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話,九個字,就闡明了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歷史上還曾有過其他的人生最高境界說。正好可以與儒釋道這三大境界對照參悟。跟儒家學拿得起。儒家是追求入世,講究做事的,要求奮發(fā)進取,勇于擔當,意志堅定,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拿得起”。什么是“拿得起?”且看這個“儒”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需”,合起來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種精神或生存需求。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對了,就是拿得起。怎樣才能拿得起?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說:凡成大事者,必經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獨上高樓,遠眺天際,正是躊躇滿志,志存高遠,一腔抱負。人生,志向決定方向,格局決定高度。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第二重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業(yè),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經受越大的磨難和困苦。第三重境界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說的是經歷磨難而逐漸成熟、成長,最終豁然貫通,水到渠成。跟佛家學放得下。佛家是追求出世,講究清靜的。要求能看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做到“照見五蘊皆空”。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放得下”,什么是“放得下”?且看這個“佛”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無人,也就是放得下自我,擺脫私心的捆縛。人不,就是懂得拒絕,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脫對外物的追求。這兩點做得到,就是放得下。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禪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個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最初,年少之時,思想是簡單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人說什么,就相信什么。這樣看待世界,當然是簡單和粗糙的,往往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但同時也正因為簡單而不放在心上,不受其困擾,這就是放得下的心境。只是太脆弱,容易被現實擊碎。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經歷的事越多,就發(fā)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復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于是不再輕易地相信什么。大多數人都困在這一階段,雖然糾結、掙扎、痛苦這恰恰是頓悟的契機??吹搅耍拍艹鰜恚洑v了,才能明白。第三重境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吹膲蛄耍洑v的多了,悟的深了,終有一天,豁然頓悟。明白了萬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命會走向滅亡,繁華終會落盡,那些你認為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都會在規(guī)律里走向其應有的結局。這個時候他就不會再與人計較,只是做自己,活在當下。面對世事蕪雜,只是一笑了之。這就是放下了。跟道家學想得開。道家是追求超世,講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觀天地,冷眼看破。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想得開”。什么是“想得開”?且看這個“道”字,一個“走”字旁,加一個“首”字,就是走腦子,動腦筋,要想透徹,凡事依胸中透徹而行,盡量順應規(guī)律。合起來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這種智慧,就是想得開。如何才能想得開?哲學大家馮友蘭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說,其中最高的那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一是自然境界。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者社會的風俗習慣,而對所做的事情并不明白或不太明白。這種“自然”并非道家的那個自然,而是混沌、盲目、原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二是功利境界。有些人會為了利己而主動去思考和做事,雖然未必不道德,卻必然是功利的,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三是道德境界。有的人已經超越了自身,而開始考慮利人,為了道義、公益、眾生福祉去做事。他們的眼界已經超越了自身而投向了世間。胸中氣象和站立高度已經達到精神層次。四是天地境界。當一個人的視野放到了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萬物根本,他是就抵達了天人合一。這種境界,就是道家的境界。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開。 綜上: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開,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帶著佛家的出世心態(tài),憑著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的入世的事業(yè)。這也正是南懷瑾大師所說的: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更新于 2020-03-05 打開美篇,查看更多內容 |
|
來自: 新用戶8984tiPq >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