔打死都不能去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被流放文人的宣傳。比如吳兆騫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而方拱干則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在這些文人的宣傳之下,寧古塔整日冰天雪地,路有凍死骨。所以犯人們寧可殺頭,也不想凍死在去寧古塔的路上。 囚犯 其次,流放過程中的煎熬。古代交通不便,即使坐馬車,從北京到黑龍江都得好幾個月,更別提步行。而犯人們是被流放,擺明了是統(tǒng)治者想讓他們受苦,所以他們得帶枷前行。一些重犯,甚至還得帶腳鐐。數(shù)萬里的路程,一路風餐露宿,再加上路途中押送官差的折磨,很多犯人都會死在流放寧古塔的路上。至于女囚犯,體力本就不如男性,所受的罪就更重了。 女囚犯 最后,披甲人的折磨。很多被流放寧古塔的囚犯,都被皇帝發(fā)給了披甲人為奴。這些披甲人是什么人?他們是投降清軍的降兵,地位低于一般軍人,高于奴隸。這些人常年為清王朝戍守邊疆,性格暴躁,成為他們的奴隸,又豈會有好果子吃?所以一些囚犯寧愿去死,也不想給披甲人當奴隸。 披甲人 哪些人會過得滋潤?那流放到寧古塔的犯人,就只有死路一條么?其實也不見得。有兩種人在寧古塔過得很滋潤。一種是文人,因為當?shù)匕傩杖狈χR,所以文人到了那里備受尊重。不僅披甲人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子女傳授知識,而且地方政府也會征辟他們充當幕僚。另一種是有手藝的人,他們到了那里后,將家鄉(xiāng)的特色產品帶了過去,憑自己的手藝贏得當?shù)厝说淖鹁础?/strong>這些人甚至能在寧古塔發(fā)家致富。但若是一般人,去了寧古塔,就只有吃苦的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