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國的古都之一,大概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北京地區(qū)就是燕國的首都“燕都”,后來這里還曾使用過很多名字,比如說“幽州”、“元大都”、“北平”、“順天府”、“京師”、“京兆”等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才正式改名為“北京”,并一直沿用至今。 因?yàn)槭枪哦迹哉f在北京登基的帝王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如果有人要問:誰是歷史上第一位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紫禁城)舉行登基大典的皇帝?有人可能會(huì)想到是明成祖朱棣,其實(shí)不然,北京紫禁城是他在位時(shí)修建的沒錯(cuò),但他其實(shí)是在南京繼位稱帝的,而真正第一位在天安門城樓上(紫禁城)舉行登基大典的皇帝應(yīng)該是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北京紫禁城的歷史。朱元璋滅掉元朝以后,為了紀(jì)念自己平定北方的功績(jī),將“元大都”的名字改為“北平”,后來就將其交給被封為燕王的朱棣管理(朱棣在北平就藩)。明初的都城本來是南京,但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直接逼反了朱棣,于是朱棣打著“清君側(cè)”的名義一舉攻占了南京,自立為帝,是為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將北平改為北京(與南京相對(duì)應(yīng)),并著手開始修建北京城,其目的就是為了遷都,因?yàn)樗≡谀暇┛傆X得“不踏實(shí)”:一來自己皇位畢竟是篡位得來的;二來侄子朱允炆是死是活不確定,下落也不明;三來“天子守國門”,在北京能夠更好地打擊北元?dú)堄鄤?shì)力。 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下令以南京紫禁城為模板正式開始修建北京紫禁城,歷時(shí)六年終于建成。直到公元1421年,朱棣才正式遷都北京,可僅僅過了四年,他就在出征蒙古的路上駕崩了。 公元1424年八月,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在天安門城樓上(紫禁城)舉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為皇帝。只可惜天不假年,朱高熾即位十個(gè)月以后就“猝死”了,據(jù)歷史記載,在去世的前三天,他還在處理朝政,期間突然感到身體不適,然后就“崩于欽安殿”,其死因至今都是一個(gè)謎。 對(duì)于朱高熾的死到目前為止還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因?yàn)樾呐K病猝死。朱高熾早年跟隨朱棣起兵時(shí)受了刺激,染上了嗜吃的習(xí)慣,一緊張就想吃東西,所以他的身體一直比較肥胖,登基以后連走路要需要人扶,所以說他因?yàn)榉逝侄鹦呐K病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種說法是雷擊。部分野史有此一說,但目前找不到相關(guān)證據(jù),因?yàn)楸焕讚舳霎吘共皇鞘裁春檬?,說出來也不好聽,不然別人還以為是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 第三種說法是縱欲過度而亡。早在朱高熾剛剛登基時(shí),大臣李時(shí)勉就在奏章中勸勉皇帝不要嗜欲過度,朱高熾看到奏章以后很不高興!而且就在駕崩的前幾日,他還念念不忘地說“時(shí)勉廷辱我”,意思就是說李時(shí)勉在朝堂上侮辱他,估計(jì)正是因?yàn)槔顣r(shí)勉戳到了他的痛處,所以才會(huì)這么耿耿于懷。 第四種說法是被太子朱瞻基謀害。雖然后來的明宣宗朱瞻基不失為一代明君,但據(jù)說他當(dāng)太子時(shí)“頗不安分”,經(jīng)常受到朱高熾的斥責(zé)。朱高熾本來安排太子南行祭祖,也就是拜謁老家鳳陽的皇陵和南京的孝陵,結(jié)果朱高熾猝死以后,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好像知道他老爹要駕崩了一樣,沒有按原計(jì)劃而是提前回到北京登基繼位。這種說法主要有兩個(gè)證據(jù): 1、朱高熾的隨伺太監(jiān)海濤是朱瞻基的心腹,這其中可能早有“安排”; 2、朱高熾猝死以后,太子又不在身邊,朝廷上下一片人心惶惶,但是朱瞻基回北京即位時(shí),顯得異常冷靜,還說:“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況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看起來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樣。 |
|